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

第462章 學術新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朝著陽光追夢 本章︰第462章 學術新星

    最後,也當然無愧于它王炸的效果。

    來自《science》的這篇封面文章一出世,立刻引發了廣泛關注。

    不說是扔下了一顆核彈,起碼也相當于是一顆深水炸彈,將許多正潛心研究的學術工作者炸了出來。

    刨除耶魯大學的通稿,社交媒體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對這個成果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來自吉利國劍橋大學的生物學家卡爾瑪?馮諾這樣評論道“超越了哈佛和it,耶魯大學團隊在基因工程領域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他們此次的研究成果給世界最大的貢獻是在三代測序技術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工具。”

    這話在某種方面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毛病,但作為吉利國的學府如此調侃米國的三所高校,未免沒有拱火的意味。

    來自高麗國首爾大學的甦修聞教授也跳出來秀了一波存在感“我想新西蘭大學一定會感謝曼倫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這樣以後就不用忙著手忙腳亂撤稿了。另外我注意到團隊排在首位的第一作者 shixian,雖然之前沒有听說過,但看起來似乎是我們高麗國的年輕學者。”

    若是說起拱火,這位甦教授可能是本能天賦發動,更尤有甚之。只不過他在國際上並無太大的知名度,說出來的話得不到太大的回響,評論的大多都是本國的一些擁躉。

    當然,就連陸時羨也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為他們背書。

    也沒有太過夸張,諾獎得主奧利弗?史密斯的評價非常中肯。

    “根據耶魯大學的論文成果,我們之前在三代測序技術的應用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毫無疑問,它是一艘新的能夠承載我們在基因編輯道路上走的更遠的船舶。而我們之前已經囿于原地太久了,這是我近年來看到除了基因剪刀之外,為數不多能稱之為進步的成果,讓我們感謝提出這個創想的研究者。”

    史密斯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最讓人銘記的時刻之一大概是讓期刊評稿人親自上刊進行道歉。

    除此之外,他也因為為基因“瞄準鏡”“基因靶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從而獲得101novel.com07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

    他的獲獎理由是在涉及胚胎干細胞和哺乳動物dna重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發現。

    史密斯其實說的一針見血,實事求是的說,一個好的普適性研究工具大多數時候其實要比一個好的研究成果更為難得。

    因為他自己就深有體會,于是自己發明了基因剔除技術。

    過去獲得這位大牛如此稱贊的還是前不久“基因剪刀”的出世,他也曾發文稱贊其是劃時代的諾獎級別的成果。

    當然,陸時羨他們的成果還夠不上crisprcas9的層次,只不過是因為同處一個研究領域,這也解釋了一位諾獎得主為何會這麼關注他們的成果,並且親自下場。

    不過,諾獎級別的成果也不是年年都有的。在大家都沒什麼產出的情況下,也只能“矮子里面拔將軍”,評選出當年最有突破性的成果。而現在登上《science》封面的耶魯,毫無疑問會很有機會。

    而在論文第一作者一眾名字里面,作為順位第一的陸時羨自然也受到了不少的關注。

    無他,這就代表著貢獻度。

    除了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一般都是核心人物或者說關鍵人物才能署名在這個位置。

    如果之前陸時羨還能自稱籍籍無名,但他擁有三篇《cell》,甚至首篇也是封面論文,無論如何他的名字已經在生物圈或是整個科研圈流傳。

    再經過這次《science》的封面論文,說起來他也是手握四篇頂刊論文的大手子了,唯一的遺憾可能是沒有什麼獎項,也沒有親身參與過什麼上檔次的學術會議。

    一次兩次或者說三次可以說是運氣所致,但第四次總會讓人印象深刻,好奇心起。

    這一點,在不少人看見他在科學引文索引網站(sci)留下的信息後,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傳播。

    頂級期刊總是擁有這樣的魅力,只是不到半天的功夫,全球範圍內的重大成果就從大洋彼岸擴散到世界各地。

    華國各大媒體科技新聞頻道再次對陸時羨進行了報道。

    “【震驚!學術新星陸時羨又發頂刊已經第四篇!】”

    “9月28日,出生在華國金陵的學術新星陸時羨首發science,這已經是他的第四篇頂刊,就在去年,陸時羨曾因在植物與病原體協同進化機制方向的研究,在數月內連發三篇cell。”

    “據了解,到目前他年僅二十四歲。”

    盡管並沒有太引起國內大眾的關注,但起碼在圈子里還是一筆不小的談資。

    燕大。

    徐志鴻院士的辦公室里,一個年齡比他稍小的老者拿著一本嶄新的期刊不時露出意外之色。

    “這小子怎麼回事?我還以為這次去耶魯,他會消停不少。沒想到這才過多久,就又弄出點動靜出來,真是離譜啊!”

    “不過,這麼好的成果他怎麼不在國內拿出來,這次又白白便宜了耶魯,我實在不能接受啊!”

    徐志鴻也在瀏覽桌上打印出來的期刊內容,听到他的話搖頭失笑道“老馬,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老樣子看不開啊。”

    “小陸要是在國內,你認為他能發的出來這種級別的文章嗎?”

    老馬本想倔強的說一句怎麼不能,但話到嘴角卻變成了“要不咱們燕大也弄幾台三代測序儀玩玩?”

    許志鴻听完,點點頭又搖搖頭。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都不在這個位置了,你現在跟我說也沒啥用。”

    “而且實話說,你這個提議雖然不錯,但暫且在國內還不具備成熟的條件。”

    這話自然說的馬玉恆失語,不過他也很清楚問題的答案。

    在國內?

    能發就見鬼了。

    因為現在壓根就沒有三代測序儀這玩意。

    目前能夠完全吃透二代測序技術的都不算太多,才剛剛出現的三代測序儀,就連國外都還在觀望的狀態。

    更深一步想,是否能夠通過立項也是兩說。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方便以後閱讀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第462章 學術新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第462章 學術新星並對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