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公司還是厲害,實力還是在的……”
大米汽車。
剛剛結束了大米汽車上市的討論會議,會議通過了大米汽車全員持股計劃,劃分了期權。
然後,雷布斯和李易談起有為公司和力神汽車、燕都汽車集團達成深度合作。
有為公司將為兩家汽車公司技術支持。
同時,有為公司將直接入股力神汽車,雙方合力開發‘問界’汽車!
和燕都汽車集團的合作,則是雙方合作成立新的公司,共同持股‘享界’汽車!
這個合作,全程由有為公司負責技術支持、軟硬件的選擇和使用、甚至是品牌的運營……其他兩家公司,可以說就出部分資金、資質、生產能力等資源就行!
相當于將整個品牌,都交給有為公司,髒活、累活都由有為公司搞定,兩家汽車公司等著拿圖紙造車、開賣就行!
力神汽車和有為公司合作,那是因為在眾多車企中,力神汽車實力並不出眾……哪怕和星海科技合作,拿到星海科技l5天息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甚至是整車的解決方案,也運營不起來!
品牌實力、品牌認可度不行,根本沒人買單。
你用的是星海科技的l5天息無人駕駛解決方案?
我也是!
你用的是星海科技整車解決方案?
巧了,我也是!
我品牌實力更強、品牌認可度更高,消費者願知道我的品牌,知道我的品牌口碑,是品牌……不像力神汽車?是什麼雜牌?
這怎麼比?
怎麼卷?
哪怕是價格低,力神汽車也卷不過!
所以,準備嘗試一下,和有為公司合作的模式。
風險是有的,但和有為公司的這種全新合作模式,風險是可控的!
還有有為公司的品牌賦能!
有大米公司造車取得巨大成功……和有為公司的合作,還是可以期待的。
畢竟,較比大米公司造車、大米公司的品牌……有為公司的實力、品牌認可度,其實更高!
不過,大米汽車造車能取得巨大成功,也是有星海集團、星海宇航……有李易全力支持。
整體來說,大米汽車造車,各方面都不比有為公司差。
和有為公司合作造車,能不能取得成功?
還要打個問號!
但也比力神汽車自己造車、打造一個新的車廂、新的品牌要好太多,可以期待!
至于燕都汽車集團?
這是官方車企中,最早一批做新能源汽車的公司,雖然更多是做低端車型……借助自身的實力和關系,新能源汽車也是大賣,特別是出租車和網約車,隨處可見。
低端品牌、低端車型,利潤不高!
甚至就沒有利潤!
早期各大車企內卷、是有國家高二補貼,隨著補貼退坡……價格也不敢提升……不過,零部件價格各方面成本也是逐年降低的。
也不會虧太多、甚至有微薄的利潤。
反正早期,大家都不可靠賣車來賺錢……而是靠新能源積分!
燕都汽車公司,也想做高端車型、做做高端品牌!
看bba、看大米汽車高端已成……大賺特賺,誰不羨慕?誰不眼紅?
可高端車型、高端品牌不是那麼簡單的!
做出來,也要有人買單才行!
燕都汽車和有為公司之間合作很早就開始了,可以推到兩年前。
所以,有為公司這種合作造車模式推出後,燕都汽車集團是最先響應大車企!
還是官方車企!
從燕都汽車集團,是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就能看出來,這家車企還是有魄力、敢于創新的!
實際情況可能是不做選擇、不去創新……不去做新能源汽車,找新的贏利點,等待燕都汽車集團的就是死路一條!
燕都汽車集團……听名字就知道在燕都。
可大米汽車、大米汽車超級工廠,也是在燕都!
大米汽車也在燕都,在燕都有燕都汽車集團的情況下,拿到的造車資質……你猜燕都汽車集團讓出了多少東西?
現在大米汽車手里可是有百萬訂單!
燕都汽車集團和大米汽車,誰才是燕都的親兒子?
大家心里有數了吧?!
“你覺得這種合作模式如何?”
听雷布斯這樣問,李易知道這家伙是想問有為公司和力神汽車、燕都汽車集團的合作,能不能成功?
雷布斯也不是怕。
畢竟,大米汽車手里握著超100萬訂單,證明大米汽車已成!
而且大米汽車可以中高端,都成了!
根本不慌!
雷布斯和李易談起這件事,只是因為,大米汽車和有為公司有些相似……都搞手機的,也都搞通訊,只不過有為公司實力更強,大米公司是新晉。
兩家公司也是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關心一下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公司!
“成功的可能性比較高!”
李易對有為公司這種合作模式微微點頭。
這種合作和星海科技的魔衣,又有所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星海科技和其他車企的合作模式,更加簡單,就是常規的車企和供應鏈之間的合作。
而有為公司和車企之間的合作,會更加深入。
但也限制了,有為公司這種合作模式不可能和太多車企合作。
李易思索了片刻後,才接著說道“我是認可有為公司的實力和品牌運營能釀成,就看和有為公司合作的車企,配不配合,就怕那些車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一家車企……越是大型車企,內部權力競爭越是亂!
而且,這種合作取得成功後,可能會有實力大的車企覺得我他喵可是老牌車企、能成功全靠我……你有為公司只是搞通訊的、搞手機而已!
這種情況,絕對會出現的。
不用想也知道。
不過,因為李易的出現,有為公司和其他車企的合作,似乎更深入一些。
一來就是入股、或者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合作、共同持股……話語權應該更高,能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反正,有為公司跨界,進入造車領域。
有人看好!
也有人不看好!
整個汽車領域太熱鬧了……每年要倒閉那麼多車企……有為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又怎麼樣呢?
現在國內還有大幾十家車企呢!
卷!
最後新能源汽車公司+傳統車企,也就能剩下那麼十幾家!
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的話……可能最終剩下的車企,或者說混得好的車企只有幾家?
這是必然的!
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喜歡重回高考,暑假從10元賺到2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回高考,暑假從10元賺到2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