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皇叔

第856章 孔明建議挖徐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雙木道人 本章︰第856章 孔明建議挖徐庶

    到了這里,諸葛亮則是開口道︰“主公,卑職以為要想實現當前的計策,必須將一人收入麾下。”

    “哦?孔明有人才舉薦?”劉俊有點驚喜啊。

    諸葛亮拱手道︰“正是!”

    “此人姓甚名誰?”

    能夠被諸葛亮提出來的,那絕對是一個大大的人才。劉俊有著濃厚的興趣。

    諸葛亮正色道︰“徐庶徐元直!元直之才,不弱于我、士元。”

    劉備、郭嘉、龐統三人大驚。

    諸葛亮居然希望劉俊把徐庶給搞到手?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徐庶現在是劉備的軍師,要將他收入麾下,談何容易?

    劉俊也知道徐庶的能力,妥妥的頂級軍師,文武雙全的存在。

    “孔明,元直的為人,你還不清楚嗎?想讓他放棄劉備,何其艱難。”

    龐統不覺得諸葛亮的提議能成功。

    諸葛亮則是笑道︰“若劉表真是劉備所害。元直必然不知情。以他的為人,絕對做不出如此缺德事。司馬懿投奔劉備之後,元直受冷落了。”

    多余的話,諸葛亮就不多說了。

    劉俊陷入了沉思之中。

    劉備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司馬懿的能力突出,自然會得到劉備的重視。

    劉表暴斃的事情非常突然,徐庶不知情也就自然了。

    如果徐庶對劉備失望,劉俊何嘗不能將徐庶給弄到手呢?

    頂級軍師,劉俊是不會拒絕的。

    郭嘉淡淡地說道︰“主公,听說徐元直有一母在潁川。元直與其母相依為命,且事母至孝。不如...”

    劉俊立刻打斷道︰“不可!大丈夫以家人威脅他人,何以為大丈夫!”

    對于郭嘉的建議,劉俊絕對拒絕。

    歷史上的曹操就是利用徐庶母親的緣由,逼著徐庶離開了劉備。

    不知道真相是什麼,但曹操是落下了一個罵名。

    徐庶也不願意為曹操出謀劃策,每天都如同木頭人一樣。

    曹操不問,徐庶就不說。

    這樣的做法,劉俊不喜歡。

    他要的是徐庶自動離開劉備,而不是威逼他。

    郭嘉立刻就沉默了。

    “多一個徐庶不多,少他一個,吾難道大事就不成了?”

    劉俊一臉霸氣地對三個謀士說道︰“有你們這麼多人幫忙,大漢天下何愁不安?”

    劉俊的話,直接讓三個謀士都感動了。

    這是對他們的認可。

    “徐庶畢竟是孔明、士元的好友。他的母親無依無靠的,要是出了事情,你們于心何安?不如這樣吧,奉孝,你派人去將徐母接到孔明的府邸,彼此之間也有個照應。”

    劉俊說出了讓郭嘉為之一喜的話來。

    郭嘉就知道劉俊要臉,要想威脅徐庶,也不能擺在明面上,現在也不是大好時機。

    先把徐庶的母親給控制起來,日後再行大事。

    龐統笑呵呵地看著諸葛亮,心想︰你這廝現在攤上事情了。

    要是徐母發生了什麼意外,諸葛亮就要背黑鍋了。

    諸葛亮沒有什麼不滿的。

    他覺得劉俊日後一定會逼著徐庶過來的,要不然怎麼會把徐庶的母親給接到洛陽呢?

    天地良心啊!

    劉俊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他只希望徐庶的母親不用那麼辛苦,免得出了意外,別人把這個罪過扣在自己的頭上而已。

    再說了,劉俊也不希望別人接走徐庶的母親,最後導致徐庶跑到其他地方去。

    荊州的事情,劉俊不想再談,直接按照計策行事。

    而擺在眼前的,就是曹操。

    拿下了曹操及其文武那麼多的家眷,劉俊雖然不至于用他們來威脅曹操,但也是讓家眷們寫了一封韓家書,由劉軍代勞,送到淮南,報個平安。

    劉俊絕對沒有威脅的意思,但曹操那邊怎麼想,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當劉軍拉著一大堆書信送到淮南的關卡。

    守將曹仁都傻眼了。

    那麼多的書信,幾乎涵蓋了曹操軍中所有的文武。

    這事很大!

    曹仁馬上將情況匯報給了曹操,同時將自己家眷的書信給優先挑選了出來,其余的送到曹操那里去處理。

    但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曹操剛剛收到曹仁的回報,壽春城中的文武們就都知道劉軍送來了大量的家書。

    曹操得知情況,都不知道怎麼說曹仁好了。

    護送家書而來,那明擺著是要動搖曹操的軍心啊。

    曹仁最應當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家書給燒了。

    哪怕東窗事發,屆時也有曹操兜底。

    如今那麼多的家書都送來了,曹操要想燒掉都來不及,只能給眾人分發下去。

    眾人都得到了自己的家書,看完之後都松了一大口氣。

    其中最開心的就是呂布了。

    嚴氏在家書之中將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希望呂布命名。

    子嗣艱難的呂布在看到“母子平安”四個字,虎目含淚。

    他呂布終于有兒子了。

    為了能夠有兒子,呂布不僅僅戒酒,還潔身自好,差一點就戒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苦盡甘來啊!

    曹操也看完了自己的家書和劉俊親自寫給他的書信。

    家書之中說了一切安好,只有兩個小妾自殺了。

    曹操為之傷感。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女人而慚愧。

    比較欣慰的是劉俊將這個兩個小妾都送到曹操的老家安葬了,算是做了一個好基友該做的事情。

    劉俊在書信之中給曹操表達一個意思。

    劉俊不會拿曹操及其部下的家眷做文章,希望曹操安心和自己對抗,享受人生剩余的好時光。

    劉俊期待和曹操最終一戰。

    當然了,劉俊也提醒了曹操一句話。

    千萬別學袁術那樣作死。

    曹操直接就將劉俊的書信給燒了,心中一陣麻麻批。

    曹操要是混成袁術那樣的話,早就應該找塊豆腐撞死了。

    一大幫文武看著曹操將書信給燒了,他們都無不的羞愧。

    曹操這是在提醒他們。

    “主公,劉俊此舉包藏禍心,試圖亂我軍心。但我軍上下團結一致,絕對不會讓他的奸計得逞。”

    程昱率先出來表了個態。

    這個老匹夫是少數幾個家眷沒有落入劉軍之手的人。

    不少人都對程昱嗤之以鼻。

    老狐狸的家人都在壽春,自然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現在這個架勢,眾人也不得不向曹操表達了忠心。

    忠心不忠心,曹操是看得出來的。

    呂布起來說道︰“曹公,劉俊這個人,其德行還算可以。他既然說了不會為難,那就一定不會那麼做。我等可以放心。”

    呂布雖然是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將,他卻也知道一點。

    劉俊所圖之大,不是他呂布可比擬的。

    甚至乎,呂布覺得劉俊要是擊敗了曹操的話,接下來甚至會是稱帝也不一定。

    所以劉俊在這個節骨眼上,要的絕對是一個好名聲。

    “奉先所言甚是。我軍尚有精兵數萬。佔據淮南富庶之地。劉俊新佔豫州,短時間內無法對我軍發動進攻。諸位各司其職,養精蓄銳,以備萬全。”

    曹操現在還能說啥,他也知道呂布唯一的一個兒子落在了劉俊的手中。

    現在曹軍之中,最可能反水的就是呂布了。

    曹操必須要安撫好呂布。

    曹操現在只有淮南,再也沒有退路。

    曹軍也拼盡全力增加防御。

    不過天下人都知道一點,曹操即便是傾盡全力,也沒辦法改變日後被劉俊吞並的事實。

    潁川城,徐庶的母親正在清掃著自己家中的灰塵。

    得益于劉俊的仁政,像徐母這樣孤苦伶仃的人,都可以安穩地活下去。

    官府每天都會安排一些活計給城內活不下的人,讓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換取口糧。

    徐母歷經風雨,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好的官府。

    平時禍害鄉里的世家大族也夾起尾巴做人,那些流氓青皮幾乎都消失了。

    “還是大漢好啊!”徐母感慨不已。

    當然了,徐母也想念自己的兒子徐庶。

    這小子上次送來書信,說是跟了皇叔劉備。

    對于劉備這個皇叔,徐母雖然有點好感,但卻覺得徐庶似乎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當今大將軍劉俊,也是皇叔,而且比起滿口仁義卻一點成績都沒有的劉備,劉俊是實實在在的為大漢做事。

    劉俊來到潁川之後,百姓們的生活都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身為普通百姓的一員,徐母的眼楮自然是雪亮的。

    為劉備效力,還不如為劉俊效力。

    這天下都是劉家的,選主公自然要姓劉,但也要擦亮眼楮啊。

    可惜,兒大不由母。

    徐母也不想為難自己的兒子,只能希望徐庶早一日迷途知返,知道自己的錯誤。

    在這時候,外面的大門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誰啊?”徐母放下了自己的掃帚,親自打開了房門。

    一個儒雅的年輕人拱手站立在門外。

    “伯母好!”諸葛均面帶微笑。

    徐母仔細看了一眼,然後認出是諸葛均,歡喜道︰“原來是元常啊!”

    多年前,諸葛均倒是與徐庶來到潁川拜見過徐母。

    諸葛均收到諸葛亮的書信,讓他去把徐庶的母親帶到洛陽,好生照料。

    諸葛均自然不會推辭。

    徐母將諸葛均邀請進入了房內。

    諸葛均見徐母的生活那麼清苦,心中堅定了要將其帶回洛陽的心思。

    經過諸葛均的一番鬼話,徐母也願意跟隨他前往洛陽。

    並且,徐母還讓諸葛均給徐庶送去書信,把自己在洛陽的事情告訴他。

    諸葛均沒有拒絕,直接答應下來。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也是皇叔》,方便以後閱讀我也是皇叔第856章 孔明建議挖徐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也是皇叔第856章 孔明建議挖徐庶並對我也是皇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