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111章 佔北京清帝北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石源中生 本章︰第1111章 佔北京清帝北狩

    左夢庚帶著內監高起潛和大臣黃澍的腦袋返回北京城向康熙皇帝復命,他不敢將張勇的話轉述,只稱張勇頑劣至極,拒絕投誠。

    康熙皇帝卻認為左夢庚看到清朝勢弱,沒有認真辦事,甚至懷疑左夢庚有勾結“蓼匪”的可能,否則對方如何只是殺了兩位副使,卻讓主使回來報告?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就算斬來使,難道不是應該都殺了或者只殺影響力更大的正使左夢庚以示威,而讓副使回來報信嗎?

    康熙皇帝按照自己的理解,當即想要下令將左夢庚推出斬首,但是卻被朝堂之上的索尼、寧完我和範文程等人所勸阻,眾怒難犯之下,康熙皇帝為了發泄心頭的憤怒,還是下令將左夢庚重打五十棍,並且派人對左夢庚的一家全天候監視。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清皇帝康熙已經亂了方寸,除了寧完我和範文程那樣的死忠分子外,一些原明故臣如張若麒、黎玉田、馬紹愉、陳名夏等人,聚在一塊合計,想要派人向城外不遠的中漢軍提前投誠,以便于日後在中漢朝堂之上可以獲得一定的地位。

    只是他們的密謀卻被清政府所偵知,康熙皇帝實在無法容忍“奴才的背叛”,下令將所有參與商討的大清朝堂之臣張若麒、黎玉田、馬紹愉、陳名夏、王鐸、王燮等文官一百七十余人,以及所能找到的九族家眷一萬余人,全部在午門外或凌遲處死、或就地斬首,將他們的財產全部充公,以儆效尤。

    當很多人以為這些“里通外國”的人是死有余辜的時候,清政府開始了新的操作,不久便貼出告示宣布查獲京城內“里通蓼匪”一案,將城內的富裕商戶一千余家以及他們的家眷一萬余人全部拉到城外挨個斬殺,制造了駭人听聞的西山慘案。

    緊接著,從北京城中拉出了海量的物資,開始朝著北面的古北口而去,所有的信息都在表明,清廷全無固守北京之心,想要北逃。

    北京城內負責情報工作的大檔頭方文在清廷殺害官員的時候就覺得不對勁,發動一切力量,準備將探听到的消息給傳送出去,但是好幾次嘗試均失敗了,差點殃及到自己。

    後來清廷開始殺害富裕商戶,方文僥幸逃脫,化裝成抬尸人的模樣,將城內餓死的尸體給抬到城外丟棄,後來裝作突然暴死的樣子,藏在了死人堆中。

    等到清軍士兵離開,方文在觀察了一陣之後才慢慢地向中漢軍的方向摸索,他先是來到了中漢軍張勇所部的大營,張勇派人將他送到了張鹿安的面前。

    張鹿安得知消息後大驚,雖然早有朝臣向他說過“清帝可能效故元北狩”,但是大部分文武大臣卻都是認為滿清跟故元不同,滿清的老家都已經丟失,根本不具備回去重振旗鼓的群眾基礎。

    “陛下,別忘了,布木布泰的娘家可是蒙古人。”

    王征提醒道,張鹿安瞬間驚醒,想要調兵進行攔截,卻發現兵力不夠,清廷似乎早有布置,主動放棄大量的城池,將精兵回調佔據各處戰略要地,南路的清軍還在不斷對中漢大軍進行攻擊,像盧溝橋就受到了清將鄂兌和穆德格等人的連續攻擊,使得中漢軍羅蘊章所部根本不敢移動,也相應牽制了中漢軍張勇所部人馬;

    中漢軍陳利六所部需要圍困北京西、北兩面,兵力也是捉襟見肘,張鹿安想要調身邊的禁衛軍前往追擊,卻遭到了兵部尚書張煌言和幕僚長王征的勸阻,他們認為禁衛軍一定得首先確保“陛下的安危”。

    張鹿安情急之下,只得派人給正在草原上征戰的于七和張鹿聲,要求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阻擋清廷北逃蒙古草原的可能,否則一旦讓清廷逃到了漠北,萬一得到蒙古各部的支持,到時候必將成為一大內亂的根源。

    按照張鹿安內心的想法,他可不會僅僅滿足于長城以內的國土,他想要建立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超大帝國,只有那樣,才不算辜負他幾十年的奮斗。

    得到命令的于七和張鹿聲也是相顧無言,他們真的很想向張鹿安說明,他們以地方軍偏師能夠打到這個份上已經很吃力,如果再分兵去堵截清軍最為精銳的禁旅八旗,難度實在太高。

    就在于七和張鹿聲非常為難之際,北京城內的康熙皇帝在招降張勇的計劃徹底失敗後,深知大勢已去的他,加快了北狩的進程。

    六月二十八日

    康熙皇帝下詔聲稱,由太皇太後布木布泰帶著後宮女眷先行前往木蘭圍場避暑,看著大量的皇家人員的撤離,整個北京城的軍民是議論紛紛,清政府打消議論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見一個殺一個。

    在那種恐怖的氣氛之下,所有人只得選擇閉口不言,紛紛躲在家中,可是人都是需要吃飯喝水的,晚上又實行宵禁,很多家里男丁便將家里僅剩的金錢拿出來購買糧食和薪材。

    可是北京城內的糧食已經漲到了一百兩一石的天價,絕大部分城內軍民都是買不起,只能選擇下河捉魚、挖野菜、剝樹皮充饑,期待在城破前不至于餓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由于前線的吃緊,人力資源特別稀缺,清軍干脆封鎖了街道,將各家出來購買生活物資的男丁全部給抓起來,每人發了一根木棍就被強令上前線,造成了大量普通壯丁的死亡。

    正在此時,中漢軍大將索忠信帶著降將高元爵率兵突破了南面清軍綠營的封鎖,在盧溝橋與羅蘊章所部會師。

    會師以後,中漢軍集中索忠信和張勇兩部,對清軍中路的鄧長春所部發動了全面進攻,在任丘一戰中全殲清軍中路軍主力,清軍中路主將鄧長春和滿洲監軍穆德格在混戰中陣亡。

    任丘會戰之後,張勇率部返回北京城下,索忠信向南進攻,接應令狐雲湘率領主力大軍來到了北京城下。

    清軍的偵察兵將“蓼匪大軍陸續通過盧溝橋,連續十天十夜而不絕”的軍情上報後,清廷上下已經完全沒有了繼續抵抗的信心和勇氣。

    清國康熙皇帝于七月初一晚,下詔以馮銓為留都大學士,留守北京城,指示“若是京師不守,可將城池燒毀”。

    康熙皇帝則是帶著一眾文武大臣連夜撤出了北京城。

    七月二日晚

    北京城內火勢大起。

    事急有變,城外值守的大漢將領索忠信立刻率領大軍狂奔到北京城下,卻見到北京城已經門戶大開,當即派兵進入北京城,並立即向城內重要據點進軍,幾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內城和宮城。

    北京城就是如此輕易地被中漢軍佔領。

    (本章完)

    喜歡明末之白衣天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之白衣天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白衣天子》,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白衣天子第1111章 佔北京清帝北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白衣天子第1111章 佔北京清帝北狩並對明末之白衣天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