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

第603章 這波優勢很大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朝著陽光追夢 本章︰第603章 這波優勢很大

    “我當時的導師跟我說,其實單純地搞學術其實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但做創造性的研究往往需要有非同一般的天賦。”曾福年的聲音有些感慨︰“現在看到你們這些年輕人,我忽然明白了他的心情。”

    “曾老。”陸時羨停下腳步︰“也不能那麼說吧,畢竟所處的時代背景不一樣。”

    “其實我一直很敬佩您,當年您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做出那麼多突破性的成果,而在今天那些成果也發揮出了巨大的價值。”

    曾福年擺擺手︰“那些都不算什麼。你們現在做的才是真正的前沿研究,植物抗病毒遺傳育種,這個東西做好了可能會改變全世界範圍的相關領域研究方向。”

    “小陸。”曾福年突然說道︰“我其實有個想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嘗試把這項技術推廣到其他作物上?我在西北還有些老關系,可以聯系試驗基地。”

    陸時羨的眼楮亮了起來︰“太好了!我們正好需要更多的田間試驗數據,將其推廣到更多品類的農作物上。”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他,畢竟實驗是做不完的。

    因為作物的種類多如繁星,光憑自個實驗室的能力確實捉襟見肘,現在既然已經掌握核心技術,不如把一些不太重要的環節“外包”給其他地方。

    陸時羨覺得這個可以有,便開始和曾福年開始敲定細節。

    臨近結束,就要分別的時候,曾福年有些好奇的問道︰“對了,這個王久隆你是在哪里找的?是個好苗子啊。”

    “我看了,他做的田間實驗數據的質量在整個實驗室也算是名列前茅。”

    “以前怎麼沒有听說過?”

    陸時羨笑了笑,心想你能听說就奇怪了。

    以王久隆的學術簡歷和學歷層次,投華科院的研究所恐怕連第一關都過不了。

    于是把怎麼破格將他招錄進來的過程和他說了一遍。

    曾福年愣了一下,苦笑道︰“看來我們研究所的招考制度還是有可以優化的地方嘛。”

    雖然項目已經算成功了,但距離結束還差得遠。

    作為掛靠在國家科技部下面的國家級重點項目,陸時羨還需要進行一場正式的結題匯報。

    同樣作為科技部、燕京大學和南江省的共建單位,這個結題匯報,三方也是要共同參與的。

    然而,當這個申請的匯報文件傳到黎平安那里時,就算他作為高級領導見識不凡,也被驚的咋舌不已。

    要知道,距離他參加實驗室掛牌的剪彩儀式,這可才過去不到三年啊!

    那進行項目研究的時間就更少了。

    依稀還記得,幾次年關的時候他還關心過項目的進展情況。

    當時還沒傳出來什麼消息,現在你跟我說項目已經要完成了?

    不說這邊科技部的反應,很快听聞消息的燕大和南江省也都差不多。

    作為燕大掌舵人,品昊自然是有知情權的。

    此時,他確實是淡定不下來了。

    這個項目可以說是近幾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重大的國家級項目了,由不得他不重視。

    于是,在迅速敲定下,一場定在燕京科技部的結題驗收會議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張羅。

    由于省部共建遺傳育種與病理實驗室的特殊性質,驗收組專家組的成員原則上應來自共建單位華科院、燕京大學以及南江大學。

    但最後科技部在擬定成員的時候犯了難。

    沒辦法,陸時羨的項目組就有六位院士,幾乎把相關領域的專家一網打盡了。

    如果繼續框定在這個規定上,很有可能出現評審專家還不如人家專業的情況。

    這就很尷尬了。

    黎平安只好特事特辦,放開了這個限制,從全國範圍內來尋找專家。

    還好,陸時羨當初給他的名單提供了思路,有他出面,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10月24日,星期六。

    國家科技部報告廳內,陸時羨站在講台前,身後的大屏幕上顯示著"植物細胞抗病毒遺傳育種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的課題名稱。

    台下坐著九位國內頂尖專家,都是這次驗收專家組的成員。

    此時,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年輕的科學家身上。

    其中為首的是組長齊周,華科院現任副院長,華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發育生物學家,長期從事生殖、遺傳、發育、及干細胞等研究與轉化工作。

    副組長陳業華,水木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華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遺傳生物學家,長期從事植物器官形態和大小變異的遺傳和進化機制的研究。

    除此之外,其余人員也均為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

    而且細算起來,巧合的是專家組成員有四位科學院院士,兩位工程院院士,加起來也有六位院士。

    不過,陸時羨絲毫不慌。

    6v6的陣容雖然被抵消了,但如果再加上他這個諾獎得主,只能說這波優勢很大。

    “各位專家。”陸時羨的聲音沉穩有力︰“經過近三年的研究,我們實驗室在植物抗病毒育種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他點擊遙控器,大屏幕上出現了一組數據圖表︰“首先,我們通過大量的相關實驗,建立了以司南模型為基礎的數據庫,它的作用是編織了一張能夠幫我找到通往終點鑰匙的大網,並且這張網並非只能使用一次。”

    “其次我們成功解析了nbhsp90蛋白在溫度波動下的構象變化機制。通過精細化的調控溫控系統,我們首次捕捉到了蛋白質構象重排的實時過程。”

    “最後我們通過基因編輯手段,改良了水稻新品種繁縷1號,並且成功完成了田間實驗,實地驗證了我們的研究成果。”

    這是非常簡要的總結,但字眼卻是極其驚人的,引起台下陣陣低語。

    如果不是為了不影響陸時羨的講述,恐怕台下已經成了討論交流大會。

    一位白發蒼蒼的專家帶著驚訝,舉手提問︰“陸教授,你們這項發現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這個人陸時羨沒見過,于是下意識瞄了一眼席卡,頓時驚訝不已。

    居然是他?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方便以後閱讀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第603章 這波優勢很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第603章 這波優勢很大並對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