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國師迅速調整戰術布局,一方面派遣精銳斥候深入臨江城,搜集洪山莊軍隊的詳細情報。包括其火器的種類、射程、換彈速度等關鍵信息。
另一方面,在作戰方法方面也作了調整。秘密訓練士兵學習如何在火器攻擊下靈活機動,利用地形和夜色進行突襲,以減少正面沖突帶來的損失。
在軍事準備之外,國師也未忽視心理戰的重要性。
他們散布謠言,稱冷鋒所倚仗的火器不過是曇花一現,蒙古大軍終將以其不可撼動的鐵騎征服這片土地。
憑借蒙古人之前所營造出來的,那種不可戰勝的神話,他們散播的傳言還真的有不少人相信。
至少在南方朝廷那邊,其中一部人就對此深信不疑。
在戰局緊張的時候,朝廷並沒有意識到冷鋒那支軍隊的重要性,只是想著他們能夠吸引蒙古人的一部分火力。
人的固有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在朝廷的那些當權者看來,真正的具備強大戰斗力的,還是朝廷的正規軍。
地方上的一些軍隊,很難有什麼氣候些,更多的時候都是跟在正規軍身後打醬油的角色。
對于冷鋒能夠從洪山莊拉出一支將近二十萬人規模的軍隊,在他們看來,這里邊的水分應該很大。
他們都是這個時代,處于社會最頂級的一個階層。
普通老百姓也許不知道行軍打仗的方方面面,但是他們卻明白,一支十萬人規模的軍隊,身後所需要的糧草物資以及後勤保障人員,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如果冷鋒將所有人都算在軍隊當中,那麼他的二十萬人馬,他真正能夠具備戰斗國力的,肯定不足十五萬人。
而且這十五萬人的來歷也是有據可查的,畢竟以洪山莊,甚至臨江城以前的人口來看,連個零頭都達不到。
臨江城之前只有兩三萬人口,而且還要加上周邊的一些村民,才能達到這樣的數字。
至于洪山莊最多也就有兩三千人口,就是將這些人全部都加起來,男女老少全部上陣也達不到五萬人。
如果按照人口當中的青壯年比例的話,最多只有一萬人。
那麼冷鋒向外宣稱的二十萬人規模的軍隊,到底是從何而來的,這個答案就不難推測了。
肯定就是從去年的那一波流民當中,還有自從蒙古人破關之後,向臨江城驅趕的難民。
由這些人部組織起來的的軍隊,哪怕發給他們最精良的武器裝備,也難以能夠有多大的戰斗力。
所以這也不怪朝廷那些人的目光短淺,根據他們的認知能力來說,也只能看到這些。
他們根本就不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熱武器存在。
在他們的認知中,火藥也是可以運在戰斗當中的。但是能夠使用的場景很少,更何況是利用火藥發射的武器了。
朝廷的軍隊,也曾經研制過出一種利用火藥的武器。但是真正用在實戰當中時,還不如弓箭的威力大,于是對于這種武器的研究就不了了之了。
在他們看來,這東西就是一個坑,誰用誰倒霉。
不論是北方的少帥,還是南方的皇帝,他們怎麼都想不明白,冷鋒是如何利用火藥制成的武器,戰勝了蒙古人的軍隊。
難道真的是想蒙古人所宣傳的那樣,冷鋒的軍隊當中所掌握的那種火器,只是曇花一現。在機緣巧合之下,擊敗了蒙古人.
結合當初雙方交戰的地點,很多人就自動腦補出來他們想要的答案。
認為冷鋒的軍隊是巧妙的利用那里的地形,炸毀了兩邊的山頭,利用山上的石頭滾落下來的巨大威力,給蒙古人的軍隊制造了巨大的傷亡。而後冷鋒的這邊的軍隊趁機出擊,撿了一個現成的便宜。
這種想法倒是和國師之前的計劃不謀而合,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國師原來就是準備用這種方法來設計冷鋒的。
他們只知道冷鋒和蒙古人之間的戰斗,發生的大致地點,具體情形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才會腦補出這種答案。
什麼樣的認知,就會決定什麼樣的行為。
反過來,什麼樣的行為,又會影響認知的傾向性。
這句話用在南方朝廷的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所以在面對蒙古人的軍事異動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將這件事情過多的往冷鋒的那支軍隊上面去聯想。
只是認為蒙古人有了新的戰略計劃,最大的可能就是,蒙古人暫時放棄了先拿下南方朝廷京城的打算。準備采用逐步蠶食的方法,將南方的地盤一一收入囊中。
這種作戰方法和之前的直插京師正好相反,不過這樣做也有好處。
一旦蒙古人將京城周邊的地區全部拿下之後,就會將京城圍困成一座孤島。這樣一來,全部拿下南方朝廷的地盤,剩下的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朝廷就是根據這種認知展開了相應的布局,由于在之前的戰斗當中,南方朝廷一直是輸多贏少。這就導致了他們在面對蒙古人時候的戰略方針,只能是以防御為主,攻擊為輔。
最多也就會有一些像之前那兩位年輕將領一樣,率領小股部隊去偷襲蒙古人的薄弱之處。
這樣雖然能夠取得一點點戰果,但是這種戰果,對于整個戰局來說,又是微不足道的,根本都影響不到整個戰局的走向。
北方義軍那邊,比南方朝廷的做法更加的激進。
自從他們高舉旗號對蒙古人宣戰以來,幾乎都是一路氣勢如虹,對蒙古人佔據的地盤發起了猛攻。
到目前為止,北方的義軍已經發展到一支三十萬人規模的軍隊。而且這三十萬人全部都是正規軍,如果再算上那些,留守在被他們攻佔下來的城池當中的士兵,義軍的人數已經接近五十來萬。
義軍在北方的動向,南方朝廷這邊也是知道的。
雖然雙方之間的距離相隔比較遠,而且中間又隔了一段被蒙古人所佔據的地盤,但是朝廷對于北方的情報刺探一直沒有停止過。
喜歡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請大家收藏︰()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