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拓跋崇再次求見劉義隆,其實那些貴族和世家商人還抱有希望,希望拓跋崇能夠和宋國商議,可以放開對鹽的限制。
但是,他們也知道,拓跋崇是宗室,根本不可能站在他們這邊。
很快,拓跋崇再次見到劉義隆,將來的原因說了出來,劉義隆還是沒有反對。
隨後吩咐戶部和工部以及商會的的官員和拓跋崇商談。
拓跋崇全程沒有提放開鹽的限制,這里的事情也不可能傳出去,哪怕傳出去對宋國也沒有任何關系,劉義隆也不在乎,反正只要能讓魏國內斗劉義隆還是很樂意的。
隨後,拓跋崇離開未央宮,返回了驛館,和宋國官員約好明日再商會再次商談具體細節。
拓跋崇知道,這就是完成了一半,至少宋國已經答應,接下來就是商談如何交易以及價格等問題了。
上次他宋魏兩國對細鹽的交易價格都嚴格保密,所以,至今,外界還不知道兩國交易細鹽的具體價格,但是魏國都城平城已經有細鹽開始出售,雖然比前幾日便宜了很多,但是只是針對有錢人,那些普通百姓只能繼續購買粗鹽。
沒辦法,魏國無法提煉細鹽,細鹽的來源只有朝廷掌握,好在粗鹽大多數掌握在世家和貴族手中,所以他們並不在意。
但是讓魏國百姓無奈的是,隨著細鹽供應增多,粗鹽開始漲價,雖然漲的不多,但是對于本就困苦的百姓來說更加雪上加霜。
那些貴族和世家由于無法得到細鹽的購買權限,他們感覺損失巨大,于是將粗鹽的價格提高了一些,以彌補他們所謂的損失。
魏國其實一向如此,所以,魏國百姓十分向往宋國的生活,但是他們也不可能舉家遷移,這並不現實。
古代不像後世,交通發達,即使是宋國有水泥路,但是普通百姓哪能有馬車,所以依靠雙腳根本不可能去宋國。
雖然魏國貴族和世家的做法讓百姓不滿,但是如今的魏國百姓想要反抗很難,首先是反抗的代價太大,還有就是平時根本吃不飽,也沒有反抗的力氣了。
劉蓋在魏國現在也只能隱藏起來,雖然他很想借此機會打擊一下魏國,但是魏國百姓的日子實在是不好過,越來越多百姓已經徹底放棄了,他們只能期望宋國快些打過來。
剛剛返回驛館的拓跋崇迎來了一些客人,這些都是貴族和世家商人,他們是來打听消息的。
“參見建寧王殿下。”
“不必多禮,坐吧。”
“謝殿下。”
“諸位此來是想詢問關于鹽的事情吧。”
“殿下,鹽關乎民生,朝廷根本無力掌握太多,反倒因此使得細鹽緊張,還望殿下明鑒。”
拓跋崇心中冷笑,還不是利益驅使,還關乎民生,這些商人都是逐利之輩,怎麼可能關心百姓的死活。
“諸位,非是本王不願,而是宋國態度強硬,並且陛下已經下旨,建立司鹽局,這次只是試一試,看來宋國是怕鹽落到你們手中會影響宋國,所以宋國才不願放開對細鹽的限制。”
“殿下,要不殿下上書陛下,讓陛下下旨,撤銷司鹽局,回到我大魏豈不是我們自己說的算了。”
拓跋崇知道這些人打什麼算盤,豈能任由他們牽著鼻子走。
“諸位,本王也愛莫能助,明日還要和宋國官員商議要事,諸位還請回吧。”
眾人離開,心里十分不滿,但是沒有辦法,他們根本無法和宋國高層取得聯系,而且他們現在確信,皇帝絕對不會派貴族或者世家官員出使,以防止他們接觸宋國高層。
這就沒辦法了,他們只能陸續開始返回魏國,畢竟在長安時間久了花銷太大。
第二日,拓跋崇來到商會最頂層的會客廳,這回是戶部尚書余𨬬憛@ァ可惺檎陪搴蛻俑 嗌袒嶧岢オ平鶉 恕 br />
見拓跋崇到來,三人只是起身一禮並沒有下拜,“建寧王殿下。”
拓跋崇馬上回禮,“三位大人不必多禮。”
旁邊的兩名魏國官員也向三人施禮
三人給拓跋崇面子,拓跋崇也不拖大,隨即六人落座。
拓跋崇首先道“三位大人,本王這次前來主要商談交易鐵器的事宜。”
張沐開口道“殿下,我大宋鐵器種類繁多,不知貴國需要些什麼?”
將作監雖然直屬皇帝,但是將作監打造的東西最終有一些要進入工部倉庫,像曲轅犁、筒車和其他工具、器皿類物品都交由工部管轄,像日用品的香皂等于則交給戶部管理,至于兵器、鎧甲、器械等則由兵部管理。
所以,張沐先開口,畢竟很多工具類物品也是魏國所需要的。
拓跋崇沒有開口,一名魏國工部官員道“張尚書,我大魏需要很多用于修繕城牆、房屋等的工具。”
宋國的這些工具大多都是劉義隆根據後世繪成圖形,由將作監打造,這也讓宋國很多方面遠超魏國。
這些工具也讓宋國工匠方便不少,但是一些機密工具是不能賣給魏國的,能夠出售的都是普通常用工具。
不過這些都已經讓魏國眼饞不已。
以往魏國並不重視,直到有商人無意間帶回去一套,很多工匠發現好處,本來希望商人能夠帶回更多,哪想宋魏爆發戰爭,通商阻斷,好不容易才恢復通商。
于是,魏國工部官員很在意這些工具,不僅如此,另一名官員則更關注農具,農具種類也不少,鍤、鋤、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