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風雲

第146章 遷都之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黑色的風 本章︰第146章 遷都之談

    決定了一定要遷都之後,劉義隆繼續向未央宮內走去,劉義恭等人跟隨在他後面。

    他們也已經被震撼到了,徐麟還好,表面還算淡定,徐羨之可就有些失態了。

    他們也都感受到未央宮的大氣磅礡,這絕非建康宮可比。

    畢竟未央宮是漢帝國建造的,而建康宮的建造者嚴格意義上算是漢帝國的一方諸侯而已。

    “陛下,不想這未央宮如此雄偉,曾經的大漢是有多強大啊。”

    “徐卿,這只是大漢皇宮的一部分,武帝建造的建章宮在王莽篡漢時被毀,要不如今會更加龐大。”

    徐羨之听後更加震撼,“是臣失態了。”

    “無妨,就是朕也有些被驚到了。”

    “陛下,臣當初負責修繕之時也是這般,這里實在是太大了。”

    “王卿辛苦了。”

    “陛下,臣按陛下的意思,已經對未央宮做出一些改變,除了主要建築保留,一些已經毀壞的建築都已拆除,主要部分已經完工,後面還有一些不知如何處理。”

    “哦,還有沒完工的嗎?”

    “陛下,未央宮十分廣大,椒房殿以南基本完好,之時稍加修繕,以北一些宮殿已經沒有修復意義,臣已命人封閉,其他還要等陛下決斷。”

    “慢慢修復吧,看來長樂宮那邊也是這樣吧。”

    “是的陛下,長樂宮主體完好,只有一些宮殿需要大修。”

    “長樂宮先停止繼續修繕,未央宮這邊也暫時這樣,沒有必要花費太多資源去修建宮殿,長安城也需要修繕,這才是最重要的。”

    “臣知道了。”

    眾人來到天祿閣,這是藏書閣,是漢相蕭何主持營建,劉義隆示意所有人都坐下。

    “諸位,如今看到長安城和未央宮如此盛景有何感想。”

    眾人沉默片刻,徐麟道:“陛下長安不愧古都之名,城池雄壯,可謂是成就霸業的寶地,陛下可以長安為基徐圖魏國。”

    徐羨之道:“陛下,如今長安地處關中腹地,有四關拱衛,自是堅如磐石,關中土地肥沃,如果用心經營必然會恢復往日氣象,此地可是成就霸業的關鍵。”

    “二位所說很有道理,所以朕打算遷都,以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建康作為陪都。”

    這時所有人都不說話了,長安作為東都,以關中為中心可以轄制八百里秦川,俯瞰西川,洛陽為西都,可以北進中原,遏制黃河南岸,建康作為陪都可以掌控長江控制江南。

    他們這時候終于明白劉義隆的想法,這是一盤大棋,一旦形成,魏國將再也無法撼動大宋分毫。

    劉義隆之所以這麼布局,就是歷史上,長安得而復失,後來又丟失長江以北,宋國局勢越來越差,導致後期無力再與北方抗衡。

    如今劉義隆得涼州之地,又得關中,原本就擁有黃河以南以及山東之地,如今的大宋要比原歷史好得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拓跋燾不是蠢貨,劉義隆不能等待拓跋燾攻滅北燕,他要在拓跋燾攻打北燕的時候給他添點堵,至少要拿下河套地區,讓魏國無法直接威脅關中。

    “陛下,臣認為此時不易遷都,雖然關中是帝王之基,但是如今人口不足,還需要繼續發展,不如先以洛陽為主,洛陽如今的情況要好于關中,雖然不似關中這樣易守難攻,但是也不是易奪之地。

    洛陽東扼虎牢,西據崤函,北依邙山,南對伊闕,如今陛下下令重建函谷關,這樣洛陽就在無威脅。”

    王華道:“陛下,臣認為徐令君(徐羨之為尚書令)所言極是,洛陽地處黃河南岸,中原腹地,亦是漢家故都。”

    劉義隆思考片刻道:“嗯,諸位所言甚是,如今長安周邊尚可,其余地方由于人口不足,大量田地無人耕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洛陽的情況就好了很多。”

    “陛下,遷都洛陽還有一個好處,陛下若在建康,遠離中原,長此下去我大宋百姓必然認為陛下偏安江南,若遷都洛陽,就會認為陛下有北進收復舊地之心,其實很多人還是盼望陛下能夠收復漢家故地的。”

    “陛下,洛陽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重建,永嘉之亂洛陽被破,劉曜縱火燒毀洛陽兩宮,如今只剩下部分宮殿,其余都需要重建,工程巨大,耗費恐怕也不小。”

    這時候,劉義隆也知道,遷都確實需要考慮方方面面,雖然建康所有條件都不錯,但是遠離中原,長安的問題在于人口,洛陽確是需要重建,總不能學趙匡胤定都開封吧。

    經歷幾次大戰,疆土逐漸北移,建康已經不適合再作為都城,如今看來只能重修洛陽了。

    “王華,你辛苦一下,主持重修洛陽,不過皇宮不用全部恢復,畢竟日後長安才是重點。”

    “諾。”

    “至于遷都事宜,徐羨之和徐麟負責,同時傳旨王曇首、傅亮在建康準備遷都。”

    “諾。”

    在長安商量好準備遷都之後,劉義隆就下旨,讓劉義符在朝堂上公布遷都,並且由王曇首負責建康方面,徐羨之負責洛陽方面,王華負責修繕洛陽。

    消息傳回朝堂一片嘩然,很多大臣紛紛上書勸劉義隆收回成命。

    劉義符和劉義康主持朝會,王曇首和傅亮首先表示支持劉義隆。

    “齊王殿下,陛下此舉是取禍之道,還望殿下能夠勸諫陛下。”

    劉義符沒有說話,有一位大臣說道:“殿下,遷都之事事關重大,豈能如此草率,我等欲聯名上書,望齊王殿下與我等同進退。”

    這些大臣大多數都是江南人,但不是所有江南人都反對,那些有些進取心的大臣還是支持的。

    劉義符沒說話,劉義康率先說道:“爾等目光短淺,皇兄胸懷大志,遷都乃是皇兄欽定,何須爾等在此胡言亂語。”

    “四弟,他們畢竟都是朝中重臣,不要太過火。”劉義符小聲對劉義康道。

    接著劉義符道:“諸位,陛下之意是要穩固中原,如今形勢已成,建康不適合作為都城,你們就不要再阻攔,你們要上書也行,本王是不會和你們一起的。”

    這些大臣最終放棄了,沒有劉義符的支持,他們根本勸不住劉義隆。

    遷都之事就這樣定下,王曇首也建康開始準備。

    喜歡劉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劉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劉宋風雲第146章 遷都之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宋風雲第146章 遷都之談並對劉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