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薯條,甦聯英雄

第1章 地獄開局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訓練失敗的科學家 本章︰第1章 地獄開局

    如果說,6月22日晚,收到3號命令的西南方面軍,叫做“優勢在我”。

    那麼同樣需要進行反擊的西方面軍,就完全可以叫做“地獄開局”。

    因為西方面軍除了在戰爭第一天,反應稀爛,上下不知被德國人打的,只能靠一座古老要塞來維持臉面外。

    還需要在大概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突出部之一——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戰線劣勢中,面對“巴巴羅薩”計劃中,最強大的德軍集團——中央集團軍群。

    …………………………

    拋開德軍突襲帶來的巨大優勢,西方面軍的面臨的客觀困難,主要包含戰線劣勢,管轄區劣勢,兵力劣勢。

    其一,戰線劣勢。

    在1939年瓜分波蘭後,主要以河為界的甦德兩國國境線上,產生了比亞韋斯托克和利沃夫兩個突出部。

    兩個突出部被普里皮亞季沼澤分割,因此無論甦德哪一方,都需要在戰略上做出取舍。

    對此後世人,已經明確知道,小胡子在莫斯科和基輔的第一次選擇中(“巴巴羅薩”開始前),選擇了莫斯科。

    而大胡子則依據戰爭經濟學,將寶押在了西烏克蘭。

    這就讓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在甦德雙方最初的戰略博弈中,落入危險境地,並且和利沃夫突出部不同。

    在這里不僅沒有科爾巴阡山脈,替甦聯人分擔壓力,德國人也不需要考慮,如何拉扯自己那些不靠譜的盟友。

    (一些解釋

    甦德雙方戰略重心的變化

    這一點是決定甦德戰爭整體走向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並且其變化在整個甦德戰爭發展過程中極具戲劇性。

    當然,無論後來的變化如何,對于1940年到1941年初的德國人來說,莫斯科是無可爭議的第一選擇。

    因為,彼時的德國,剛剛在不列顛空戰中失敗,“海獅計劃”因此成為一紙空文。

    這從政治、經濟雙重角度逼迫德國必須轉頭向東,去獲取小胡子鼓吹的“生存空間”,並讓全世界擺脫布爾什維克主義。

    但面對體量龐大的甦聯,即使是當時最為樂觀的德軍高層,也必須承認,他們必須用一場真正的速勝,才能獲得勝利。

    為此“巴巴羅薩計劃”最重要的假設就是,當德軍殲滅甦軍部署在甦聯邊境到第聶伯河一線的主力時,大胡子的政權就將崩潰。

    而為了實現這一假設,小胡子宣稱

    裝甲部隊應果敢作戰,楔入敵深遠縱深,殲滅部署在甦聯西部的甦軍主力,阻止其有作戰能力的部隊撤至甦聯縱深地區。

    然後應以快速追擊到達這樣一條戰線從該戰線後方起飛的甦聯空軍,將不再能攻擊德國本土。

    因此,瞄準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應做到盡可能的強大。

    雖然小胡子在最初的野心中,也明確的指出了,這支瞄準莫斯科的強大力量,最後是否要攻擊莫斯科,還是要看邊境地區甦軍的損失情況。

    但這一論斷,毫無疑問的,直接將所有東線德軍的,第一目標指向了莫斯科。

    對此德國陸軍,從總司令到總參謀長,乃至東線各支部隊的司令官,這些主要信奉克勞塞維茨戰略理論的軍官們,都深信不疑。

    為此,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裝甲集群指揮官——海因茨•古德里安和赫爾曼•霍特,還因為相互比拼誰能先沖向莫斯科,而給中央集團群的推進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

    其二,管轄區劣勢。

    在西方面軍南部,同樣由于普里皮亞季沼澤,這一天然地理分界線的存在,甦德雙方的戰區劃分基本一致。

    但在西方面軍北部,並沒有明確地理分界線的地方,讓甦聯人使用了立陶宛與烏克蘭的政治邊境,當做西北方面軍與西方面軍的分界線。

    而德國人卻按照戰略目標不同,將中央集團軍群與北方集團群的分界線,畫在了考納斯與維爾紐斯之間。

    兩條分界線之間大概100公里的距離,給戰爭初期通信拉胯的甦軍,制造了巨大的麻煩。

    在其中進行突破的德軍第3裝甲集群,在西北方面軍視野里看,應當是由西方面軍解決這一點在第二卷第一章,作者解釋過)。

    而在西方面軍視野里看,又應該由西北方面軍解決。

    這種通信不暢導致的管轄權混亂,不僅僅讓第3裝甲集群在最初的進攻里,佔據優勢。

    還讓只能按部就班指揮部隊的,西方面軍司令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對于當面敵人攻擊重點的判斷產生了巨大錯誤。

    將攻擊格羅德諾的德第九集團軍,及其帶來的迫在眉睫的,對邊境地區部隊的包圍危險,當成德軍的主要攻擊方向。

    並因此,將位于縱深的預備隊大部分投入格羅德諾的戰斗中,致使第3裝甲集群的突擊,更加如入無人之境,並最終釀成了明斯克合圍的慘劇。

    (一些解釋

    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的無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雖說,按照唯物史觀,面對地獄開局的客觀困難,與甦軍此刻外強中干本質,西方面軍最終走向悲慘結局,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但在其中,西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的糟糕表現,無疑會被所有歷史學者拿出來大書特書。

    只是拋開,此人確實犯了的重大錯誤,與失職問題。

    巴甫洛夫式指揮員的出現,其實也是此時甦軍經歷陣痛後的必然結果。

    即面對大規模擴軍(1939年1941年規模擴大一倍)與大清洗導致的軍官“損失”(4萬7名軍官強制退伍、3千名軍官被鎮壓),制造的巨大指揮員缺口。

    大量的未經充足訓練的,或者說缺乏足夠能力的軍官,被火速提拔。

    巴甫洛夫不過是其中最為致命的一個。

    當然,考慮到與巴甫洛夫一樣,是甦軍最早的兩個坦克團之一的朱可夫,在經歷這樣的提拔之後,同樣能發光發熱。

    我們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戰爭讓庸才走開。)

    ……………………

    其三,兵力劣勢。

    經常有一些人,出于各種原因,鼓吹德軍是因為西線拉扯,才被甦軍擊敗,並選擇性忽視東線德軍損失數,佔據了二戰德軍總損失數的接近8成。

    甚至隨著時間發展,這一看法,還有從1944年1945年,蔓延到1941年的趨勢。

    言稱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未能成功是因為德國人,在英國牽制下,沒有集中主要力量于東線。

    對此,作者只能說四個字——胡說八道。

    確實,在1941年時,因為小胡子及其參謀人員的過分自信,德國並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經濟,並最大限度的動員兵力。

    但其在東線的投入,毫無疑問佔據了當時德軍武裝力量的幾乎全部實力。

    根據聯邦德國的《德意志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官方史料給出的數據,當時德國擁有的101novel.com4個野戰師,380萬人中的,144個野戰師與大量加強部隊(3101novel.com萬6千人)部署在東線,佔德國陸軍總兵力的86。

    而在這些一線部隊身後,還有約100萬人的後備軍。

    此外,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也集結了約79萬的陸軍兵力。

    盡管可能有人覺得將這些戰斗力算入,德軍在東線的投入可能並不合適。

    但考慮到其實際牽制的甦軍部隊,合計有70多萬人,將他們排除在甦德力量對比之外,並不合適。

    而與這些部隊對抗的西部邊境甦軍,約有253萬人,並且其中有30萬人是剛剛入伍,缺乏訓練的新兵。

    所以哪怕不考慮,此時甦德雙方巨大的士兵素質差距,甦軍在整體兵力上也毫無爭議的處于劣勢。

    而這一情況如果具體到西方面軍,將更為糟糕。

    因為即使將屬于西北方面軍的第11集團軍,算入西方面軍中,西方面軍的兵力也只有當面德軍的不到一半。

    甚至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因為如果將視角縮小到,正面抵擋德軍兩大裝甲集群的甦軍部隊。

    我們就會發現,擋在第3裝甲集群,第一梯隊10個師,26萬5千人面前的甦軍部隊,只有第11集團軍的三個師,3萬余人。

    而擋在第2裝甲集群,46萬德軍部隊面前的,甦軍第4集團軍只有7萬余人,其中布置在古德里安突擊路線上的部隊,同樣只有3個師,2萬多人。

    在如此兵力劣勢下,即使不考慮,西方面軍甚至沒有在坦克與飛機數量上獲得優勢的情況。

    西方面軍想要擋住,德國人蓄謀已久的攻擊,大概也只有使用“~”鍵,召喚控制台才能做到了。

    (一些解釋

    1、東線損失佔據了二戰德軍總損失數的接近8成

    數據來自,奧菲爾曼斯的著作《deutsche 》(《德意志武裝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該書指出,東線德軍戰場死亡數佔到了二戰德軍戰場總死亡數的786。

    而該書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防衛軍軍事歷史研究所,歷史學家領頭人ilhel deist欽點的,與德國官史(《德意志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互相關聯的研究項目,有官方的資金支持,事後收錄于軍事歷史文獻集,是真正意義上的官方研究。

    具有權威性。

    2、3101novel.com萬6千人的德軍兵力

    該數字並不包括武裝黨衛軍,與北極戰線的部隊。

    而如果加上這些,德軍在東線投入的總兵力將達到342萬人,佔其總兵力的87。

    因為,部署在其他戰線,包括西線,非洲,中東,巴爾干等地區的德國陸軍,一共也只有50萬人。

    3、德國陸軍後備軍

    包括軍區司令部,行政,經濟機構,本土警衛隊,預備隊,入伍新兵,見習部隊,軍校人員,一級、二級後備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其主要任務是訓練部隊,培訓干部,並為前線補充兵力,裝備與物資。

    其中的訓練單位在甦德戰爭初期,可以為每個東線德國野戰師,約6000人的補充兵源。

    雖然這一數字,在考慮德軍3:1的後方一線兵力比後,可以直接給一線的兵力並不多。

    但仍然讓德國陸軍認為,其足以彌補甦德戰爭的損失,並根本沒有打算進行更廣泛的動員。

    ps,戰前德國後備軍總數約1101novel.com萬人,其中100萬被投入東線。

    4、僕從國牽制的甦軍

    包括南方面軍第9集團軍大部(羅馬尼亞對面),西南方面軍第12集團軍(匈牙利對面),西北方面軍第14、第7、第23集團軍(芬蘭對面)。

    5、甦軍的253萬人

    包括了防空部隊,後備訓練部隊,邊防軍,內衛部隊。

    而如果將其中的防空部隊與後備訓練部隊,這些被德國人統計在空軍和後備軍中的部隊去掉,在西部國境與德軍對抗的甦軍部隊,將只有其面對德軍數量的一半。

    6、西方面軍技術裝備的數量

    面對德軍大力集中後,擁有15萬門火炮,1611架飛機,2156輛坦克的中央集團軍群。

    西方面軍,大概是唯一在數量上優勢不大的甦聯邊境方面軍,其只擁有1萬門火炮,1825架飛機與2900輛坦克。

    而這一數字,如果考慮了作者,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的,甦軍炮兵,裝甲兵,空軍面臨的諸多問題後。

    西方面軍在裝備方面的劣勢,其實比兵力劣勢還要糟糕。)

    喜歡我,薯條,甦聯英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薯條,甦聯英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薯條,甦聯英雄》,方便以後閱讀我,薯條,甦聯英雄第1章 地獄開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薯條,甦聯英雄第1章 地獄開局並對我,薯條,甦聯英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