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好萊塢任何一個獨立制片公司的老板,都沒資格在陳奇面前擺譜。
    陳奇用兩年時間,掙了2千多萬美金的純利,放眼好萊塢都夠牛逼的。鮑勃謝伊這幾天明顯調查了一下,態度愈發的客氣,道︰“我再度為我的疏忽而道歉,希望不會影響你對我的印象。”
    “沒關系,已經過去了。其實是這樣的,去年拍完《孤兒怨》,我問艾德和埃米認不認識什麼獨立制片公司,他們介紹了你,我便想聯系一下,談談在美國發行的事情。
    今年也一樣,目標沒有變。”
    鮑勃听他說完,問︰“你與20世紀福克斯關系良好,為什麼不找他們繼續發行?”
    “我們是買斷版權,不涉及發行。我想談票房分成,你覺得他們會談麼?我想談香港的B級片發行,他們會談麼?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傲慢。”
    “所以你是想跟我談票房分成?”
    “不不,我舉個例子而已。”
    陳奇一口氣說著自己的想法,道︰“幾年前,B級片在美國有不錯的成績,而隨著《大白鯊》《星球大戰》開啟工業時代,觀眾的口味提高了,看不上那些低劣的小成本電影。
    但這個市場並沒有消失,依然有受眾。
    只是他們在正規院線里,越來越難看到B級片了,只能跑去那些鄉下影院、汽車影院去看。不過現在有一個良好的新興渠道,錄像帶!
    我認為錄像帶市場,會承接住B級片的廣大受眾。”
    “……”
    鮑勃想了一會,點點頭︰“你對美國市場真的很了解,但我剛剛涉足錄像帶產業,我主要的發行渠道還是那些傳統的小影院。
    所以呢,你要與我做什麼生意?”
    “很簡單,我把我的片子給你,你幫我發行,你拿15%的代理費。如果有好項目,我們也可以合作拍攝。”
    “《孤兒怨》那種類型的片子?”
    “怎麼可能,你掏得起發行費麼?我給你的片子,主要以錄像帶市場為目標,擺在貨架上,供那些低層次的觀眾自行挑選。傳統的小影院麼,能賣多少票房就賣多少。”
    “就這樣?”
    鮑勃皺眉,他等了好幾天,以為有什麼大項目能撈一筆,結果大失所望。
    他看這個中國小子也不太爽了,語氣變沖︰“陳,你太浪費我的時間了!我以為我們會有一個好的開始,我不應該白白等了好幾天,你要知道,我正在拍攝一部新片,我為了跟你見面耽誤了很多事情!”
    “算了吧,我這幾天在電視上看過你的片子,那種垃圾片我一個月能開五部!”
    陳奇也不客氣,直接開噴︰“收起你那自以為是的態度,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美國B級片下沉到錄像帶市場,這是一片藍海,還沒有人佔領。而我的成本更低,人工更便宜,質量保證,速度一流,完全可以搞成B級片流水線生產,我們甚至可以自己做發行商!
    你入行20年,賺的錢加起來沒有我2年賺得多,所以閉上你的嘴!
    既然你不願意做,那你可以走了!”
    “……”
    鮑勃蹭的站起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他有本事,也有時代局限,腦筋在飛速轉動,嘴上卻已經道︰“陳,你不要誤會!我……”
    “你沒機會了,請吧!”
    陳奇也站起來,抬腳就走。
    那位同志連忙跟著,悄聲問︰“沒談成?”
    “嗯!”
    “太可惜了!”
    “沒什麼可惜的,反正也是未來的規劃。”
    “哦哦,那就行,我對這個也不太懂……那個,讓你破費了啊,咖啡挺貴的。”
    “嗨,都是自家人!”鮑勃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反倒愈發沖動,但知道現在已經談不了,對方馬上就要離開洛杉磯,想著把手里的片子拍完,直接飛去香港看看。
    他剛好也對香港電影很好奇。
    …………
    陳奇的意思很簡單。
    美國錄像帶市場在明年就會達到40億美金的規模,收購價水漲船高,一部普通水準的B級片都能開出50萬美元的價格,而成本一般是3040萬,保賺。
    他能把成本壓得更低。
    這種粗制濫造的破片子,可以給香港、大陸的從業者練手,同時拓展美國的發行渠道,說白了也是“代工”的一種形式。
    他需要一個能在美國主持大局的家伙,鮑勃謝伊比較不錯,但美國佬天生傲慢,要磨一磨,或者找找別人。
    一行人很快離開了洛杉磯,去了華盛頓。
    看了看林肯紀念堂,在外圍吊唁了一下白宮和國會大廈,僅待了一天又去往紐約,然後會從紐約飛香港,從香港回京城。
    這一趟短短20天,陳奇沒閑著。
    先在舊金山見了那位領導,聊了聊電子游戲,又在洛杉磯參加《孤兒怨》放映,搞恐龍外交,初步敲定了《星際恐龍》,還噴了一通鮑勃謝伊……
    好在只剩最後一個活動了。
    …………
    紐約,電影院。
    訪問團全員出席,龔雪又換上了一套小禮服,穿的非常正式,嚴順開和李文化也是西裝筆挺。但他們幫不上什麼忙,都是陳奇和20世紀福克斯的人在忙來忙去。
    “沙德拉!”
    “親愛的中國男孩!”
    美國山東老嫂子見了他就很熱情,陳奇有點受不了,讓別人看見,還以為自己吃海鮮了。
    這可是美國娛樂圈,發生什麼事都不奇怪,但還好,起碼沙德拉是個女性,不然就被人誤會“男兒何不賣吾溝,收取老爹八百歐”了!
    “你的下個月會發布。”
    沙德拉說了一本沒啥名氣的雜志,笑道︰“我幫了你的忙,你怎麼感謝我?”
    “我準備了驚喜,一會就知道了!”
    陳奇趕緊把她打發走,那邊羅伯茨叫他︰“陳,快過來!”
    “這位是羅杰艾伯特先生,最最最著名的影評人!”
    “很高興見到你!”
    “好像第一次有中國電影在紐約辦點映,我很期待。”
    羅杰艾伯特才40出頭,他在60年代就開始寫影評,70年代拿了普利策獎。
    他還在電視台搞了一檔影評節目,用“豎起兩只大拇指”的牌子,來給電影打分,這兩個大拇指(Two&nbs up!也成了他的獨家標簽,出現在各種報刊上。
    陳奇對此人不太感冒,但表面自然無比熱情了。
    羅杰艾伯特入了座,他對這部拿了金熊獎的中國電影非常好奇,不多時,燈光暗下,銀幕亮起,《美麗人生》第一次在美國亮相。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