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第一卷 第1276章 論功行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灰色小貓 本章︰第一卷 第1276章 論功行賞

    蒙摯晉爵國公,實封千戶,仍領安西大都護;李敢、張煥等將領各有擢升賞賜;陣亡將士撫恤、涼州義士獎賞,一一落實,條理清晰,恩威並重。眾臣山呼萬歲,心中卻各懷心思,尤其是听到對涼州減免賦稅、撥付巨款重建時,部分掌管財政的老臣眉頭微不可察地蹙起。

    緊接著,便是對洛州刺史王允貪墨一案的最終處置。

    “經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會審,洛州刺史王允,貪贓枉法,苛政虐民,罪證確鑿。”秦明聲音冰冷,響徹大殿,“依《大乾律》,判︰斬立決,家產抄沒,親族流放三千里。洛州府衙一應涉案官吏,視情節輕重,或斬或流或革職。即刻執行。”

    旨意一下,滿朝寂靜。王允出身名門,黨羽眾多,此案牽連甚廣,陛下卻毫無轉圜余地,其決心可想而知。不少官員面色發白,冷汗浸濕了朝服。

    隨後,秦明話鋒一轉,開始以極強的邏輯和精準的數據,質詢各部院政務。從漕運疏通進度到邊境軍糧儲備,從今科進士選拔到某地水患賑濟,問題犀利直接,直指核心,令主管官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稍有含糊其辭或數據不清者,便是一頓嚴厲斥責,甚至當場罰俸降職。

    朝會持續了近兩個時辰,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海面。沒有歡呼,沒有爭論,只有皇帝冰冷的詢問與裁決,以及臣子們惶恐的應答與領命。

    當最後一項議題——關于是否接受北境渾邪部擴大互市請求——被秦明以“邊市非兒戲,需固我邊防為先”為由斷然駁回後,朝會終于在一片死寂中結束。

    百官躬身退出皇極殿,許多人只覺得雙腿發軟,後背濕透。皇帝陛下歸來,帶來的不是勝利的喜悅,而是比西境寒風更加凜冽的整肅之氣。

    秦明回到暖閣,還未坐定,新任戶部尚書便急匆匆求見,面色焦慮。

    “陛下,今歲各地夏稅收繳在即,然…西境減免賦稅,北境需增兵餉,南疆漕運整頓亦需巨款,國庫…國庫恐難支撐如此龐大開支…是否…是否可暫緩部分邊軍餉銀,或…或于江南加征‘平羌捐’以作彌補?”尚書聲音發顫,顯是鼓足了勇氣。

    秦明目光驟然銳利如刀,盯著戶部尚書,直到對方幾乎要跪倒在地。

    “加征?”他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壓力,“朕剛免了西境賦稅,你便要在江南加征?是嫌朕的刀子不夠快,還是嫌這天下太安定了?”

    “臣…臣萬死!臣絕非此意!只是國庫實在…”戶部尚書噗通跪地,磕頭不止。

    “國庫空虛,便從內帑撥付二百萬兩,充作軍餉與西境重建之用。”秦明冷聲道,“至于加征,休要再提。給朕從別處省!裁撤冗余官吏,削減宮中用度,嚴查各地倉場損耗虧空!若再讓朕听到加征二字,你這尚書,便換人來當!”

    “是!是!臣遵旨!謝陛下隆恩!”戶部尚書如蒙大赦,連滾爬爬地退了出去。

    秦明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涌的怒意。他知道,國庫空虛是實情,但解決之道絕非盤剝百姓。帝國的肌體,積弊已深,非大刀闊斧改革不能根治。

    他再次提起朱筆,目光落在一份關于改革鹽政的奏章上。這是一塊更難啃的硬骨頭,牽扯利益無數。

    但他別無選擇。

    皇極殿大朝會的肅殺之氣尚未散盡,秦明已移駕西暖閣,再度埋首于浩瀚文牘。朱筆起落間,帝國的脈搏在他指尖奔涌,一道道關乎國計民生的旨意流水般發出,精準而冷酷。然而,他深知,僅憑案牘勞形與鐵腕諭令,遠不足以滌蕩這龐大帝國肌理深處的沉痾積弊。他需要更銳利的耳目,更直接的手段,去刺破那層層包裹的謊言與沉默。

    銅匭重啟,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悄然劃開了帝國看似平靜的表面。

    短短旬日,那只沉重的鐵匣便再次被呈至御案。影七的聲音低沉如常︰“陛下,新收密信一百三十七封,剔除無稽,得四十一封。涉及京畿、河東、江南七郡,事由…更甚于前。”

    秦明打開鐵匣,一封封密信在他手中展開。字跡愈發惶急,內容愈發駭人——不僅有州郡官吏的貪墨,更涉及漕運衙門的集體舞弊、軍械采辦的以次充好、甚至…有言官風聞奏事卻遭同僚排擠打壓、真相被刻意湮滅的案例。

    他的目光在其中幾封信上停留尤久。

    一封血書,狀告河東某衛所指揮使虛報兵額,冒領軍餉,甚至將劣質兵甲配發邊軍,致士卒凍死。

    一封工整卻帶著顫栗的筆跡,揭露江南漕運分司官員與糧商勾結,以陳米充新糧,盜賣官糧,賬目做得天衣無縫。

    還有一封,竟是匿名舉報都察院某巡按御史,收受某郡守賄賂,將一樁涉及人命的貪墨大案壓了下來,以“查無實據”結案。

    “好,很好。”秦明放下信紙,聲音平靜得可怕,“影七。”

    “臣在。”

    “著你親自挑選絕對可靠之人,分赴這些地方。不必驚動地方官府,暗中查訪,固定人證物證。尤其是河東軍械、江南漕糧、還有那位巡按御史…朕要鐵證。”

    “喏!”

    “記住,要快,要準。朕…等不了太久。”

    影七領命,如幽靈般消失。

    暖閣內重歸寂靜,唯有燭火 啪。秦明靠向椅背,閉上眼,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銅匭的反饋,印證了他最深的擔憂——帝國的頑疾已深入骨髓,絕非殺一兩個王允所能根除。龐大的官僚體系內部,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正在侵蝕帝國的根基。

    他需要一場更深、更廣的清洗。但這一次,不能僅靠雷霆之怒,更需要…制度性的革除與重建。

    幾日後,一次小範圍的御前會議在暖閣舉行。與會者僅有宰相、樞密使、新任都御史及戶部尚書。

    秦明沒有拿出那些密信,而是將話題引向了更深遠的方向。

    “朕觀近日奏報,各地吏治,雖有整肅,然貪墨怠政之事,仍屢禁不止。諸位愛卿,可有長治久安之策?”他聲音平穩,目光掃過眾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方便以後閱讀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第一卷 第1276章 論功行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第一卷 第1276章 論功行賞並對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