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平一頭黑線,做夢都沒想到李恨水竟然通過視頻通話方式查崗。
那麼多鄉干部都在外吃吃喝喝,怎麼偏偏就查他?
真特麼的倒霉!
劉延平慌忙說“李書記,我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來了,所以提前離崗陪他。”
劉延平睜眼說瞎話,李恨水很是氣憤,質問道“張總是你同學嗎?我這就讓縣紀委調查!”
劉延平哪敢再撒謊?連忙承認“李書記,我錯了,張總是我朋友,不是同學。”
李恨水問“張總是哪家公司負責人?”
劉延平這次學乖了,說“張總是龍騰水利水電安裝公司老總張道發。”
李恨水將手機還給何小平。
何小平在電話中對劉延平發火“上班時間,你提前離崗在飯店打麻將,違反工作紀律,必須向鄉黨委做深刻檢討!”
李恨水問鄉長張宏生“張鄉長,鄉政府財務是一支筆審批嗎?”
張宏生說“是的,一支筆審批。我們制定了嚴格的財務報銷規定。”
李恨水點點頭,說“現在去財務室看看。”
張宏生有些慌張,問“李書記,具體看什麼?”
李恨水說“隨便看看。”
張宏生說“財務室會計不一定在單位。”
李恨水冷聲問“是不是也下鄉了?”
剛才李恨水現場視頻連線劉延平,不按常理出牌,張宏生心虛,說“就算不在,也可以讓她過來。她就住在附近。
李書記,會計孩子還在哺乳期,有時候不在,是回家給孩子喂奶。”
李恨水說“按照規定,哺乳期婦女給孩子喂奶,可以遲到或早退。”
李恨水跟著張宏生等人去了財務室。
女會計在崗。
李恨水和顏悅色地說“我就隨便看看近幾年的會計原始憑證。”
女會計有些慌亂。
張宏生說“李書記看什麼,你就找什麼。”
李恨水微笑道“我就隨便看看。對了,鄉政府一年招待費多少錢?比如,近三年的?”
女會計望著張宏生,想說又不敢說。
張宏生說“向李書記如實匯報。”
女會計這才說道“李書記,前年招待費45萬,去年43萬,今年前十個月31萬。”
李恨水問“招待費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女會計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鄉政府食堂接待,飯店接待,送給上級有關部門的禮品、土特產等。”
李恨水問“將財務報表給我看看。”
女會計找出報表。
李恨水注意到了工程項目款結算,近三年每年都在千萬元以上。
李恨水問張宏生“鄉里財政收入有多少?”
張宏生答道“李書記,大同鄉是窮鄉,沒有什麼像樣的企業,財政收入主要靠上級轉移支付。
這些工程項目,都是上級資金。鄉里日常運轉都有很大的缺口,哪有錢搞建設?”
李恨水冷聲問“沒錢搞建設,一年招待費還有四五十萬?”
張宏生哭喪著臉說“李書記,我來大同鄉後,想方設法削減招待費支出,今年招待費不會超過40萬,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
上級各類檢查多,每天都有幾撥人檢查,又不能不接待。
逢年過節,還要給重要縣直單位表示表示,送些土特產什麼的,都需要花錢。沒辦法,各鄉鎮、每年都這麼做。
李書記,我們現在招待費與前些年相比,已經大幅度減少。大約在七八年前,每年招待費都在百萬元以上。
那時候,每個鄉干部都有在飯店簽字的權力。不管公事、私事,都可以在飯店簽單,最後統統由鄉政府買單。
現在,我們已經控制很緊,所有接待,由鄉黨政辦統一安排。”
李恨水說“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壽口縣三十個鄉鎮,每個鄉鎮平均兩三萬人口。
如果撤鄉並鎮,全縣減為十五個鄉鎮左右,可以節省很多支出。
比如,招待費這塊,上級各類檢查很難減少,有的檢查也很有必要。但如果鄉鎮少了,行政開支可以減少很多。
不光是鄉鎮數量可以減少,行政村數量也可以大幅度減少。”
張宏生說“李書記,撤並村和鄉鎮,我深表贊同,有的地方已經做了,不說別的,至少能實實在在減少行政運行成本。”
李恨水正色道“撤並鄉鎮,還要與鄉鎮機構改革結合起來。張鄉長,這些只是我的設想,為了穩定,不要宣傳。否則,我可要拿你是問哦。”
張宏生忙不迭地說“李書記,你放心,不僅我不說,還讓其他同志不說。”
李恨水換了輕松的語調,開玩笑道“張鄉長,你這麼瘦,是不是營養不良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工作重要,身體也很重要。”
張宏生樂呵呵地說“李書記,我就是天生的瘦人。我的飯量很大,很能吃,但就是長不胖。”
李恨水笑道“原來如此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恨水接著翻看會計原始憑證。
憑證太多,他不可能一張張看,重點看工程項目支出等大額開支。
李恨水發現幾張發票是龍騰水利水電安裝公司開的,金額很大,于是問“張鄉長,龍騰水利水電安裝公司主要負責鄉里哪些工程?”
張宏生說“主要有河流治理、高標準農田改造、水利興修等。”
李恨水又問“除了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其他公司中標大同鄉的項目?”
張宏生說“應該沒有了。”
李恨水沒有再問了。
劉延平上班時間就和張道發在飯店里打麻將,如果說工程項目沒有貓膩,鬼才會相信。
但一切要靠證據說話,不能靠個人判斷。
李恨水啟程去雙福村。
何小平和張宏生要陪去雙福村,但被李恨水堅決拒絕了。
雙福村是大同鄉較為偏遠的一個村。
全村一千多人口。
大同鄉兩萬二千人口,卻有二十三個村,平均每個村人口不到一千人。
李恨水認為,完全可以縮減為十個村左右。
要那麼多村干部,除了增加農民負擔,別無用處。
去雙福村的道路,路況很差。
小汽車當做拖拉機在開。
終于到了村部門口。
村干部接到通知,早早在路口迎接。
這個村第一書記是縣農委下派干部楊周。已經來村里一年多時間。
楊周三十歲左右,皮膚黑黝黝的,這不是天生的黑,而是曬黑,看來沒少走村串戶。
“李書記,按照鄉里接待方案,我將你安排在距離村部較近的一戶村民家中。他家條件好,兩層樓房,又干淨——”
李恨水打斷楊周的話“楊書記,鄉里方案被我否決了。具體住哪家,等下走訪村民時再說。
其他村干部該干什麼,就干什麼。你陪我走村串戶就行。”
楊周猶豫片刻,說“行。”
這時候,陳小曼發來信息李書記,我回雙福村老家了。我家在陳家村民組。什麼時候來我家蹲點呀?
喜歡職場風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職場風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