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今年的冬季,並沒有那麼冷。
妥妥的暖冬。
冷不冷,看白露。
這是大慶流傳了無數年歲的俗語。
指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白露這個節氣。
白露當天雨綿綿,數九寒天雪封山。
今年遼地在白露當天,陽光明媚,冬天相應的就沒那麼冷,妥妥的暖冬。
這句俗話,在絕大部分年歲,都是準確的。
這都是延續了幾百數千年的經驗總結。
廣寧城在大雪之下,歸于寧靜。
唯獨一座座佔地極大的工廠,依舊滾滾不斷的冒著黑煙,讓這里的空氣充斥著一股獨特的味道。
姜平率兵從寧古塔地而歸,吸著廣寧城城內獨特的氣味,不免露出輕松的笑容。
滿臉的風霜,在到了這座城後,便隨之卸下。
無需緊張。
這里就是他們的家。
哪怕在廣闊的大道上睡著,也不必擔心會被凍死在寒天雪地中,總會有人發現你,將你帶到溫暖的地方。
“這股子煤煙的味道,吸多久都吸不夠。”
“到了城內,覺得也比野外暖和了太多,風也小了,有些熱。”
一群遼騎滿臉輕松,快速歸了營地。
姜平則帶領三五騎,直奔遼王府。
他前往寧古塔地,負責安置從北胡帶回來的百姓,如今已然安置完畢,得向王爺復命。
好不容易王爺親政了。
他們這群下屬,自然當更加的好好表現表現。
一路順暢,又出示了入府令牌,驗證無誤後,便在遼王府親衛的引領下,來到了王府大殿最前面的南書房。
姜平忍不住望向那名年輕的遼王府親衛。
模樣相當的稚嫩。
這不免讓姜平心底滿是感慨,他是王爺第一批的遼王府親衛,如今已外放到地方上。
如今遼王府的親衛。
已經換了三批。
“以前沒在王府見過你,新來的?”
“夏天考進來的。”
“大學畢業了?”
“我學習不好,學校提前將我們扔到王爺身邊,今後從軍。”
姜平點頭。
“想要讓遼地更好,光會打打殺殺的確不行,得學會王爺那治理的本事,到了王府當差,可萬萬懈怠不得。”
姜平很嚴厲的囑咐這名後輩。
生怕他們年輕大意,讓王爺出現什麼閃失。
這些年輕的遼人,智慧遠比他們高許多,體魄也更強。
唯獨有個很大的缺點。
就是他們恐怕會遺忘艱難之時,如今容易驕傲大意,瞧不起別人。
甚至。
容易因為自己是個遼人,生在廣寧城,就用鼻孔看人。
在許多年輕遼人看來。
生在廣寧城,長在廣寧城,就有種無與倫比的優越感。
除了京都人之外,沒有人比他們更加優越。
實際上。
京都人也是如此,身上有股傲氣,覺得除了京都之外,哪里都是鄉下來的土包子。
反倒姜平等人還好。
從苦難中過來的,懂得戒驕戒躁。
面對姜平的點頭,年輕的親衛身體站的筆直。
“是!”
姜平點了點頭。
覺得這一代還好點。
遼地那群剛從小學畢業的小崽子們,才是真的難搞。
別看人不大,一個個心眼子賊多,鬼精鬼精的。
而這些小孩子。
還會上更久的學,學習更多的東西。
真不知道學到後面,會不會學出一群妖怪出來。
再回到遼王府的大殿,如今已經多了許多變化。
最顯著的,就是圍繞著大殿四周,用四排房子將大殿拱衛了起來。
其中東面房子內,全是跟王爺相關的,有存放衣物、存放兵器、存放藏品、書籍之類的房屋。
西面的房子內,則有侍衛們值守,休息的地方。
南面這一排。
則多為遼地官員,被王爺征召後,在此休息等候的地方。
當然偶爾也會在此辦公。
南書房,則是最為關鍵的地方。
里面放了不少遼地機密文件。
能在這里休息的,無一不是遼地的核心人物,可以查閱這些文件,以及等待王爺的召見。
姜平進了屋子,里面還有幾個熟人,相繼打了招呼。
“屋子里真熱。”
姜平有點懷念有暖氣的時候,進屋子後,可以將手放在暖氣片上,快速的暖和過來。
那是種相當舒服的感覺。
奈何遼地的發展,實在太快了。
感覺沒出現幾年的東西,如今就徹底被淘汰掉了。
姜平脫掉了厚實的羊絨軍裝。
如今的遼地,士兵的地位極高,遼兵的服飾,也從最開始的大衣,發展到如今的貼身剪裁。
穿著不僅僅保暖,還分外貼合遼人的氣質,甚至還帶著一絲冷酷感。
小心的收好羊絨軍裝,姜平這才與一些同僚們聊著關于寧古塔的事兒。
“寧古塔那地方,並沒有塔。”
姜平跟同僚們隨意說著,雖說是遼地管轄之地。
但卻很少有遼人去那邊。
大多還是往大慶內走。
畢竟寧古塔到廣寧城,南北相距一千五百里。
廣寧城到京都,才兩千里路。
哪怕在秦風治理之下,也很少有人到那邊去。
只不過。
寧古塔寧古塔。
許多遼人覺得,那里可能有一座塔,是佛塔什麼的。
如今姜平卻告知。
那里並沒有塔。
“我也好奇有沒有古塔,還派人專門找過。”
“最後抓到了幾個躲藏在山中的東胡人,這才知道,寧古塔是句東胡話。”
“寧古,是六的意思。”
“寧古塔,就是六個大部落的居住地。”
“這是句東胡話,到了咱們這,就成了寧古塔。”
姜平說完。
南書房的一眾方才恍然大悟。
也有人笑道。
“寧古塔現在沒有塔沒事兒,以後建一座不就行了!”
當然這更多的都是開玩笑。
雖說建一座塔,對如今的遼地來說,真算不上什麼大事兒。
隨便派過去一支小點的施工隊。
基本都能搞定。
只不過,眾人也清楚。
隨著那些北胡歸來的人,開始居住在寧古塔地。
那里。
也將徹底成為王爺治下之土。
說不準哪一天,他們中就會有人,被派遣到寧古塔去治理。
姜平喝了幾口熱茶,又跟同僚們聊了一會兒,房門便被打開,走來一名年輕的親兵。
“姜平將軍,王爺宣你過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