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

第1734章 四面包圍的局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是哈密瓜 本章︰第1734章 四面包圍的局勢

    武國朝堂已經開始大動員,三十六州之地也都開始不斷地將糧草物資運往前線。

    而李昭都沒有想到,武國朝堂會在這種時候穩的一批。

    ……

    今年的雪斷斷續續的下著,時而寒冷,時而溫和。

    李昭他們的軍營救助站在大周京師之外,當他們也收到來自武國境內的資源物資時,都是頗為驚訝的。

    他們事後才了解到,原來李道玄和趙飛龍已經將董玄麟和拓跋艷孫的軍隊不斷的往回打。

    兩代軍神都十分有默契,當李昭還有秦淮景他們攻打大周的時候,兩位軍神便牢牢地拖住了西部戰區的所有力量。

    當李昭和秦淮景他們的軍隊打到大周京師附近的時候,李道玄和趙飛龍則開始發力,甚至是發起猛攻,不斷的將兩支軍隊壓迫後退。

    他們也很清楚,董玄麟和拓跋艷孫也是想要回去支援大周京師的。

    因此,李道玄和趙飛龍在某種程度上放松了對他們的追咬,讓他們有序地靠近大周京師。

    如此一來,大周東部區域就完全被武國所掌控。

    這麼做也是為了後期能將大周境內的糧草資源源源不斷地運出進來。

    因為只有當董玄麟和拓跋艷孫他們的軍隊往後撤離的時候,糧草運輸的隊伍才是安全的,才是在武國軍隊的保護當中的。

    哪怕董玄麟和拓跋艷孫也明白這一點,可他們也沒辦法阻止。

    畢竟他們也想支援大周京師啊,若是軍師都已經淪陷了,那麼這個國家也差不多就要滅亡了。

    所以,當武國境內的諸多物資運輸進來的時候,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李昭他們的軍隊收到物資的時候,還是頗為欣喜的,雖然他們的物資也還算充足,但誰都不會嫌棄自己的物資多。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李昭在周國境內的最後一戰。

    而在這段時間,李昭其實很少指揮軍隊打仗。

    因為他一直都在放權,觀察諸多交州學院的學員,看看他們的指揮和潛力到底有沒有不一樣的?

    事實證明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不小的差距,哪怕是同屬軍事學院的學員們,彼此之間的能力也是有極大的差距。

    在這段期間,不少的學員就主動的站了出來,放棄了自己的統帥位置。

    他們坦言,在與這群頂尖的學員們相比,差距實在是有些大,而且戰損比有些高。

    在大局觀上,他們也是要比李昊崆、趙誠、段冠、秦不餓、程良才等人差上許多。

    隨著後續統御人數的不斷增加,這種缺點已經在無形當中被放大了。

    這一點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們表示自己更適合當一個听從命令的人,或者是當一個中層的軍官,負責一部分人。

    人多了就難免顧全不了。

    因此,很多人向李昭申請,不再擔任將軍,他們表示自己有多大能力就當多大的官。

    最終李昭也同意了,因為他也早就看出來了,有些人的能力的確就只能是那樣。

    但是像李昊崆、趙誠、段冠、程良才、秦不餓、柴修文、侯波、高嘉這些人,則是越戰越猛。

    隨著他們統御的人數增多,隨著他們打仗次數的增多,他們也逐步開始展現出自己對戰場的統治力。

    也隨即開始展現出他們自己的個人特色。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到現在為止,這一批最頂尖的學員,普遍統帥的人數都是五千到八千人不等。

    要知道這種進步是十分嚇人的,因為按照正常的經營訓練模式,以及正常的晉升路數,他們要想統御這個人數的軍隊,至少都得三年起步。

    可是現在,他們只花了半年的時間就做到了。

    關鍵是他們統帥這麼多人能做到指揮絲毫不亂,甚至彼此之間還能相互配合,給予敵人重創,這才是最難得的。

    在李昭那種變態的要求之下,他們也能將戰局穩定下來,這足以說明他們的軍事才能是非常厲害的。

    諸多軍事學院的學員們,其實也都很清楚,到最後,能統帥軍隊的一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跟著這群精英混,未必就比自己出頭當將軍要差。

    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戰場偏偏就是最考驗心理承受能力的地方之一。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李昭這邊雖然率軍打仗的將領是越來越少,可指揮的人卻是越來越厲害。

    當大家休整到這一步的時候,準備工作也就差不多了,齊國安和左玉堂所統帥的二十萬大軍,現在也都有了初步的軍隊軍容。

    接下來的一戰至關重要,周國人沒有再輸一次的可能。

    武國若是輸了,也有可能會前功盡棄。

    因此雙方不敢大意。

    大周滅國之戰爆發前夕。

    侯天璣和高世聰的隊伍,則是開始向著西邊轉移,最後駐扎在了大周京師的西方。

    他們現在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大周京師給全部堵死。

    現在的大多都是南北西三面都有人駐軍,唯一剩下的便只有大周京師的東面了。

    但他們都很清楚,也絕對相信李道玄和趙飛龍,相信他們一定會將軍隊壓到大周京師的東面,最後形成四面包圍的局勢。

    正式開戰之前,不管是周國還是武國的士兵,其實壓力都是非常大的。

    因為雙方都想一戰定勝負,狠狠的將對方給摧毀,讓他們沒有再戰的勇氣。

    但他們其實也更清楚,這種想法無疑是異想天開。

    哪怕是徐國安和左玉堂這樣的戰場老將,也只是在心里想一想罷了。

    就算李昭之前沒有面對過這種大場面,可他終歸是一場場戰斗打到了幽國國都,將幽國滅了國,然後又順利的打到了大周京師。

    這樣的人或許不是一個頂尖的帥才,但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將才。

    至少在他們所收集到的信息當中,表明李昭是一個非常謹慎之人。

    更為關鍵的是,李昭的士兵死亡人數是極少的。

    據悉,戰場上的那種犀利火器都是他所創造出來的,此人對新式武器的運用,以及和冷兵器的結合,算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算是開創了新的打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悠閑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方便以後閱讀悠閑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第1734章 四面包圍的局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悠閑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第1734章 四面包圍的局勢並對悠閑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