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風雲

第667章 扶風世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黑色的風 本章︰第667章 扶風世家

    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尹、左馮翊合稱三輔。

    三國魏以右扶風改置,治所在槐里縣。

    西晉改為扶風國,移治池陽縣,十六國復為郡。

    及宋帝劉義隆破長安,盡收三輔之地,再設右扶風,治槐里縣,後改槐里為扶風。

    扶風望族多遷至扶風縣,其中就包括魯家。

    其實,扶風郡歷史上有四大望族,班、馬、耿、竇。

    班家父子三修史 班昭《女誡》傳後世。

    班家人做事,前赴後繼,咬定青山不放松,這種專一持久的品質體現在修史工作上。

    父親班彪,是個歷史學家,性格沉著穩重,才高而好述作。

    他發現,由于司馬遷著的《史記》只記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之後的歷史空缺而沒有記載,不少非專業人士把歷史事件收集到一起拼湊成書,但是大多粗野庸俗,不能夠繼承《史記》正典。

    于是班彪“采其舊事,旁觀異聞”,為《史記》“作《後傳》六十五篇”,《史記後傳》成為《漢書》的前奏。

    班昭寫的《女誡》是一篇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由于班昭行止莊正,文采飛揚,此文後來被爭相傳抄而風行當時。

    馬家胸懷凌雲志男兒當自強。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這句擲地有聲的話,出自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口中。

    馬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

    馬援12歲時,父親去世了,家境很不好,幾個哥哥頗有才學,曾教他學《齊詩》,希望他走貧寒子弟讀書致仕這條路,但馬援卻不願拘守于章句之間,就辭別兄長馬況,想到邊郡去耕作放牧。

    誰知沒等馬援動身,馬況便去世了,馬援只得留在家中,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間,他沒有離開過馬況的墓地,對守寡的嫂嫂也非常敬重。

    後來馬援去北地郡飼養牛羊,由于他為人仗義,不斷有人從四方趕來依附他,他帶著這些人游牧于隴漢之間,表面上看似牧者,但胸中之志並未稍減。

    他常對賓客們說“大丈夫的志氣,應當在窮困時更加堅定,年老時更加壯烈。”

    耿家將門出虎子邊疆搏軍功。

    扶風耿氏一門出武將,其中東漢開國名將耿蓞,位列東漢光武帝敕封的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位。

    耿蓞的父親耿況,任邊境太守,本身就是武將世家,耿蓞自小隨父居住,目睹父親校場練兵,檢閱騎射,所以特別喜愛軍旅生活,練就了一身好本事。

    竇家幾遭滅族災 頑強延血脈

    這一支竇姓,有其苦難的歷史,曾經隱姓埋名一百多年,甚至被迫將竇姓改為鮮卑族姓氏;但這一支竇姓,其歷史經歷又是族人中最輝煌的一支,扶風竇姓,是從五原郡遷來的。

    東漢開國功臣竇融的後裔竇武,時任大將軍,與女兒竇太後立12歲的劉宏為帝。

    竇武是個清官,看到宦官賣官蠰爵,朝政日非,就與大臣陳蕃等密謀除掉宦官,不料事情泄露,宦官們先下手控制了皇帝和太後,竇武失敗自殺,竇氏一門幾被殺盡。

    至于魯姓,周公後裔,源自魯國公室姬姓,是周朝王族支系之一。

    魯氏圖騰出處,公元前2698年至前2599年,黃帝有熊氏,在今河南魯山山下唯河魚為食的生活,其以“魯〞字為氏族圖騰,部落稱魯氏。

    史稱古魯國,同時孕育了魯字和魯氏!從此誕生了一群頭頂一個“魯”字的人!

    始祖,公元前1122年秋冬,周武王四弟姬旦被分封到‘周原,姬旦始稱周公前1122至前1116年在周公位6年,都城魯山,也呼魯候,史稱西魯國,周公旦被後世敬尊為得姓“魯氏始祖”!

    秦漢之際,魯姓開始向當時政治文化的中心——關中遷徙。

    王莽篡權時,有扶風平陵人魯匡在朝中任職,號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其孫魯恭為東漢名相,恭之弟魯丕任侍中高職,由于此支扶風魯姓歷代顯貴,族大人眾,于是形成了魯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風郡。

    然而魯家和馬家原本並沒有沖突,直到宋國建立,扶風郡歸宋,改為右扶風,魯家原本就壓馬家一頭,然而馬家依靠朝廷逐漸崛起,這觸踫到了魯家的利益。

    尤其宋國制度,魯家十分不滿,他們認為世家的榮耀不可侵犯,哪怕皇帝也不能,于是,魯家私下一直在想辦法,處處和馬家作對。

    尤其後來商會建立,右扶風商會建立,馬家為主導,並且馬家馬督入朝為官,任太子舍人,是太子近臣,可以說,至少馬家在兩代帝王那里都高枕無憂。

    這讓魯家十分忌憚,如今的右扶風,四大望族如今只有馬家逐漸崛起,竇家雖在,但是早就不復往日榮光,耿家早已沒落,成為寒門,至于班家,只有一支尚在人間,而且在長安任太史令,負責記錄宋國大事,並且參與編纂《晉書》。

    其余世家多是小家族,原因很簡單,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很多世家大族因此衰落,甚至消亡。

    劉義隆知道右扶風魯家不會安分,但是他沒想到魯家會對付馬家,馬家當初支持劉義隆,劉義隆不能讓馬家寒心。

    劉義隆看完奏章,立刻叫來徐麟商議。

    “徐卿,你對此事有何高見?”

    徐麟看完奏章,劉義隆就開口問道。

    徐麟想了想,道“陛下,右扶風乃三輔重地,如果任由魯家胡作非為,恐動搖根基。”

    劉義隆道“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魯家謀害馬家,是在向朝廷示威,朕豈能容他如此放肆,徐卿可願隨朕去一趟右扶風。”

    徐麟道“陛下,不可,如今陛下有傷在身,不可涉險。”

    劉義隆大笑道“無妨,朕知道,很多人想要朕的命,不過朕也想知道,一個小小的魯家能否有那個能力要朕的命。”

    徐麟知道勸不動劉義隆,而且劉義隆去右扶風也不是沒好處,索性不再勸說。

    喜歡劉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劉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劉宋風雲第667章 扶風世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宋風雲第667章 扶風世家並對劉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