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虛偽。”
藍田不知道什麼時候醒來的。
“你們的話,听的讓我惡心想吐。”
“這天下人誰沒私心,就算你當了皇帝,難道就沒了私心嗎?”
“憑什麼你就能有私心,別人就不能有了?”
藍田靠在柱子上,聲音洪亮,底氣十足。
“說到底,也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你當了皇帝,說什麼自然都對,我成了賊寇,做什麼都是錯。”
藍田開口,打斷了父子二人的談話。
慶皇盯著藍田,微微點頭。
“你說的很好,成王敗寇,天下之事兒素來如此。”
慶皇似乎沒了任何興致。
“拖下去,剝皮添草,懸于午門。”
藍田大笑起來。
“你就會只會這個嗎?能嚇唬住誰?”
藍田已經被抓住胳膊遠去。
“秦重八,你老了!不行了!”
“你的惡你能承受得住,可你的後人,承受不住!”
“若不是因為你,太子不會死,我也不至于變成這樣!”
“都是你親手造成!都是你親手造成的!”
藍田狂吼著,但很快也堵住了嘴巴。
這種人,哪怕是死,都不會覺得是自己錯了。
慶皇臉皮抽搐了下,最終還是沒有受到太多影響。
乾清宮的圍剿還沒有結束。
錦衣衛便已經將藍田捉到了燈光明亮之處,直接剝皮。
這是一種無比殘酷的刑罰,因為皮要在活著的時候生生剝下來,裸露的血肉就暴露在太陽底下,痛入靈魂。
慶皇也徹底失去了聊天的興致。
黑夜之下,前方的諸多宮殿,也接連著起了火焰。
戰斗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中午,才安靜了許多。
毛鴻也來到了大殿內。
“稟告陛下,遼王殿下,三大殿都已被奪回,斬殺叛軍難以計數,投降的叛軍暫時收押在奉天殿前,還有近萬叛軍不降,如今已被困死在武樓那。”
武樓。
也就是西華門,武官入殿前待的地方。
東面文樓,右面武樓。
那里也是叛軍打進來時候的道路。
秦風看向了慶皇。
“看來是三哥堵死西華門的路,府庫那邊應當被奪回來了。”
奪回來歸奪回來。
可里面還剩下多少東西。
就很難說了。
慶皇點了點頭。
“投降的暫且收押,不投的一個不留。”
說到這,慶皇忍不住望向了秦風。
畢竟如今秦風才是這些兵馬的最高統帥。
秦風看向了毛鴻。
“就依父皇所說的做。”
毛鴻當即拱手。
“遵命。”
毛鴻也看得明白,慶皇若是下令,根本沒必要詢問秦風的。
在這卻突然詢問秦風一句,就已經傳遞出了許多意思。
“還有一事兒,禮部郎中張嘯,匯集了一百多大臣以及家丁抵抗叛軍,如今正在午門外請求入宮求見。”
慶皇隨之望向了秦風。
“老六你的人。”
張嘯本就是秦風的親衛,後來因功入朝為官。
秦風親衛,在朝廷當官還是有一批的。
有的在朝廷內,有的外放到了地方上。
甚至東宮侍衛里,都有二百多遼人。
反倒是慶皇親軍里,遼人的數量極少,有幾個職位也不高,秦風甚至連名字都不太清楚。
故而用御林軍的時候,倒也沒有刻意用那些遼兵。
不過此戰過後,這些在御林軍中的遼兵,應當都能職位往上提一提了。
秦風點頭。
“應當是想要入宮救駕,只不過應當是被阻攔在午門外了。”
張嘯雖說是文臣之列。
但毫無疑問是能打的。
屬于文武全才那類。
只不過遼地武風過于昌盛,張嘯的武力在遼地算不上頂尖。
可在這京都內,卻也算相當能打的。
再加上皇城館舍內,肯定還有少部分遼人,家丁之類的。
張嘯明顯是匯聚了起來,參與了昨日的戰事。
慶皇略微沉默了下。
“許那張嘯等臣子入乾清宮覲見。”
“是。”
毛鴻這才退了下去。
與此同時,秦風的親衛等也相繼匯報。
“聖上,王爺,曹國公稱已經控制住了整個皇城的東面,東部許多重臣府中都遭了兵災,最慘的莫過于呂本呂大人一家,全家上下盡數慘死。”
曹國公自然是李九江。
秦風只是點頭。
慶皇則嘆息一聲。
早先彈劾藍田,毫無疑問是呂本發動,慶皇默許的。
目的只是在于削弱藍田的權勢。
只是沒想到藍田最後竟變得這般激烈。
按慶皇對藍田的理解,必然是下面的人在鼓動,最後讓藍田走上了這條路。
至于呂本一家……
慶皇也說不出來什麼了,大慶上下,毀家紆難的人太多了。
“讓李九江派人將那些死去的大臣,盡數收攏入葬。”
京都內天氣炎熱。
尸體若是不處理的話,很容易引發瘟疫。
也就是說。
皇城內的戰事兒必須早點結束。
然後將宮里的尸體全都運出去掩埋。
甚至還要查清所有人的身份。
就這些亂七八糟善後的事兒。
怕是至少都得忙個五六天的時間。
至于後期的論功行賞,怕更是得延續到半個月後了。
皇城東面西面基本平穩了。
午門也被重新奪了回來。
當消息匯總之後,秦風也松了口氣。
“如今也就宮中武樓還有叛軍,西安門上也依舊被叛軍掌控著,堅決不降,不過拿下是早晚的事兒。”
慶皇點頭。
“派兵過去,堅決不能讓叛軍出了皇城,禍亂京都百姓。”
“兒臣已給三哥增兵了,眼下該排查宮中上下,防止有流散叛軍仍舊在宮中藏匿。”
“讓毛鴻去做即可。”
“那預計今日傍晚,皇宮內便能安穩下來,需要從城外調集一些食物入宮。”
“你有調兵之權,自行處理即可,這點事兒不必再問咱。”
說到這,慶皇也略微沉默了下。
“等到了下午後宮清理完畢,讓東宮的,你們幾個兄弟家的,全都召入宮中。”
戰亂既平。
自然要看看皇家上下,是否有什麼人員損失。
“明日再讓所有在京六品及往上的官員,匯聚在午門外開大朝會。”
慶皇繼續下令。
奉天殿基本毀了。
今後京都開早朝的地方,只能換地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