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輛自行車,你就可能成為萬元戶】
從第2天,也就是4月10號開始,京城日報的副版,就用一整面的篇幅刊登了這麼一則消息。
【第1屆青山杯長途自行車騎行運動大會,將由5月1日開始,由京東安各莊郊外大道出發,直抵關外春城市步行街.......】
這篇報道一出,就如同龍卷風一般,迅速的在整個京城刮起,成為當下京城的第一熱點。
早上剛出的報紙,伴隨著口口相傳,老百姓的積極討論,到了中午的時候,幾乎就到了家喻戶曉都知道的地步。
各個廠里,車間里,單位里,食堂里的工人都在討論。
“老三,你听那消息沒有?”
人頭涌動的機械廠食堂,幾個青年端著飯盒湊到了一起,討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咱全廠還有誰不知道的?就連看倉庫的聾師傅都知道了。”
一個青年嘴里咬著饅頭,含糊不清的道。
只是說話的時候,他的眼里明顯也閃著異樣的光芒。
旁邊幾個青年都不自覺的湊到他跟前。
“老三,那你要不要去參加這個運動會呀。”
“對啊,你要不參加的話,你車子能不能借我用一下,回頭要是得了獎,我獎金分你一半。”
“姚大頭,你胡說啥呢,剛才咱不是商量好了,你們不跟我搶的嗎?”
另一人聞言,連忙著急地擠上前。
“老三,車子要借也借給我啊,我腿長,指定能得個名次,回頭拿了獎金,我請你吃鴨子,喝大酒。”
“嗤.......”
名叫老三的青年嘴里咬著饅頭,聞言不屑的抬頭瞥了他一眼。
“人家還願意獎金分我一半呢,你光請我喝個酒啊,也太摳了吧......”
“呃.......”
說話的那青年臉色也有些尷尬,訕訕的解釋道。
“我這不是怕沒那能耐嗎?全京城這麼多人,回頭參加的人不得好幾萬啊,我可沒信心拿到前10,能拿個參與獎就不錯了。”
“你都沒信心,你找我借啥車?”
老三仍舊是翻了個白眼。
“算了,老三,還是把自行車借給我吧,就我這力氣你是知道的,指定能爭個名次回來,回頭獎金我分你一半呢。”
另一個青年見狀,連忙插嘴道。
老三又抬頭看了他一眼,眼神有些玩味。
“第1名可是5個萬元戶呢,就算拿了前三,都有1萬到3萬的獎勵,再退一步來說,6~10名都有1000塊錢的獎金。”
“老姚啊,你真要能騎進前10,到手的錢真願意分我一半~”
一听老三這麼說,名叫姚大頭的青年眼中也不由露出了幾分憧憬的神色,幻想著自己真要是能騎進前10的話,就哪怕是第10名,也能拿一年多的工資了。
不過轉念一想,真要是自己累死累活的進了前10,回頭還得把錢分給老三一半,想想,好像還真有點舍不得。
“姚大頭,你想啥呢,我這麼長的腿都沒把握進前10,就你那1米6的個,你還想進前10?想屁吃吧。”
看著他臉上的糾結,先前跟他搶著借自行車的青年,忍不住嘲諷道。
就連老三看的都挺好笑的。
嘴上一個個說的好,可一個小氣巴拉的,另一個滿嘴的瞎話,卻還能腆著個大臉來找他借車。
都啥人啊?
想到最後,老三也覺得沒意思,索性也不逗他們了,搖了搖頭。
“行了,別擱這跟我扯七扯八的了,跟你們說實話,回頭放假我自己肯定得參加的。”
“所以,我的車,誰也不借.......”
“不借你擱這說屁呀,浪費時間.......”
一听他這麼說,幾人頓時一拉臉子,嘟囔著就走了。
“呵.......”
老三也只是好笑的搖了搖頭,啃著饅頭的功夫從口袋里掏出早上從別人那要的報紙,又把上面要開自行車運動會的內容仔細的看了一遍,越看眼楮越亮。
像這樣類似的情況,從這一天的上午開始,幾乎發生在京城的每個單位的每個角落。
甚至以至于從中午開始,很多人見面打招呼的話語,都已經不是問吃了沒?
反而是變成了,騎自行車的事你知道不?
或者是,他二哥,你家不是有輛自行車嗎?
被問到的人也總是一臉莫名的神情,嘴里打著哈哈。
嗨呀,別提了,我家小子也看了報紙,說回頭也想去湊個熱鬧的。
開玩笑,第一名可是整整5萬塊錢獎金呢。
5個萬元戶啊。
這要是能拿到第一名,一家人後半輩子都不用愁了。
回頭,就讓自家的小子也去參與,就算把兩條腿蹬斷,也得把這個第一名給我蹬回來。
要是拿不到第一,回來也得把他腿給打折........
除了口口宣傳,大家都在爭先討論之外,這篇報道造成的影響可不僅僅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尤其是參賽需要用的自行車,那這更是一下子成了堪比軍需的緊要物資。
就在報紙出爐的短短大半天,整個京城的自行車一下子成了緊俏貨。就連供銷社,友誼商店,信托商行,還有百貨大樓,各個賣自行車的地方都排起了長隊。
整個京城的自行車基本上在短短一天之內被銷售一空。
這樣的影響,是田向南這個始作俑者都沒想到的,或者說,沒想到宣傳效果會這麼強。
沒辦法,自行車這東西,本來就是家家戶戶必需的,反正早晚都得買。
又趕上了眼下又突然宣傳這個什麼自行車運動大會。
那還等什麼?早買早騎唄,說不定還能去湊個熱鬧。
萬一,能得到個名次呢?
甚至退一步來說,哪怕是得不上名次,只要騎著自行車,能從京城騎到春城終點站,就能領200塊錢的參與獎。
這買自行車的錢是不是回來了?
老百姓們或許算不了啥大賬,但這樣的小賬得失,那基本上是個人都能算得清楚。
事實上,今天京城關于這場運動會的風暴,要說誰的感觸最深,那當然還得說是始作俑者田向南他們。
因為,在這場自行車運動會宣傳報道的最後面,田向南是填了自家的大宅院作為報名點的地址。
于是,在報道出來之後,或者更準確的來說,從中午過去之後,田向南就後悔了。
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喜歡重生74︰我在東北當隊長請大家收藏︰()重生74︰我在東北當隊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