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打獵知青

第392章 中秋前夜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寺喜 本章︰第392章 中秋前夜

    俗話說好事成雙,喜上加喜。

    誰也沒想到平時蔫不粗溜,嘴上沒門的王大撇子居然帶人整回來一頭大黑瞎子。

    “爹,你今天真尿性!”

    王建國瞅著那跟人臉盤似的大熊掌,嘴里咽著口水喊道。

    “滾犢子,不會夸人別夸啊!”

    就連榆樹屯第一女戰士李淑芬此刻看著自己男人那貓腰猥瑣的樣子也充滿了偉岸挺拔。

    “這分肉的事你看這麼滴,蔣金鳳和馬紅梅倆丫頭發現的黑瞎子,人家倆佔二分。

    富貴他大爺出的炸子,佔二分,剩下的咱三平分。”

    “別介啊叔,這不是打我倆臉麼,我們跟著啥也沒干,厚著臉皮吃頓肉就不錯了。”

    吳小亮這時候不干了,站起身來擺擺手,這次全靠王大撇子帶著狗整的黑瞎子,自己哥倆哪好意思平分。

    “就是,叔,哪能這麼分,你要這麼使滴,俺可讓初一來鼓搗您了。”

    顏紅軍在一旁撓撓頭,不懷好意的努了努嘴。

    “不行,這銅膽價值太大,俺也做不了主,你們小哥幾個路子廣,先把這銅膽抓緊處理了,俺們家整點肥膘熬油就行。”

    王大撇子推拖了半天,張初一拄著拐走了過來,王棗花推了一把王建國,後者屁顛屁顛的上前攙扶起了張初一。

    “媽呀!這麼大一頭,就擱咱後山?”

    顏紅軍把打黑瞎子過程一形容,能說會道的小嘴叭叭一頓,听得大伙是震驚不已。

    最後又說到了分配上,果然張初一不干了。

    “叔,你要還把俺們當佷兒,那就听愛俺們的,熊膽讓紅軍跑一趟林場,讓俺姐夫處理處理,趕著中秋節肯定能賣個好價錢,這錢您拿大頭。

    剩下的熊掌俺們出錢買了,熊腿給富貴哥大爺家端一條過去,剩下兩條給紅梅和金鳳各一條,其他的後天過節咱們炖上一大鍋,各家各戶都分點,您看成麼?”

    張初一跟紅軍和亮子哥倆商量完,劃出這麼一個道道兒來。

    “啥錢不錢的,整那麼外道兒干哈玩意?叔能拿你們錢麼?這傷的傷躺的躺,你們都是跑山的,不進山哪來的花銷,年輕人用錢的地方多。”

    王大撇子一家又勸了半天,最後張初一說了不拿錢就不在一塊過節,這才話題終結,不然非得爭起來個沒完。

    就這麼滴,因為張初一腿受傷,顏紅軍跟吳小亮借來爬犁,揣著熊膽,劃拉著兩對熊膽,扛著兩條熊腿跟著蔣金鳳和馬紅梅下了山。

    吳小亮去送倆姑娘,顏紅軍則是拿著熊掌給張初一師娘家,大哥張樹軒家和姐夫甦永旺送去了中秋禮物。

    看到這一棵銅膽,姐夫甦永旺倆眼楮都發綠光了,拍著胸脯保證能賣個好價錢,這玩意也是趕巧了,節前節後價格能差一小半。

    就是到了後世,中秋節也是一年之中送禮、看望別人的高峰期,比過年都看重。

    接下來就是順道去縣城給張老板家和因為勘探古墓沒回城的考古隊隊長吳文才送了肉,從供銷社買了一堆吃食等著吳小亮回來一起回榆樹屯。

    王大撇子家也是熱熱鬧鬧,知道今年張初一幾個小年輕和山下來的幾個丫頭一起過年。

    兩口子一商量,翻箱倒櫃把家里的食材全整了出來,又用棒子面換了一袋子大米回來,除了熱熱鬧鬧過個節以外。

    人家張初一說把賣銅膽的大頭給自己個兒,那老王家也不能差事不是?

    何況還有棗花、建國這層關系,里里外外必須整頓硬菜!

    說起王建國,這小子也是個閑不住的主,瞅著大家伙都忙活了起來,自己也決定發揮特長!

    他從小那不但淘氣,那都淘出花來了,王建國尋思了半天,這肉是夠了,咋說自己也是扛槍的,要不往飯桌上整個菜唔滴,那好意思拿筷子麼?

    干啥?

    掏耗子洞!

    耗子洞可不是老鼠洞,而是花栗棒子洞。

    秋天的時候老百姓都拾到完苞米的時候,家里的小崽子們全都上地里摳耗子洞去。

    它擱腮幫子在大隊里的苞米地、黃豆地塞滿嘴巴子,儲存到地邊子的窟窿里,完了留著冬天前越冬好當儲備吃。

    王建國扣耗子洞那在屯子里是出了名的,往年運氣好了找見倆好洞眼,約上兩三個小伙伴,就那大袋子都能扣兩個半袋子。

    別看著花栗鼠小,它只是擱腮幫子運輸糧食,但是你架不住天天給地里倒騰。

    老百姓靠山的地邊子無論是苞米或者黃豆,最先成熟,籽粒最飽滿的大棒子第一個就得讓它扣去了。

    沒成熟的它還不磕呢,專門找那大個兒的,把腮幫子吃的鼓鼓的,一趟趟的往回倒騰。

    它的洞眼是直上直下,人得拿鐵鍬摳,摳完了就跟那獾子洞似的,專門儲存的糧倉面積老大了,雖然洞里放的糧食都有點潮,糠似的。

    挖出來以後放太陽地底下一曬,好些小孩用這糧食換大塊糖和糖葫蘆吃。

    運氣好的,洞里還有榛子野核桃啥的,那就跟過年家里茶幾上的干果盤似的。

    要麼後世有個啥“三只花栗棒子”,估麼著就跟這有關。

    王建國拿著麻袋扛著鐵鍬一下午的功夫,還真摳出來半袋子苞米、黃豆、野核桃。

    尋思過節當天整上兩大盤,沒準老爹一高興還能給自己賞口酒喝。

    就這麼滴,整個榆樹屯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中。

    八月十五當天,就連一直擱床上躺著的李二驢都換了身新衣服,跟張初一倆人像門神似的杵在了王大撇子院里。

    今天二驢子留了個心眼,把自己老娘喊過來幫廚,順道中午吃飯的時候,還能跟自己的小仙女馬紅梅拉拉近乎兒。

    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前天還亮的早,所以上午十點半,離著最遠的蔣金鳳她們就都趕到了榆樹屯。

    顏紅軍端著個大鐵盤子,里面是切成小塊的主角月餅。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月餅永遠是這一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過,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月餅可沒現在這麼“花里胡哨”,而是政府相關部門特別重視供給的“節令食品”。

    市場上月餅的種類也很少,有自來紅、自來白、提漿等。

    提漿,提的是糖漿,只用簡單的面粉、糖漿,就這買月餅還得有月餅票。

    那時吃月餅,很少能吃到一塊。都是家長把月餅切出幾份分著吃,那時家里好幾個孩子,連交學雜費都往後拖,還想一塊一塊吃月餅?

    所以父輩們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吃一塊五仁月餅。

    今年這個八月十五,是張初一穿越來的頭一個中秋節,大伙圍坐在一起,注定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團圓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興安嶺打獵知青》,方便以後閱讀大興安嶺打獵知青第392章 中秋前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興安嶺打獵知青第392章 中秋前夜並對大興安嶺打獵知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