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安全處的人還真的去了,哈哈哈.......”
晚上的時候,田向南就接到的王小明回過來的電話。
“我還跟著他們去了大力集團呢,當時在樓梯口都听到那姓雷的在嚷嚷了。”
“而且那幾位同志剛出門,我還听到那姓雷的辦公室里的動靜了,跟拆遷砸牆一樣叮叮 的,好像連桌子都掀了,哈哈哈......!”
听到王小明那邊幸災樂禍的聲音,田向南也忍不住笑。
“這都是他自找的,這下子,我看那姓雷的還怎麼猖狂.......”
“哥,你這招是真的狠,直接給姓雷的來了一個釜底抽薪。”
王小明的聲音中也是帶著幾分贊嘆,轉而又變成了憂慮。
“不過,光這樣就行了嗎?那姓雷的難道不會想別的主意?”
“想唄.......”
田向南卻是一副不在意的樣子。
“他要是不服氣的話,讓他盡管想辦法去,反正中科院那邊我已經聯合好了,他要是嫌一回虧吃的不夠,那他就盡管再跟一回。”
頓了頓,田向南又跟著叮囑道。
“對了,接下來,你可要讓人把摩托羅拉公司那邊給我盯好了,我估摸著,那邊很快也會有反應的。”
“行,哥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
又聊了一會之後,掛斷電話,田向南很愜意的給自己點上了一支煙,想著京城那邊的反應,嘴角微微翹起。
該.......
這一切的背後,大力集團bp機項目的被禁止,自然都是他田向南的手筆。
事實上,早在大力集團開始染指bp機項目的時候,田向南就已經給他們挖好了坑。
或者更確切的來說,這個大坑還不是田向南自己挖的,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連他們青山集團都有些避之不及的一個大坑。
那就是通訊安全問題。
上輩子的傳呼機項目是怎麼申請通過,並且逐漸鋪開,發展壯大的,田向南不太清楚。
但是田向南卻知道一點,要是由他們來搞這種國家範圍內的通訊技術,那肯定是要相當嚴謹,慎之又慎的。
就哪怕是通訊網絡這一塊,肯定是要交上去由國家運營,但是與之相匹配的設備與技術,也肯定是要相當謹慎的。
不然的話,別到時候搞出什麼麻煩,錢沒賺到不說,反而惹了一身騷。
可是田向南對此,一開始還並沒有多麼深的概念。
他們手里的bb機技術,同樣是田向南從國外收購來的初代技術,然後交給哈工院那邊,請李院長幫忙組建通訊研究小組,準備以那為基礎開始延展開發的。
可後來,大力集團的突然介入,給田向南敲了一個警鐘,也讓他順勢給對方埋了一個坑。
那就是關于這個通訊技術來源的大坑。
打那個時候起,田向南就聯系李院長,否決了先前的延伸研究計劃,決定從頭再來,剖析初代bb機技術的通訊原理,以此為對照,完全開發出國產bp機技術的通訊架構。
換句話來說,現在他們的技術發展到這一步,已經拋開了國外的技術,全部都是自主研發,
因為他們起步較早,再加上這個技術也不是那麼復雜,因此,差不多一個月前,這項技術已經初步研發完成,並開始生產。
可是大力集團那邊呢。
大力集團那邊原本就是一窮二白,是突然插手這個項目的,連最基礎的初代bp機技術都沒有。
他們的技術,完全就是跟摩托羅拉公司合作的,技術這一塊就是這個外國公司在做,因為他們原本就有技術,所以進度非常快,甚至都已經開始提前生產設備了。
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田向南就知道,大力集團已經完了。
光是技術來源于國外公司的這一條,就足以讓田向南在關鍵時刻,把他們這個項目徹底摧毀。
大力集團確實很有實力,尤其是那位雷振華,雷總,身後或許也確實有著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關系。
以對方在工部的影響力,如果沒有人盯著這一塊的話,或許對方還真能很順利的把bp機項目推向市場,並且逐漸鋪開。
比如上輩子就是這樣。
別的情況田向南或許不太清楚,但是他知道,在bp機應用逐漸在國內火爆的時候,摩托羅拉公司甚至一度佔據了國內市場超過七成的份額。
這每年是一筆什麼樣的收入,誰也無法估計。
至于當時的技術來源問題,應該也沒有人追究,或者即便是有人追究,也因為龐大利潤的關系,被及時的給壓下去了,從而也導致bp機市場平穩的在國內運行了十幾年。
這當中有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誰也不知道。
但是,這一世就不一樣了。
這一次,在他們的bp機以及技術運用還沒有推向市場之前,田向南就通過中科院那邊教授的嘴,把這個安全隱患問題給暴了出來。
而且,田向南在請那位教授幫忙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還著重說出了一件事情的先例。
火門事件........
這個前事件的案例一出,別說是在中科院,甚至是直接驚動了上級。
誰敢忽略這個問題?
是,或許有人會說, bp機通訊技術原理很簡單,即便摩托羅拉公司是外國公司,但是他們也不可能在技術上做什麼手腳,留什麼暗門之類的。
或許上一輩子的bp機技術也只是一種普通的通訊技術,其中並沒有什麼門道,國外的那些特殊部門們,也沒有辦法借此技術,搞什麼鬼之類的。
但,誰敢保證.......?
就哪怕現在摩托羅拉公司,把他們的技術包所有數據原理全部向中科院的那些大佬們展開,讓他們進行清晰的調查。
那也同樣沒有任何作用。
田向南引的這把火,尤其是火門事件的這個先例被提出來,這件事情的結果就已經被注定了。
哪怕有著萬分之一的隱患,他們的這個來源于國外公司的技術,也絕對不可能在國內運用了。
相比于國外公司的技術,那肯定是由中科院華清院包括哈工院那邊,幾大國內的科研機構一起自主開發的國產技術,才更值得讓人相信。
所以事情到了這一步,雷振華再怎麼蹦噠都翻不了身了。
除非他重新找國內的科研機構,重新開發國內的技術。
但是,一種通訊技術從無到有,是那麼簡單的嗎?
就田向南他們手里的技術,有著初代的技術包借鑒,都還研究了四五個月。
雷總他們想要重新弄出一種新的,是不是得等上快一年?
再加上,田向南跟中科院那邊同樣達成了合作協議,有了那邊的幫忙,上面也不會同意大力集團那邊再重新搞出一種技術來擾亂市場的。
畢竟,監管一家集團的技術發展問題,總比同時要監管兩家集團,要輕松的多吧?
所以,從今以後,大力集團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入場的機會,航天所那邊不會同意,中科所那邊不會同意,上面也同樣不會同意。
至于,田向南是怎麼搞定中科院那邊,讓他們能費這麼大力幫他們研究技術,並且幫他們說話,同時堅定地站在他們青山集團這一邊。
無他,唯錢多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