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第六百六十七章 開倉放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劍西來 本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開倉放糧?

    “是,大人明見。”

    雖然膽戰心驚,但在這位布政司使大人面前,宋益也只得順著他的話頭說。

    修河?

    是不可能修河的!

    去年,工部派下來的範大人,來到江西,帶來了十余萬兩專項資金,用于修繕以千金陂為主的許多位于江西境內的堤壩,務求做到萬無一失,讓整個江西在百年內,都不怕任何形勢的洪水災害。

    然後宋益就收到了兩萬兩的銀票!

    兩萬兩!

    雖然已經是四品知府,但對宋益來說,這兩萬兩也是一筆非常豐厚的大錢。

    他知道,之所以他能拿這麼多,正是因為千金陂的主要堤壩,位于撫州府境內。

    平心而論,謹小慎微了一輩子的宋益,不想拿這個錢。

    可是……

    他不拿,人家工部範大人怎麼拿?

    範大人不拿,他的頂頭上司崔大人怎麼拿?

    崔大人若是不拿,以後還有他的好日子麼?別說進步了,只怕下一年的考察,都不容易通過,給他來一個不咸不淡的乙等甚至是丙等評定,他心心念念的平穩致仕,可就泡了湯。

    所以,拿了。

    千金陂,宋益帶人看過,專門勘測過,只要是不發生特大的暴雨,一般來說也不至于出事。

    憑什麼會連日暴雨呢?

    自己再有個幾年,就退休致仕了,或許到自己壽終正寢,都不一定能等到千金陂決堤呢。

    于是他放下了心,很快把這件事放到一旁,果然一年的時間忽忽而過,一切皆大歡喜,對外宣稱千金陂一直都在修繕當中,那位工部的範大人也樂得在這邊游山玩水,並不急著返京。

    可是今年,暴雨忽然降臨!

    等到宋益心急火燎再要帶人去搶修千金陂堤壩的時候,早已經晚了。

    大禍鑄成!

    幾乎整個撫州府,都湮沒在洪水當中,他這個撫州知府,都快成了水晶宮里的龍王,知道即將大禍臨頭。

    崔大人的密令來得很快,內容只有一個︰先設法解決掉那個姓範的,然後把一切的事情,都推到死人頭上,這就可以來個死無對證!

    已經上了賊船的宋益,別無選擇,只能是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安排了心腹的手下,將工部範大人勒死在住所,然後偽裝成上吊自殺的模樣。

    仵作驗尸,自然驗不出異樣。

    可是就算修河的事情已經死無對證,接下來還有海量的麻煩要處理啊!

    首當其沖的就是……八十七萬撫州百姓,怎麼辦?!

    撫州府,並不是一個盛產糧食的地方,因為地理的因素,這里的糧食產量本來就不高,盡管前些年都算是好年景,但各家各戶很少有存糧,這下遭了災,至少八成的老百姓立刻就遇到了吃的問題。

    截至現在,好些人已經餓了十天了!

    所以宋益這次匆匆跑到布政司衙門,並不只是為了報告姓範的死訊,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求救來的。

    江西布政司的糧倉,不在撫州府,而在南昌府啊!

    可是,等了半晌,茶水都喝到了第三泡,宋益不明白,這位明明很聰明的布政司使崔大人,怎麼就不肯接自己的茬呢?

    不論他怎麼暗示,好像都沒有用。

    這?

    不能再拖了!

    再拖下去,就要開始出現大量的百姓餓死!

    那樣的話,就算修河的事情找不到他頭上,光是這個安民不力的罪名,他丟官去職都是小事,說不定要處斬的呀!

    宋益思前想後,實在是熬不住了,只得咬著牙,陪著笑臉,低聲道︰“崔大人,下官此次前來,還有一件要事……”

    “哦?是什麼?”崔伯玉仿佛一點也不著急,慢條斯理地先抿了一口茶水,然後笑眯眯地問道。

    “嗯……此次洪災,撫州府受災嚴重,近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所有的田地都被沖毀,家里的糧食也幾乎吃空了……”宋益小心翼翼地說道︰“下官斗膽,想要請崔大人開恩,打開江西官倉,放糧救民……”

    “哦。”崔伯玉笑了起來,點頭贊道︰“宋知府真是愛民如子,撫州有你這樣一位父母官,乃是百姓之福啊!”

    呃!

    宋益如坐針氈,還得勉強陪著笑臉。

    每次想到千金陂決堤的場景,還有自己家里那兩萬兩銀票,宋益不知多少次從噩夢中驚醒,現在哪還能听這個話,只覺得字字句句都像是譏諷,但好像又並非崔大人的本意。

    “依宋知府之間,目前撫州府的災情,需要多少糧食賑濟,才能讓百姓度過這次劫難呢?”崔伯玉問道。

    呼!

    至此,宋益終于算是松了口氣,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江西有附近最大的官倉,只要崔大人願意開倉放糧,百姓就有救了。

    這個數目,他也是早就計算好了的。

    “啟稟崔大人。”宋益認真說道︰“如今撫州府境內,至少有五十萬災民!這五十萬災民,按照每人每天至少能喝兩碗稠粥的標準,每天消耗的稻谷,大概需要三百石。”

    三百石,不能再少了。

    這是宋益反復計算幾次的數字,已經是節約到了極點。

    而且這個數字其實並不多,就算按照一個月來計算,充其量也就是一萬石稻谷而已。

    江西的官倉,在全國範圍內,不算大的,但常備稻谷存量,也應該在三十萬石以上!

    現在遇到大災,拿出一萬石稻谷來應急,本就是應該的。

    就算朝廷派來專門賑災的欽差大臣,也不太可能千里迢迢從京城運糧過來,同樣是要在當地開倉放糧。

    宋益雖然只是知府,但這些基本的流程,還是明白的。

    “三百石?不太夠。”崔伯玉似乎是想了一會兒,搖頭道︰“太寒酸了。朝廷的賑災欽差,應該就快到了,咱們的官倉里,應該有糧食,最起碼也得有三五萬石,這才說得過去。”

    “大人仁厚!!”宋益又驚又喜,沒想到崔大人竟然如此支持,願意拿出三五萬石來賑災,這樣的話,老百姓甚至不需要喝粥,都能吃上白米飯了!

    或許是驚喜過甚,宋益並沒注意到崔伯玉言語當中的細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方便以後閱讀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第六百六十七章 開倉放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第六百六十七章 開倉放糧?並對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