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從朝堂中得到的消息卻是,這些軍事學院的學員們,都已經在李昭的帶領下開始領軍打仗了。
李道玄和趙飛龍等人在知道這些消息後,心里是又驚又喜。
能得到李昭的認可,說明自家的臭小子的確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他們唯一不爽的,就是這群人太過于膽大包天了。
此事雖然頗為震驚,但在事後,這兩位軍神也率先反應了過來。
他們很清楚朝廷將這個消息告訴給他們,並不只是為了讓他們震驚而已,自然是還有其他的安排的。
畢竟現在的西部戰區戰況,著實有些膠灼。
他們在收到信息之後,很快就盤算出了接下來有可能要發生的局面。
前期,武國的三個邊境線都是以拖延為主,目標就是為了消耗對方。
而在這個期間,他們西部戰區的戰況是最為混亂的。
因為周國的確很著急,多次發起進攻與挑釁,都被李道全和趙飛龍給阻攔了上來。
他們反正就是一個策略,拖,拖到周國人受不了。
如今已經入了冬,在這種情況下作戰,武國方面顯然更加具有優勢。
李道玄這邊,則是已經將周國的軍隊趕出了渝州。
趙靜雲用自己的能力,將周國的軍隊給硬生生的打服了。
現在周國的軍方將領沒有一個人敢因為她是女子而小瞧她,這幾座城都是趙靜雲打下來的,李道玄沒有插手過一次。
當然,這也和李道玄本來就想培養趙靜雲有關。
武國的未來注定是要交給下一代的,在有她坐鎮的情況下,為趙靜雲護道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他們將周國的軍隊趕出了武國的疆域後,都放慢了進攻的腳步。
但周國人卻開始著急起來,他們萬萬沒想到,武國人在將他們趕出去後,就龜縮在天險之內,根本不願意搭理他們。
任憑他們如何叫囂都沒有用,反正武國現在的宗旨就是托。
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周國人主動發起進攻,李道玄依托天險根本不怕,完全耗得起。
但當他們得到李昭滅掉幽國的消息後,這個情況就要有所改變了。
李道玄當即召集趙靜雲、柴洪、唐和等人開會。
“幽國已經滅國,朝堂也派出人手去接管那邊,南部戰區算是解放出來了。”
“接下來就該輪到咱們西部戰區了,幽王殿下在滅掉幽國後,並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繼續向西北前進。”
“若我是幽王,我盡量會從幽國的北部選擇進攻周國的南部,此外,朝堂那邊還說,蒼國現在無暇顧及我們的北部,秦淮景和段文昊已經率軍繞到了周國的北部,若是順利的話,現在就是我們武國從三個方面同時進攻周國。”
當前這種局面,是以前的他們根本不敢想的。
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國家有朝一日會強大到這種地步,可以從三個方面同時包抄周國。
只是他們現在也不清楚幽國那邊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因此他們只能靠猜。
但如果他們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是幽王,那麼他們大概率也會做出和剛才李道玄同樣的選擇。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快速地對周國進行包圍。
如果他們能將周國滅掉,那麼這次國戰也就真正結束了,剩下的蒼國根本翻不起風浪來。
“所以接下來,咱們需要好好商量一下對策,或許接下來該輪到我們進攻了。”
听到李道玄說出這番話來,在座的諸位將軍,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興奮之色。
即便是趙靜雲也不例外。
“大將軍,若是我們主動進攻,將西部戰區這部分的力量全部牽制住,那周國境內的南部和北部,是不是就沒有人防守?”唐和開口問道,瞬間就將局勢分析出來。
周國境內,數得上名號的將軍幾乎全部都在西部戰區。
之前他們是想牽制武國,但現在局勢逆轉了。
武國開始進攻他們周國的南部和北部,而他們的強大戰力現在全部都在這里。
如果周國朝堂要穩住南部和北部,就必須要調遣有能力的將軍去抵抗。
“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發起總攻,將他們的有生力量全部牽扯在這里,不給他們支援南部和北部的機會,讓咱們國家的軍隊,一路橫推進周國腹地!”李道玄以一種強硬的語氣說道。
大家的戰意都變得澎湃起來。
至于宜州那邊,李道玄是根本不用擔心的。
因為他相信趙飛龍的判斷能力,他也相信,當趙飛龍在知道這個情況和消息之後,一定會盡全力拖住拓跋艷孫的軍隊,不讓他們軍隊的人有一個撤離戰場。
當武國境內已經率先作出判斷和準備的時候,周國這邊才收到消息。
以至于周國朝堂無比的震驚。
鎮守渝州的董玄麟以及宜州的拓跋艷孫都很是震驚。
他們在一瞬間就想到了很多種可能,難怪武國的軍隊一直都在拖延,原來他們是將突破口放在了幽國。
周國的絕大多數將士在知道這個消息後,都紛紛怒罵幽國是廢物。
他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一整個國家竟然擋不住幽王的一支軍隊?
這個幽國到底是有多廢物啊?
但他們也知道,即便是如何怒罵都沒有用,因為幽國滅亡已經成了事實。
而現在的問題是,周國三面遭遇夾擊,該如何破局?
之前是他們周國想要進攻,但現在,他們周國需要防守了。
哪怕他們明知道南北兩方沒有大將駐守,遲早會被突破,可他們也只能干著急。
如果朝堂那邊沒有發布調任將軍的軍令,他們是不允許回去支援的。
畢竟這位新皇的疑心可是非常重的。
因此,不管是董玄麟還是拓跋艷孫,心里都非常著急。
如果他們現在就將一部分的將軍調遣去南北兩方,必然是可以防守急促的進攻,再不濟也可以拖延時間。
如果等到朝廷作出決斷再傳來消息,那個時候就已經遲了。
可他們如果私自做出決斷,那麼等待的將會是新皇的無限猜忌,甚至有可能當場剝奪兵權。
就在周國將軍們遲疑不定的時候,不管是李道玄還是趙飛龍,在得到準確的消息後,立即就做出了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