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

第31章 拜帖論道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天衍 本章︰第31章 拜帖論道

    門外的弟子,領命而去。

    而了慧坐在木桌上,甩了甩頭,把思緒甩開。

    雖然很離譜,但在外界已知的情況下,安王府周圍就有五姓七望的老祖們游蕩。

    而且了慧在皇城那會,隱隱約約感知到,安王府的武尊,比在皇宮坐鎮的還多。

    要知道,光是皇宮,就有武王劍嬋,外加御獸門三位祖師。

    加上北門絕雲無淨,整整七位武尊。

    但在安王府,了慧感覺這個數字能翻一倍。

    所以,之前有名氣,現在卻悄無聲息的武尊,了慧默認他們全部住安王府上了。

    “魘魔殿,也是有福了。”

    了慧抖了抖肩膀,走出木屋,低聲輕喃。

    前有賀獰晉升融己,後有少林把情報透露給皇朝。

    ......

    魘魔殿

    此刻,大殿之中,蕭朔抱著劍,想著自己剛剛看過的情報,內心計較起來。

    魘魔殿需要補充一下低階的修行資源了。

    這麼多年來,賀獰在劍南嚴防死守,魘魔殿根本沒什麼機會發展。

    高階的修行資源,在歷任殿主的積攢下,富余不少。

    但基礎的丹藥以及其他用品,不多了。

    所以,蕭朔才有主動出手的想法。

    不過,他也不是傻子,蕭朔了解了一下當今天下之後,果斷打算繼續隱匿。

    起碼得等皇朝征伐外邦之時,才能對白蓮教下手。

    這一次,出乎了了慧的意料。

    他能想到蕭訪冬會忍這麼多年。

    但沒想到,蕭朔身為劍修,居然也這麼能忍。

    要知道,劍修可是一言不合就出手的主。

    “殿主,我們需要行動嗎?”

    這時候,長老站出來說著。

    基礎的丹藥補不上來,弟子很可能脫離魘魔殿。

    魘魔殿在暗中還能收這麼多弟子,靠的就是闊綽。

    現在資源一旦短缺,弟子們被派出去,換下衣服就跑了。

    以前魘魔殿直接追殺到死,但現在,皇朝天下,他們這些長老,出去就死。

    “按兵不動。”

    蕭朔搖頭道。

    “那...弟子逃跑...”

    “我會在殿門留一道致死劍意,能過去,就走。”

    “過不去,就死。”

    “他們就是欺負我佷子太好說話。”

    蕭朔冷冷瞥了眼長老,十分直接。

    蕭朔這話,倒沒說錯,畢竟在蕭訪冬手下,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魘魔殿的位置並不固定,蕭訪冬也不怕離開的弟子泄密。

    “那闢谷丹怎麼辦?”

    “吃飯菜。”

    “可是飯菜...也得出去買啊。”

    “我會在外出的弟子體內,種下七竅劍氣。”

    “一日之內不回大殿,七竅流血致死。”

    “你們的神魂蠱,種入弟子神識,不許他們向外界談論任何有關魘魔殿的事宜。”

    “違者,神魂皆滅,有死無生。”

    “之後,我打算調整一下魘魔殿的規矩。”

    蕭朔有條不紊的下令。

    其余長老聞言,撓了撓頭。

    接著,一股不敢置信,卻又有些驚喜的情緒,在心頭翻涌。

    陡然間,遇到一個味這麼正的魔道中人,長老們還有些不敢置信。

    蕭朔這些手段,那都是北門絕發跡之前,魔門的規矩。

    反而在北門絕之後,連蕭訪冬都受到了影響,更喜歡靠自身實力說話。

    多少年了,多少年沒遇到這種正宗魔頭了?

    “遵命,殿主。”

    長老們彎腰拱手,一副唯命是從的模樣。

    還好這些長老沒有說出自己心中所想,不然蕭朔直接賞他們一劍,讓他們人頭落地了。

    蕭朔並非什麼天生魔性,只不過他殺的魔頭夠多罷了。

    他沒當過魔頭,但殺了很多魔頭。

    對于魔頭,他能不了解?

    加入魔門的弟子,能有什麼好貨,蕭朔下起手,那叫一個干脆。

    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魘魔殿選擇了繼續蟄伏,這是了慧完全沒想到的。

    在了慧看來,蕭朔身為劍修莽夫,應當出手才是。

    但,被世道磋磨過的蕭朔,變得沉穩內斂起來。

    蕭訪冬破血之後,他也會繼續投身武道。

    在當今天下,沒有頂尖,難穩一方。

    此刻的大乾,對于武尊們來說,有一點上古時代的感覺了。

    強者互相較量,比如了慧張塵先後閉關破血,導致強者越來越強。

    強者越強,弱者不跟上步伐,就很可能死。

    所以弱一點的武尊,比如白蓮聖母,更是卷的飛起。

    這就會導致,到了後面,各方都是強者,不夠強的,已經下去見後土了。

    偏偏地脈還一直映照各個時代的強者,那就卷上加卷。

    對于人皇兵主來說,這情況他們可太熟了。

    ......

    時間流逝,很快,來自少林的消息,便被追風巡捕送上了安王的書桌。

    此刻,安王府中,書房內

    李君肅正專心的處理著公務,隨著吐谷混道,還有吐缽道等地,在公子甦的影響下,儒學傳開。

    很快,百姓們融入皇朝,開始為皇朝發展出力,公務,也變得更加繁瑣繁多了起來。

    不僅僅是朝臣們,六扇門捕快們身上的擔子,也陡然加重。

    此刻,安王就游刃有余的,處理著裝備配置,俸祿調整,各地安定,還有其余地方門派如何治理的大小事宜。

    如果說皇帝治理整個皇朝,那麼其中的秩序與刑罰這一部分,則是在安王手里。

    刑部只能抓一抓貪官污吏,外邦奸細,六扇門那是什麼都能抓。

    而在安王旁邊,窮奇正耐心的用自己的小爪子,幫安王研墨。

    白星靈都被窮奇這家伙給氣笑了。

    研墨的功夫,她都敢搶?

    白星靈已經在研究,窮奇炖湯有什麼效果,夠不夠滋補了。

    安王的另一邊,則是一封拜帖。

    這是給寒燈佛廟的拜帖,李君肅這一次,選擇不用謀劃,大方遞帖上門,名義就是論道。

    以往,道佛強者間所謂的論道,為何有些高人回去沒多久便坐化了。

    不是簡單的本心被破,這種情況雖有,但極為稀少。

    以張塵了慧舉例,他們雙方是不可能被對方的學說,影響到本心分毫的。

    武尊,一個個心性比山巒還穩固。

    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會被三言兩語影響到道心崩塌。

    兵主認同人皇的仁善,但不會被影響。

    人皇理解兵主的霸蠻,但不會踏上去。

    武者武者,終歸是武字為首。

    以往的道佛論道,到了最後,還是要用自身的心性與意境,而得到的力量,來一分高下。

    強大的力量,本身就是各自心性和意境的極致演化。

    所以,那些輸了的人,要麼意境稍差,要麼心性稍遜。

    與之相反,真正的論道,是諸子百家時期。

    儒祖道祖見過一面,但理念不同,暢快交流一番後,各自繼續走在屬于自己的道上。

    諸子百家時期,是完美的論道時代。

    不認同彼此的道,不妨礙彼此交流,無法說服對方,那就分開,在自己所求的路上,繼續前行。

    這,便是和而不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方便以後閱讀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第31章 拜帖論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第31章 拜帖論道並對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