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風雲

第171章 拓跋燾的無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黑色的風 本章︰第171章 拓跋燾的無奈

    劉義隆得知袁齊媯再次懷孕,心里也期待起來,但是還需要等待幾個月才能見到自己的嫡長子。

    不過劉義隆打算等他一降生就立他為太子,希望這一世能夠父慈子孝。

    魏國使者離開宋國,心里並不好受,看到繁華的洛陽,他感覺魏國並不比宋國強多少,甚至很多地方不如宋國。

    回到平城,將所見所聞告知拓跋燾,拓跋燾听後也沉默了,他也認為劉義隆遷都洛陽必然花費巨大,宋國國力必然會下降。

    可是這一戰宋國居然和魏國勢均力敵,雖然互有勝負,但是誰都沒有佔到便宜。

    不過拓跋燾暫時不用擔心宋國的威脅,這一戰宋國也有一定損失,劉義隆還下了《罪己詔》,所以宋國短時間內不會再進犯。

    拓跋燾再一次將目光看向遼東,燕國的存在讓他很是難受。

    如果這次沒有燕國的牽制,宋國也不會如此大膽的進攻。

    如今正好可以趁機攻打燕國,燕國在宋魏交戰時一直屯兵邊境,這就是很好的借口。

    雖然這個借口有些牽強,但是也算合理。

    拓跋燾信心滿滿的將攻打燕國的想法在朝堂上說出來後,遭到了大臣的反對,這次不是貴族,而是以長孫翰和樓伏連等人為首。

    “陛下,大魏剛剛經歷和宋國大戰,如今國力尚未恢復,而且糧草不足以支撐一場大戰。”

    “陛下,士兵經過多次調動,疲憊不堪,無法再度進行征戰。”

    看著侃侃而談的眾大臣,拓跋燾也感覺自己有些著急了,但是隨著宋國日益壯大,拓跋燾當然著急,尤其燕國的存在阻礙了魏國的發展。

    拓跋燾看向崔浩,雖然曾經對于崔浩有些懷疑,但是經過這次,拓跋燾對于崔浩依舊很依賴。

    “崔卿,你意下如何?”

    崔浩之所以沒說話,是在觀察拓跋燾的表情,如今拓跋燾發問,崔浩知道,拓跋燾被他們說服了。

    “陛下,臣以為諸位所言是實情,而且經過平叛和宋國交戰,士卒確實疲憊,況且糧草也是問題,還有就是陽平尚未穩固,所以臣認為不宜對燕國用兵。”

    听崔浩說完,拓跋燾也很是無奈,上次提出攻打燕國,貴族出來反對,這次也是沒人支持。

    但是兩次是不一樣的,上次貴族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次確實是有心無力。

    魏國自從攻滅夏國,一直沒有完全恢復,而且魏國比歷史上少了很多的地盤,所以糧草、人口都是大問題,但是一時半會也無法解決。

    “陛下,臣認為應當休養生息,鼓勵耕種,等待時機,如今宋國勢大,暫時避其鋒芒,以待來日。”

    奚斤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得到了眾人的支持,拓跋燾也覺得有理,明知對手強大,還要和對手死拼,那不是傻子嗎?

    “既然這樣,各部將領抓緊操練兵馬,囤積糧草,還有鼓勵百姓耕種。”

    “諾。”

    不久,出使的使者回到平城。

    “參見陛下。”

    拓跋燾在書房召見他。

    “平身吧。”

    “謝陛下。”

    “這次去洛陽感覺如何。”

    拓跋燾很想知道劉義隆把洛陽皇宮建成什麼樣了。

    “陛下,臣這次所見所聞恐怕會讓陛下失望。”

    “哦,快快說來。”

    “陛下,洛陽十分繁華,而且臣所見洛陽百姓對于宋國朝廷十分信任,而且據臣了解,宋國對待百姓十分仁厚。”

    拓跋燾陷入沉思。

    使者繼續道:“洛陽皇宮並不是很恢宏,甚至有些寒酸,可見宋皇並未投入大量金錢去修繕。”

    這讓拓跋燾更加疑惑,按理說,劉義隆作為皇帝,皇宮的修建必然是重中之重。

    “陛下,臣了解劉義隆將部分修繕皇宮的金錢暫時作為陣亡將士的撫恤,而且劉義隆將洛陽皇宮的修繕擱置了。”

    拓跋燾眉頭皺的更深了,他也感覺到劉義隆的難纏。

    “還有,臣听說,劉義隆不僅下了《罪己詔》,還在洛陽宮門前立了一塊英烈碑。”

    拓跋燾嘆了口氣,“還有什麼見聞?”

    “沒有了。”

    拓跋燾讓使者回去休息,心里卻不平靜。

    這個時候,崔浩求見。

    “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說吧。”

    “陛下,臣此來是關于鼓勵百姓耕種的。”

    “有什麼問題嗎?”拓跋燾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使者帶回來的消息讓拓跋燾有些挫敗。

    “陛下,據臣了解,百姓手中土地極為有限,光靠百姓的賦稅,恐怕無法湊齊攻燕的軍糧,更不用說日後和宋國的大戰了。”

    拓跋燾疑惑,“據朕所知,河北土地眾多且比較肥沃,怎樣百姓手中沒有土地呢?”

    “陛下,原本大量土地掌控在貴族手中,這次貴族叛亂,朝廷收回部分土地,但是依然不夠。”

    “這個朕知道,為何還不夠。”

    “陛下,其余未參與叛亂貴族手中還有不少土地,但是卻只是總數的一少部分。”

    “那其余土地呢?”

    “寺廟。”

    這兩個字一說出,拓跋燾明白了,自從漢朝時期佛教傳入中原,慢慢的開枝散葉,如今佛已經初具規模。

    大約在公歷紀元前後,佛教傳入華夏。在漢代被視為神仙方術的一種,至南北朝時傳播于全國,出現了很多學派。

    隋唐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宗派。

    宋代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同時儒、佛、道的矛盾也漸趨消失。

    如今佛教已經在魏國形成規模,僧人不用納稅更不用服兵役,而且有很多貴族將土地捐給寺廟。

    這就造成了寺廟擁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卻不用納稅,長此以往,會危及國家的穩定。

    拓跋燾對于佛教還是有好感的,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大力推行漢文化,同時也十分喜歡儒家思想,而講求慈悲的佛教也得到了拓跋燾的信奉。

    然而現在,佛教的存在正在動搖魏國的根基,如果百姓失去土地,大量青壯出家為僧,那麼魏國不僅稅收會減少,兵源也會枯竭。

    崔浩雖然沒有再說什麼,但是拓跋燾卻感覺到其中的厲害。

    這個時候拓跋燾想到了劉義隆。

    喜歡劉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劉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劉宋風雲第171章 拓跋燾的無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宋風雲第171章 拓跋燾的無奈並對劉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