太陽從東方升起,整個京城從昏睡中醒了過來,對于城中的百姓來說,外面雖然要打仗了,但是日子該過還得過。
有錢人早就已經跑,或者將家中的事宜安排妥當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跑不了的,底層百姓還要為生活奔波。
打仗不知道是哪一天的事情,但是今天不干活,沒有飯吃就要餓肚子。
當然了,也有想跑,但是跑不了的。
英國公張世澤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新晉的英國公,張世澤去年剛剛承襲爵位,在京城的勛貴和勛戚當中,雖然他不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也不是輩分最高的一個,但地位上他是最高的。
這與這些年英國公在朝中的表現有關系。
張世澤現在不過是繼承了祖上的恩德,這份恩德能夠持續多久,也沒有人能夠知道,連張世澤自己心里面都沒有什麼底氣。
現在外面正在打仗,到處都在鬧亂七八糟的事情,張世澤的心情也不太好。
“國公爺,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府上的管家來催促道。
張世澤嘆了一口氣,看了一眼照顧自己好多年的老管家,有些無奈的說道︰“就不能找個理由不去嗎?”
“國公爺。”老管家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這個時候還是盡量不要招風惹雨了,皇上既然讓您入宮,你還是去一趟吧,如果不去不一定會出什麼事。”
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張世澤邁著步子出了院子上了馬車。
馬車滾動了起來,很快來到了紫禁城外,從馬車上走下來,張世澤就看到了不遠處一頂轎子也停了下來,最後一名文官從轎室里面走了出來。
比起其他的文官,這位文官可要年輕很多。
四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氣宇軒昂,張世澤眼楮頓時就是一亮,原本以為皇上只是召見自己,現在有人陪著自己,自己就能松一口氣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內閣首輔大學士魏藻德。
張世澤心里面又松了一口氣,無論皇上詢問什麼事情,有這位頂在前面,自己也就能夠跟著混過去了,想到這里,張世澤就迎了上去。
見到魏藻德之後,張世澤連忙抱拳道,見過元輔。
魏藻德看了一眼張世澤,臉上也露出了一抹詫異的神情,昨天晚上宮里的人到家里面,讓自己今天早上到皇宮里面去見陛下。
原本以為只召見到了自己,沒想到還召見了英國公。
魏藻德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抱拳說道︰“原來是英國公,少見少見,今天到這里來,可是有何事啊?”
“皇上召見。”張世澤連忙說道︰“首輔大人這是?”
“也是皇上召見。”魏藻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笑呵呵地說道︰“既然同是皇上召見,咱們就一同前去吧!”
“好好好。”張世澤點了點頭,笑呵呵的說道。
兩個人一起向皇宮里面走了進去,態度極為親熱,知道的兩個人根本就沒有這麼親密的關系,不知道的還以為兩個人已經勾結在一起了。
來到乾清宮門口,兩個人就見到了早就已經等在這里的王承恩。
兩個人快步走了過去,笑呵呵的說道︰“王公公。”
“首輔大人。”王承恩點了點頭我說道︰“國公爺,快請吧,皇上已經在里面等著兩位了。”
魏藻德臉上閃過了一抹喜色,有些激動的說道︰“皇上已經醒過來了。”
王承恩略微有一些喜色的點頭說道。
“皇上洪福齊天,昨天下午便已經醒了過來,醒過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要召見兩位大人。”王承恩笑呵呵地說道︰可見皇上有多看重兩位大人了。”
“聖上厚愛,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魏藻德一臉,歉意的說道。
張世澤跟在旁邊,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心里面暗暗記下了魏藻德的話,放在以前他對這些事情是不屑一顧的,現在他一句一句的學習。
三個人一起走進了乾清宮,剛走進去,兩個人就聞到了一股濃重的藥味,魏藻德和張世澤的表情全都嚴肅了起來,皇帝這是真的生病了。
魏藻德臉上沒什麼變化,張世澤則是閃過了一抹憂愁。
現在這個時候皇上的身體不好,這可真不是什麼好消息,如果皇上在這個時候駕崩了,那事情就真的變得麻煩了。
皇太子尚且年幼,大明怎麼辦?
“臣魏藻德,參見皇上。”張世澤發呆的時候,魏藻德已經跪了下來,大聲的開口說道︰“恭祝吾皇龍體康健。”
張世澤膝蓋一軟也跟著跪了下來,大聲的說道︰“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道︰“起來吧!”
兩個人從地上爬了起來,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邊。
“這些日子生病,昨天下午才醒過來,宮里宮外的事情,勞煩魏愛卿了。”崇禎皇帝勉強自己露出了一抹笑容說。
“回皇上。”魏藻德一臉恭敬的說道︰“不過是為臣子的本分罷了”。
“說的好。”崇禎皇帝嘆了一口氣︰“單單是這一句話就超過了多少臣子,現在大明風雨飄搖,正是需要你這樣臣子的時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臣一定盡心竭力。”魏藻德連忙答應道。
“今天將兩位愛卿找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和兩位愛卿商量。”崇禎皇帝咳嗽了一聲之後抬起頭說道︰“大明現在是什麼情況,兩位愛卿心里面也應該清楚,可以說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 如果再不做些什麼大明恐怕亡國有日,兩位愛卿在大明身居高位,大明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兩位愛卿的日子怕是也不好過。”
張世澤臉上頓時露出了愁苦的神色。
魏藻德是個文官,真要是投降了,未必會發生什麼事情,也不一定會丟掉小命,自己就不一樣了,自己是大明朝的世襲勛貴。
與國同休,這四個字可不是說說。
大明朝還在自己家,什麼都不用說了,既然是富貴之家,祖祖輩輩都可以傳下去,但如果大明不在了,自己家富貴沒了,命也沒了。
想到這些,張世澤的心里面怎麼開心的起來?
“不知皇上想做什麼?”魏藻德表情嚴肅的說道。
崇禎皇帝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朝廷的危機其實很多,但算下來也就那麼幾伙人,首先是李家父,一個雄踞遼東,一個稱霸西北。”
“遼東之戰雖然還沒有開打,但是皇太極死了以後,建奴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沒幾天蹦的了,李剛打破沈陽城,收復遼東,也不過就是時間問題。”
“一旦李剛打破了沈陽城,收復了遼東,整個遼東就落入他的手中,手握幾十萬重兵,隨時可以入關南下。”
“李恆現在在西北,手里也握著重兵,掌握著宣府和大同,現在人已經到了,昌平大軍也到了,隨時都有可能進入北京城。”
張世澤表情有一些古怪,心里面有一些遲疑。
在世家勛貴看來,李恆進京怎麼也要比李自成來的好,李恆好歹是駙馬,和他們是一條線上的人,李恆進京他們不會丟掉性命,甚至能夠保全富貴。
哪怕李恆想要做曹操,他們也無所謂。
皇上說這些話顯然是把李家排在了李自成的前面,這讓張世澤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別搞到最後把李自成弄進京城來了。
第二個心腹之患便是李自成,李自成不但佔領了山西陝西,還佔領了河南,切斷了朝廷與南京之間的聯系,使南方的財富過不來,援軍也過不來。
如此一來,朝廷困頓,國將不國,最後一換便是張獻忠,此人在湖廣四川一帶造反,縱橫劫掠,百姓苦不堪言,由此三大患,我大明才風雨飄搖。
兩個人靜靜的听著,臉上的表情都沒了。
皇上說的這些很有道理,當然了,也僅僅是有道理而已,這天下之間有道理的事情多了,但也未必每一件事情都能夠得到解決。
三大禍患,哪一個是現在的朝廷能夠解決得了的?
李家父子的禍患,說句不好听點的話,如果沒有李家父子大明朝恐怕都已經亡了,皇太極縱橫京城的時候,你怎麼不嫌棄李家父子是禍患?
如果沒有李剛,皇太極早就把京城鬧了一個天翻地覆了,說不定已經打下北京城了。李剛手握重兵,那是不得已而為之。
李恆的情況也是一樣,李自成在陝西和山西縱橫馳騁,無一合之敵。
如果不是李恆出征,宣府大同恐怕都已經被李自成打下來了,現在李自成就不是從南邊來了,是南北加急了,北京城能保得住?
李自成造反,這就更不用說了,天下間已經被霍霍成什麼樣了?官逼民反,百姓不得不反,在李自成之前還有高迎翔,還有其他人。
沒了李自成,天下間還會有張自成王自成,造反的人太多了,你也不知道誰會新出來。張獻忠的事情也一樣,沒了張獻忠一樣,還有別人。
說白了所謂的三大患都是治國不利的結果。
官府盤剝太甚,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府庫沒有錢糧,沒有軍隊,只能依靠李家父子,走到今時,今日這個地步,能怪誰?
兩個人心里面都是明鏡一樣,但是沒辦法說。
崇禎皇帝說完了,魏藻德向前走了一步說道︰“臣等魯鈍,沒有辦法解皇上的憂愁,解大明朝的困頓,請陛下治罪。”
說完魏藻德撩起衣服就跪在了地上。
張世澤看到這一幕,臉上的表情一臉震驚,果然自己還是一個官場的菜鳥,這些事情自己怎麼沒想到還是要繼續學習。
魏藻德這一手以退為進,簡直了不起。
我沒有辦法,我辦不了事兒,所以我直接就請罪了,我都已經請罪了你總不能再說了吧,你也不能讓我再拿出主意來了吧?
牛不是一個字。
張世澤也連忙跪在了地上說道︰“臣不能領兵作戰,不能替陛下平定叛亂,實在愧對列祖列宗,愧對祖上的英名,請皇上治罪。”
崇禎皇帝嘆了一口氣說道︰“朝堂上文武百官這麼多,武將也這麼多,他們都做不到,不能把責任全都放到你們兩個人的身上,快快起來吧。”
兩個人同時從地上爬了起來,又站在了一邊,安安靜靜的等待著崇禎皇帝開口。前面的戲已經演完了,罪也請了,到了上正戲的時候了。
兩個人對于崇禎皇帝的把戲心知肚明。
前面的都沒什麼大用,現在要說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喜歡爹,你穿越明末了請大家收藏︰()爹,你穿越明末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