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師把他們拿捏得死死的!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劍西來 本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師把他們拿捏得死死的!

     !

    這話可就重了!

    別說這桌菜肴實在是上品的水平,就算真的不堪入目,在知府大人面前,哪個不開眼的還敢挑剔?

    于是,五個如驚弓之鳥一般的縣令,慌亂地拿起筷子,也不計較喜好,就近夾了一筷子菜,幾乎是整齊劃一地送到口中。

    嗯?

    下一刻,五道目光,齊齊微變。

    這菜……

    不對啊!

    怎麼好像鹽少了?

    知府大人的口味,這麼清淡的嗎,可年輕人不應該是相對偏重,要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才講究個少油少鹽。

    再咀嚼幾口,表情更加精彩。

    所有人都可以確定,這不是放得少了,根本就是沒放!

    知府衙門的廚子,這麼差勁的嗎?

    念頭微動,立刻將其摒棄。

    開什麼玩笑!

    再怎麼說,也是堂堂四品官的衙門,那廚子敢犯這種錯誤,輕則丟差事,重則挨板子啊!

    除非,故意的……

    頓時,一雙雙眼楮,開始閃爍起來。

    不放鹽,是個什麼意思?

    是表示,知府大人,對我們“無言”?

    抑或是,我們這些人,應當“無顏”面對本縣的百姓父老?

    腦子很亂,線頭很多,每個人心里都盤算著各自的小九九,尤其是這些年來做過的那些不上台面甚至違法亂紀的事情,不知秦楓是知道了還是不知道,知道了多少,會不會來個秋後算賬之類……

    但盡管腦子里都快轉冒煙了,卻每一個人敢停下來。

    知府大人請你吃飯,你不吃,這是對飯菜有意見,還是對知府大人有意見?

    因此,這五位縣令,壓根不去計較飯菜里是不是寡淡無味,照樣舉起筷子,吃得津津有味,表面上絲毫也沒有露出異樣。

    “嗯,我說個事。”秦楓干掉一條雞腿,好像已經吃飽了,放下筷子,用桌上的餐巾擦了擦嘴。

    呃!

    正在努力吃飯的眾人,動作一僵。

    你讓我們吃,結果你不吃了……

    那我們怎麼還敢繼續吃啊!

    豬嗎?

    五個人苦著臉,紛紛放下筷子,望向秦楓。

    “老師厲害!!”徐鼎臣雖然沒資格列席,但旁觀到此情此景,眼楮越來越亮。

    這些,都是書本里學不到的東西啊!

    老師竟然能憑著飯桌上的一起一落,就把這幾個人老成精的七品知縣,拿捏得半死不活,真是太精彩了!

    之前還有人議論說,秦楓擢升太快,從七品一下子到了正四品,面對昔日同僚,一方面尷尬,另一方面很難壓住場面,尤其是那些縣令欺他年輕,保不齊要出多少難題。

    但現在看來……

    誰給誰出難題啊?

    “鼎臣,你別站著了,來坐下一起听听。”秦楓忽然回頭,招呼正在咀嚼老師言行深意的徐鼎臣。

    噫!

    所有人又是一驚。

    讓這孩子一起?

    的確,這里空著一把椅子。

    可是這把椅子,原本是屬于江浦縣知縣孫不甚的啊!

    孫不甚因為不開眼,被知府大人整了,但是這個空位,代表的依然是七品縣令的位置。

    這孩子……還不到十歲吧!

    莫非……

    眾人心中有大膽的猜測,但又是不敢相信,又是不敢吱聲,只好用微微征詢的目光,望向這個莫測高深的年輕知府。

    秦楓沒有多說關于徐鼎臣落座的事,而是稍稍正色,沉聲道︰“大家應該都听說了,今年咱們大明朝的頭等大事,就是重開科舉,在全國範圍內,為朝廷選拔英才。”

    “各地,都在缺官。”

    “有的衙門里官吏短缺,只能是讓有限的人手,身兼數職,大大影響職能發揮。”

    “有的官吏早就德不配位,卻也無人替換。”

    “這些,都是朝廷重開科舉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大明朝強盛發展的必由之路!”

    “就比如我們應天府,六合縣縣令之位,空了也有半個月了,只能勉強維持,朝廷想要派人,卻已經無人可派。”

    “今天,又要多缺一個江浦縣。”

    “鼎臣這孩子,也算是本官看著長大的,雖然年紀尚小,也讀了不少聖賢書,為人機靈,處事穩妥果決。倘若這次科舉中能夠脫穎而出,本官有意讓他先接替六合縣縣令的位置。”

    啊!

    還真是這樣!

    這孩子才幾歲啊!

    秦楓你還真的是用人唯親……

    眾知縣心里都有類似的想法,但是表面上卻只得說知府大人為國選材,辛苦不易;徐鼎臣小小年紀,已有非凡氣象。雲雲。

    “嗯,回到科舉這件事。”秦楓像是餓了,把那盤肥雞的另一條雞腿也撕了下來,一邊吃一邊說道︰“朝廷的大事,咱們應天府不可落後!各縣都要盡力,為朝廷選拔出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英才。”

    “年前,關于重開科舉的文書,已經發到各縣,相信你們都看到了。那麼接下來貫徹落實聖上的旨意,在各縣首先舉辦‘縣試’的章程,諸位準備得怎麼樣了,不妨跟本官說一說。”

    嗯,這的確是正事!

    沒等過年,朝廷的文書都已經發到各州縣,偏遠的可能都還沒到,但應天府的諸縣因為臨近皇城,當然早早就收到了。

    據說當今聖上為了這次科舉,很是花費了一番心血。

    大小官員,誰敢怠慢了?

    短暫的沉默之後,溧水縣縣令張廣林首先說道︰“知府大人放心!我溧水縣早已做好準備,等新年一過,不等開春,便舉辦溧水縣的縣試。其實這兩年來,我溧水縣仿效大人在淳化縣搞的縣學模式,也搞了自己的縣學,雖然沒法跟淳化相比,但也選拔了一批不錯的孩子,說不定就能在縣試和府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到真正為國選材的‘院試’當中。”

    此次大明重開科舉,章程也已經由皇帝朱元璋親自擬定。

    從低到高,依次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但其實即便是最低一級的院試,雖然考試地點就在本府甚至本縣內,但卻同樣是由國家指定的提督學政主持,是非常嚴肅的朝廷大事,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去溜達一圈,浪費朝廷資源的。

    因此,院試之前,又細化了府試和縣試,目的是為了初次選拔,避免一些濫竽充數的垃圾混跡其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方便以後閱讀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師把他們拿捏得死死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師把他們拿捏得死死的!並對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