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謀逆

11 中秋宮宴(十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二十七天外 本章︰11 中秋宮宴(十一)

    “砰——!”

    這個‘殺’字話音還未落,鄭國公就已經一拍桌子,將酒杯摔了出去。

    盛怒之下,他用的力氣不可謂不大,那胎薄如紙的青花瓷酒杯甫一落地,就被摔得粉碎。

    “他還想殺誰?”鄭國公怒聲問,顯然被氣得不輕。

    臨遠候涼涼地說︰“殺你唄,還有我,總不會是殺他自己的親佷子吧。”

    臨遠候是大皇子的外祖父,鄭國公則是二皇子的外祖父。

    往日兩人沒少以此為傲,沒想到這會兒倒成了催命符。

    鄭國公怒氣未消,道︰“那可不見得,親兄弟還不是說殺就殺。”

    臨遠候︰“那不……”

    “夠了!”

    上首傳來皇帝的呵斥聲,他眯起眼楮看了眼臨遠候和鄭國公,說︰“你倆在這兒給朕唱雙簧呢。”

    臨遠候從席間起身請罪。

    “陛下,您這就為難我倆了,臣年輕的時候一直跟著陛下征戰,也沒學過唱戲啊。”

    什麼雙簧不雙簧的?听不懂。

    皇帝冷笑︰“少給朕裝。”

    “再說,你比朕大了十歲有余,還什麼年輕的時候,你跟著朕打天下的時候,就已經是半個老頭了。”

    皇帝今年五十,臨遠候比他大了十多歲,那就是六十多歲。

    燕朝建國十七年,當初打天下十年,二十七年前,那不是才三十多歲?

    謝昭︰“我去,才三十多就是老頭了?”

    十皇子見怪不怪︰“那可不是嘛,三十多歲都可以當爺爺了。”

    ?!

    謝昭剛想說怎麼可能!

    仔細一想,這里的人十五歲就可以成親,要是成親早生孩子也早,三十五歲之前當上爺爺完全不是夢。

    “不是,這……”謝昭突然覺得,自己跟他們所有人都有代溝。

    十皇子︰“不是什麼?”

    謝昭沉默片刻,問十皇子︰“那大哥他們這個年紀還奪嫡,算是老驥伏櫪嗎?”

    完全沒料到謝昭想說的是這個,十皇子眼神錯愕,隨後就是控制不住的爆笑。

    怕被皇帝注意到,還得低頭捂著嘴笑,只有看到他的表情才知道,他忍得有多辛苦。

    謝昭︰“……笑點這麼低?”

    十皇子︰“噗……你別跟我說話了,現在我看見你就想笑哈哈哈,你說你那腦子里裝得都是什麼啊。”

    大皇子還不到三十,怎麼進謝昭嘴里轉了一圈,好像白頭發都長出來了。

    幸虧大皇子听不見,不然有謝昭好受的。

    誰也不樂意被人平白說得老那麼多。

    哦,這話說早了,臨遠候就樂意。

    等皇帝說完,順著桿就往上爬。

    “陛下說的是啊,臣都這個年紀了,每天就是在家里含飴弄孫,哪還有精力摻和進這些事里來,臣死得也太冤了。”

    比起臨遠候,鄭國公就有點放不開了,甕聲甕氣地跟了句︰“臣也是。”

    臨遠候稀奇地看了他一眼。

    真難得啊。

    因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競爭關系,鄭國公和臨遠候每次見面都斗得跟烏眼雞似的,居然還能有這老家伙跟自己站在同一個立場的一天。

    既然皇帝說他倆老了,臨遠候就抓住這點賣慘,中心思想就一個︰陛下臣死得冤吶……陛下臣……臣就這麼死了啊……

    當著滿殿人的面,就這麼嚎啕出聲,臨遠候沒去學唱戲真是梨園的一大損失。

    皇帝被吵得不厭其煩︰“朕知道,朕知道,知道了!”

    “這事兒不是還沒發生呢嘛,只要能把那個小王八蛋揪出來,朕自然會給你們出氣。”

    告其他皇子的狀,皇帝不一定會理,但這個燕武帝就不一樣了,好不容易養大的十四個兒子,都被他一網打盡了,皇帝比所有人都更想收拾他。

    所以皇帝這話還是很有可信度的。

    得到滿意的答復,臨遠候瞬間眼淚一收,黑瘦粗糙的老手一抹臉,用哽咽的聲音說︰“多謝陛下。”

    “哎咦~”謝昭受不了了,雙手搓胳膊,歪著脖子跟十皇子吐槽。

    “咱爹口味挺重啊。”

    十皇子推他︰“去,說什麼呢,君臣相得多讓人羨慕啊,怎麼到你嘴里就變味兒了呢?”

    謝昭還是嫌棄的表情。

    “那我怎麼知道臨遠候胡子都一大把了,還能有這一面啊。”

    哎不對吧,謝昭突然想到,那臨遠候是大皇子的外祖父,不就相當于是皇帝的……岳父?

    天吶,臨遠候可真是內心強大。

    不過這皇室可真夠麻煩的,又是翁婿又是君臣,相處模式真別扭。

    他以後應該不用這樣,反正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宗室,還是能跟未來岳父一家和諧相處的。

    .

    哎想得有點遠了,他才十五結什麼婚。

    這些都是謝昭的想法,事實上,在大家眼里臨遠候根本算不上皇帝的岳父,所以才能這麼放飛自我。

    真正的國丈承恩公在皇帝面前,譜可不小呢。

    就是這老承恩公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今天才沒出現在升平樓,要不然讓他看到這個視頻大肆討論奪嫡,準得氣暈過去。

    皇後無子,不能延續他們文家的富貴,這是老承恩公幾十年的痛。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話用在奪嫡上也是一樣的,要是能有個一母同胞的兄弟幫襯,那真是天然的優勢。】

    【在這點上,大皇子二皇子運氣都不錯,大皇子和四皇子同為敬妃所出,而二皇子與八皇子同為厲貴妃所出。】

    【這殺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留下他們的兩個兄弟,豈不是給自己留下隱患嗎?所以得殺。】

    四皇子和八皇子︰原來我是這麼死的啊。

    【殺完了幾個哥哥,小明回頭一看,發現大哥二哥家的佷子也不小了啊,長得都快有自己高了,這哪能留著。】

    “砰!”

    這下拍桌子的變成大皇子和二皇子了,面上帶著驚怒。

    大皇子︰“瑞澤!”

    二皇子︰“瑞洲!”

    兩人萬萬沒想到,奪嫡竟然還會將兩個孩子牽扯進來。

    大皇子立刻向皇帝哭訴︰“父皇,不管兒臣擋了誰的路,他殺我一個人還不夠嗎,瑞澤一個孩子他有什麼錯?父皇,您得給兒臣做主啊!”

    二皇子也跪下了,哭得聲淚俱下︰“是啊父皇,瑞洲比瑞澤還小呢,他能干什麼啊?這做叔叔的也太狠心了!”

    二皇子這樣,一半是演的,另一半也是真的疼自己兒子。

    這次皇帝沒有再呵斥他們,真心還是假意他還是能分得清的。

    甚至皇帝也聲音陰沉地說︰“確實太過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皇帝第一次對這個還不知道身份的燕武帝起了殺心。

    前面沐沐所說,奪嫡過程中死了幾個皇子,皇帝都沒有特別生氣。

    在他看來,奪嫡嘛哪有不死人的。

    幾個皇子歲數也不小了,他們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既然明知奪嫡凶險還是要參與,那就合該由他們自己承擔後果。

    可是瑞澤瑞洲這些孩子又做錯了什麼?

    連孩子都不放過,這心未免也太狠了,如此心性,怎麼能當皇帝。

    “難道朕以後真的是老糊涂了?居然選出這麼一個玩意兒當太子。”

    皇帝的語氣很平靜,聲音也很輕,似乎只是喃喃自語,但話中的內容分量卻一點也不輕,一句‘老糊涂’嚇得所有人立刻跪下請罪,面色惶恐。

    大皇子和二皇子也不哭了,所有人安靜如雞,連大氣都不敢喘。

    這種時候,也就越國公膽子大,還敢開口勸皇帝。

    “陛下英明更勝往昔,何出此言啊。”

    皇帝沒叫起,只是問︰“那為何朕會選出這麼個東西?”

    像是在問越國公,又像是在質問自己。

    “這……”

    這下連越國公都不知道該怎麼說。

    難道要說陛下您沒錯,是那個燕武帝太過狡猾騙了您?

    好樣的,那樣既得罪了那位燕武帝,又說皇帝識人不清,一下子得罪兩個,還不如不說。

    “連長明你也不知?”

    皇帝嘆了口氣︰“或許,朕真的錯了,要是早點兒立了太子,哪還有這麼多事。”

    按照常理來說,皇子們都這麼大了,皇帝早該立太子了,禮部的折子上了一道又一道。

    可皇帝左看右看,愣是對哪個兒子都不滿意,覺得他們都不是能當皇帝的料,所以這事兒就一直擱置著。

    以前看到大皇子他們上躥下跳的,皇帝只覺得煩,覺得他們這麼沉不住氣,果然不立太子是對的。

    可在皇帝得知,自己不立太子的後果居然是所有兒子都卷入了奪嫡爭斗中,導致七死七廢,連幾個孫子都夭折了。

    皇帝突然就懷疑起了自己,是不是真的錯了。

    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也許一切都不會發生。

    一股難言的落寞襲上心頭,皇帝向來威嚴屹立的身影仿佛都佝僂了許多。

    所有人都垂著頭,無人看見這一幕,只有皇帝自己靜靜地望著屏風,眼神卻沒有聚焦,反復質疑消化,思緒亂得很。

    恰在此時,沐沐的聲音再次響起。

    【小明覺得,讓這兩個大佷子繼續待在京城,跟臨遠候府和鄭國公府的人接觸,實在不是個明智之舉。】

    【哪怕後來臨遠候和鄭國公也領盒飯了,小明還是覺得不保險,干脆壞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把謝瑞澤和謝瑞洲,包括大皇子二皇子的一大家子,都送回中京老家,讓他們給老謝家守墓去了。】

    【哎呦,說起來也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要知道幾百年前沒有暖氣,冬天的京城滴水成冰,相比之下中京可就暖和多了,小明這哪是防備佷子啊,這是生怕兩個大佷子凍著,給人找地方避寒去了。】

    【小明︰好佷子,快說謝謝叔叔。】

    ……

    守墓??不是殺了?!

    皇帝︰拔劍四顧心茫然.jpg。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謀逆》,方便以後閱讀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謀逆11 中秋宮宴(十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謀逆11 中秋宮宴(十一)並對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謀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