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薯條,甦聯英雄

第4章 不能胡亂分割戰區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訓練失敗的科學家 本章︰第4章 不能胡亂分割戰區

    “狗哨”帶來的第一個幫助就是,讓參謀部對于西方面軍戰前軍力部署,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而與之一並而來的,還有“圖司機”幾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當然考慮到,“狗哨”與“圖司機”一樣,與其原型人物的關系,更接近同分異構體,所以這一表情更多的是對薯條君做的。

    因為之前,薯條君簡單粗暴的南北戰區劃分,把作為西方面軍精銳的第10集團軍,分成了大小不均的兩塊。

    這讓“圖司機”等人,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中,挪移足夠的力量,以挽救糟糕局勢,制造了巨大困難。

    當然對此薯條君是不認的。

    因為遠比薯條君,更適合當指揮官的“圖司機”等人,面對當前糟糕的局面,給出的做優解是一種“壯士斷腕”式的操作。

    即放棄北線格羅德諾地區,與南線布列斯特地區的一干守軍,集結第10集團軍主力,抓住德軍合圍前的空隙,向東南突圍。

    這一操作即可以直接威脅德國人至關重要的鐵路線(布列斯特明斯克),還能為西方面軍尋得一塊穩固的隱蔽地(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平斯克之間的林區)。

    十分有利于技術兵器劣勢的西方面軍,堅持防御為明斯克爭取更多時間。

    並且按照“圖司機”的說法,當南線的甦軍完成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轉進行動後。

    薯條君仍然有機會在北線與德軍決一死戰,未嘗不能幫助一部分甦軍,按照歷史中的劇本(走納利博克森林)完成向明斯克的撤退。

    看完參謀們的“冷血”方案,薯條君有點接受不了,哪有開打前,就默認三個集團軍,只有一個有機會跑路的?

    (一些解釋

    1、同分異構體

    由于限定兵人來源于,原型人物的部分精神體,且人均受到主題裝扮影響,因此盡管兵人們,都帶有原型人物的技能記憶等,但他們與原型人物依然有本質區別。

    2、至關重要的鐵路線

    對于二戰中的甦德雙方來說,運輸後勤的大動脈均是鐵路。

    因此德國人的四個裝甲集群在規劃目標時,均重點考慮了奪取鐵路樞紐。

    對于,第4裝甲集群來說是,考納斯陶格夫匹爾斯普斯科夫。

    對于,第3裝甲集群來說是,甦瓦烏基考納斯維爾紐斯明斯克。

    對于,第2裝甲集群來說是,布列斯特扎賓卡普魯察內(鐵路從旁邊穿過)巴拉諾維奇明斯克。

    對于,第1裝甲集群來說是,利沃夫杜布諾羅夫諾基輔。

    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很多東西。

    比如同時出現在第3、第4裝甲集群目標中的考納斯。

    德國人對其極為重視,雖然沒有直接讓裝甲集群沖向這里,但還是將其放在了北方、中央兩個集團軍群的交界位置附近。

    並在開戰的第一時間,由兩個集團軍群側翼的步兵合力將其佔領。

    (歷史中,6月23日上午考納斯就已經淪陷,並因此牽扯了西北方面軍的防御,在第2卷有描述。)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在德軍兩大集群之間,爺爺不疼舅舅不愛的,甦軍第11集團軍,面臨這一重要地點被攻佔的情況,卻只能派出殘缺的步兵第16軍(僅一個師保有一定戰斗力),試圖重奪該城。

    並很快因為西北方面軍開始大退卻,而失敗。

    而與北方兩個方面軍,對考納斯維爾紐斯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第3裝甲集群可以橫沖直撞不同。

    西南方面軍,則因為將注意力放在了利沃夫這一鐵路樞紐,並因此誤判了德軍的攻擊重點(德軍選擇直撲杜布諾),導致了一系列戰略被動。

    當然,德軍這一跳過一段鐵路的行動,也是南方集團軍群,成為戰爭初期推進速度最慢的德軍部隊的原因之一。(也是薯條君數次捅破油罐車,讓德軍指揮官暴跳如雷的原因。)

    3、西方面軍轄區內的眾多林區

    格羅德諾北方的林區,成了第3裝甲集群,在甦軍兩個方面軍之間穿插的,最佳行動掩護。

    明斯克與比亞韋斯托克之間的納利博克森林,成了歷史中,被包圍的西方面軍,苟延殘喘的地方。

    斯盧茨克、巴拉諾維奇、平斯克之間的林區,成了歷史中,西方面軍部分部隊的突圍選擇。

    4、三個跑一個的事實

    歷史中陷于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三個甦聯集團軍,在最後確實只跑了一個,還是那種拼起來算一個的情況。)

    ………………………………

    只是水平確實不足的薯條君,面對9個甦軍高級軍官給出的方案,確實想不出多少改進方案。

    “他娘的,日子不過了,看我微操到每一個地方,我就不信不能逆天改命!”

    不願意放棄一切希望的薯條君,做出了最後的倔強,無視系統再三給出的,不要過度劃分戰區的警告,直接將西方面軍切了個“稀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且,如果不是每個戰區都有甦軍編制的最低限制,外加“狗哨”作為方面軍司令,確實不知道,甦軍每個營,每個連的防御陣地在哪。

    薯條君大概,真的會將這場兩百多萬人參加的大戰役,變成無數個戰地超人熟悉的連級戰斗。

    那麼如此一番操作之後,首先要從哪里下手呢?

    畢竟“莽夫”附體結束後,因為過往系統警告的離奇威力。

    已經對于系統的一切警告都放大三倍觀察的薯條君,也不得不認真思考,系統對于過度劃分戰區的風險提示,主要是指哪個方面。

    並立即意識到,第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就是,不同戰區之間時間線收束時,會造成的互相影響。

    “那麼,豈不是應該從影響最小的地方,開始?”

    所以就決定是你了,第10集團群的南部大塊。

    (一些解釋

    兩百多萬人參加

    德軍145萬,甦軍79萬,加起來224萬人。)

    …………………………

    戰地時間6月23日上午7時,在駐扎在扎賓卡附近的機械化第14軍,發起反擊前,薯條君離開了布列斯特第4集團軍戰區。

    進入了當前正在抵擋,德軍步兵攻勢,並且認為成功堵住了德軍主力突進的,第10集團軍南部戰區。

    “那麼,行動吧!”

    薯條君,一股腦從古拉格體系,拉出了一個班的“通信兵”,讓他們和暴風兵小隊一起,帶著如假包換的“方面軍司令部命令”,去找所有能找到的甦軍部隊。

    意圖以最快速度,在這一戰區,建立起一個強而有力的甦軍集群。

    好為實現後續戰略意圖,打下堅實的戰力基礎。

    (一些解釋

    1、成功堵住了德軍主力突進

    巴甫洛夫在失去對于前線情況的掌握後,依據自己的靜態防御陣地,與從前線獲得的最後報告,對德軍的戰略意圖進行了判斷。

    在巴甫洛夫眼里,德軍用少量坦克繞過防線薄弱環節,

    (第3集團軍在格羅德諾地區的部隊,部分面對了德第3裝甲集群的坦克,甦第4集團軍在布列斯特地區的部隊,部分面對了德第2裝甲集群的坦克。)

    正面使用步兵和炮兵發動猛烈進攻。

    (第10集團軍,遭到德軍第4、第9兩個步兵集團軍的輔助攻勢。)

    是為了奪取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兩側河流上的橋頭堡,將主力部隊,送入比亞韋斯特開闊地,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裝甲部隊快速突進的優勢。

    因此,巴甫洛夫要求主力部隊,全力封堵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防線,並讓機械化第6軍,與機械化第14軍前往封堵兩翼的破口。

    這一戰略錯判,導致巴甫洛夫表現的像把西方面軍主力,親自送進德軍的包圍圈一樣。

    但這是我們作為後來者,在知曉的德國人,擦過西方面軍兩翼的坦克部隊,才是德軍主力。

    和德軍巨大的,整個包圍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乃至整個白俄羅斯西部的野心後,才能做出的評價。

    而對于當事人來說,

    前者是巴甫洛夫,只能依靠戰略水平進行的猜測,但卻完全沒有任何信息來源證明。

    後者則是巴甫洛夫,基于自身坦克理論(甦軍對西班牙與甦芬戰爭經驗的錯誤解讀),所無法想象的事情。

    所以巴甫洛夫這一重大錯誤,除去其自身水平實在不夠外,也和西方面軍拉胯的通信組織能力,與甦軍作戰理論在二戰前的落後,分不開關系。

    ps戰略錯判是西部三個方面軍全部犯了的錯誤,只是西方面軍的巴甫洛夫,在錯誤的敵我強度判斷下,梭哈的太狠,所以糟的最重。

    2、方面軍司令命令

    由西方面軍司令“狗哨”親自簽發的命令,怎麼不算西方面軍司令的命令呢?)

    喜歡我,薯條,甦聯英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薯條,甦聯英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薯條,甦聯英雄》,方便以後閱讀我,薯條,甦聯英雄第4章 不能胡亂分割戰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薯條,甦聯英雄第4章 不能胡亂分割戰區並對我,薯條,甦聯英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