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季漢風流

第二百七十一章•比箭劉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鋒武 本章︰第二百七十一章•比箭劉琮

    三國之季漢風流!

    不知不覺中,他信手調正的琴弦,雙手輕輕地在弦上撥動起來。[燃文書庫][][774][buy][]()蔡邕的《秋思》是有心的學子必修之曲,模模糊糊地,劉銘感覺自己還記得在北海求學時,看過練過的譜子大概。一時想不起來的,就隨意彈去,雖然曲不對譜,一顆煩亂的心卻隨著琴聲慢慢停止了躁動。

    他想起了自己在年幼時,跟姬野、張婉兒在平原共同渡過的美好時光,曲聲明快歡暢。想起跟老爹老簡和二叔三叔在圍追堵截中患難與共,曲聲又變得慷慨激揚。待想起曹操的屠城,自己在費縣跟高順一起廝殺時殺過的曹兵,一股郁郁之氣又從指尖流出,帶著琴聲也鏗鏘起來……

    轉眼,一曲《秋思》已近結尾,瑟瑟秋風夾雜著鼓角聲鳴穿窗而出,令整個院落都顯得蕭瑟起來,無數片秋葉從天空飄落,一時繽紛如雨。

    “好一首《秋思》!”有人在窗外輕輕地鼓起了掌。劉銘一愣,曲意便再不能順暢,手指快速從琴弦上滑過,“轟”地一下,琴聲嘎然而止。

    “劉公子,我家大公子和陸公子回來了!”門外,劉府僕人的通報聲隨之響起,剛好接上琴聲的裊裊余韻。

    “啊,噢,快請!”劉銘楞了楞,有分覺得可笑,一邊回答著一邊沒想到自己彈琴彈了這麼久,更沒想到的是此地禮儀這麼繁雜,主人家進客人的房間,還要經過僕人通稟。

    “走,進去,譽之大哥是灑脫之人,咱就別跟他講這俗禮!”陸遜的聲音恰到好處地響起來,替劉銘化解了眼前的尷尬。隨著爽朗的笑聲,劉琦、陸遜先後走進屋子。

    “劉兄拂得好琴,整個院子都沉醉在無邊秋意中!”劉琦快走幾步,笑著稱贊。

    “只是在北海里跟著夫子們學過幾天!”劉銘知道自己有何斤兩,謙虛地說道回答。

    “幾天就達到此番境界,像我這苦學數年未窺門徑的,豈不成了木頭腦袋!”劉琦笑著反駁,雖然貴為州牧長子,他倒不像劉銘在洛陽城里見過的一些官吏子弟那般狂傲,反而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謙和之氣。

    “你們兩個若是木頭腦袋,我就成了那頭笨牛。非但不會彈,連听的資質都沒有!”陸遜笑著打趣,他也望著劉銘有分興趣,相處了這麼久,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小主公居然還會這一手。既然有這樣的雅趣,那跟荊州士族打起交道來恐怕就更容易了。

    “伯言難道沒習過琴麼?”劉琦回頭看了一眼陸遜,滿臉驚詫。

    琴、棋、書、畫本就是豪門子弟必修之業,江南的世家子弟把馬當作老虎不會有人見怪,不粗通琴、棋,卻難免被人當作笑柄。北方豪門雖然沒有江南那些傳統世家般講究,也僅僅是在精通程度要求上降了降,除琴、棋、書、畫之外,卻又增加了騎、射二項。陸遜偌大的一支江南陸家,可算是貨真價實的世家子弟,若是一點琴譜都不曾識,則的確可稱得上是豪門子弟中的另類了。

    “自從家父亡故後,我這雙手握兵法書冊和弓箭的時候比握筆時候多得多,哪還有功夫弄琴!”陸遜看了看自己雖然年幼,卻已經開始長出老繭的手,淡淡地道。

    劉琦聞此,趕緊上前躬身賠罪,一邊作揖,一邊解釋“大兄我這是見了伯言心中高興,一時忘形,竟觸了伯言心頭之痛,真是該罰!”

    陸遜還了一禮,輕輕搖頭,“又算得什麼痛處,事實罷了。況且此刻正是國家用人之際,身上有些武藝兵法也容易重振門楣!只要大兄你不嫌我練過騎射的緣故,就覺得我是個粗人敬而遠之就好!”

    “伯言折煞我了,就是伯言練了騎射,也只有是跟譽之兄那樣文武雙全之人,怎是那等俗胚!”劉琦大笑著保證。“實不相瞞,我對彈琴弄墨也不感興趣得很,只是身為荊州牧長子,不得不弄些出來裝點門面。我那二弟雖然總是跟我互相看不順眼,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那東西怡情尚可,真要取功名,還是馬背上來得迅捷。”

    三人相視而笑,諸般尷尬一揭而過。陸遜見劉琦提起其弟,笑著問道“劉琮公子最近如何,還是那般嗜武麼?”

    “豈止是嗜武,簡直就是武痴。才來夏口幾天,他和蔡家我的那個弟妹兩個人便把好端端的一個後花園給平了,硬是開成了一個演武場!”提起自己得弟弟,劉琦連連搖頭。話語里雖然充滿了責備之意,可還是有分無措的疼愛的表情卻不由自主地在臉上流露出來。

    一切話題都是家事,劉銘雖然在一旁插不上話,但也能看出來劉琦和弟弟之間的感情並沒有那麼差。但是想到後來兄弟反目,見了劉琦臉上真摯的表情,心里對此人的好感不覺又多了幾分。

    “天色尚早,不如我們去花園看看二弟,他也對伯言你有些印象!”聊了一會兒家事後,劉琦笑著提議。

    “也好,多年不見了,不知道琮哥看到我這個當時的小孩長高了之後會有什麼反應?”陸遜笑著答應。

    這回見的不是女眷,劉銘自然在被邀之列。三人談談說說,且聊且走,不一會兒來到後花園外。隔著照壁,就听見了里邊的蕭蕭風聲。

    “這就是了,除了他,誰也不好拉弓拉得這麼上癮!”劉琦搖頭,笑嘆。命令僕人不要通稟,徑自帶了兩個朋友闖了進去。

    劉銘急行數步,從劉琦身後向前觀望,只見一個尚未束發的少年正在彎弓射靶,不知道準頭如何,靶子的位置卻放在七十步之外。少年旁邊,是個年齡和自己相仿的妙齡少女,手里不像傳說中大戶人家女子般拿著一柄團扇,而是握了雙鼓錘,正隨時準備為少年擂鼓助威。

    听門口有腳步聲響,正在射箭的少年沒有抬頭,先將手中羽箭放出去,然後看都不看地問道“大哥怎麼有空來了,難道你今天肯跟我比武了麼?”

    “大哥怎麼來了,今天不忙麼?”少女注意到了自家兄長旁邊還有外人,放下鼓錘,上前問候。

    “我得幫爹處理一大堆事,哪有功夫陪你練武。有人來看你了,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劉琦笑了笑,向弟弟和弟妹提醒。

    “有人來看我?”持弓的少年抬起頭,明亮的眼楮流星般在劉、陸二人身上打了個轉,隨即扔下角弓,大笑著跑上前來。

    “是陸家的小子,陸議,你叫陸議來著!多年不見,你小子以前背書的時候就沒讓我爹少拿你當例子教訓我!現在回來,我可要跟你討教討教武藝!”少年一邊施禮,一邊喊道。

    “見過劉琮大兄,見過蔡嫂嫂!”陸遜趕緊上前半步,向正在以平揖相拜的劉琮夫婦還以平揖。

    “他們說有貴客登門,我還驚詫是哪個膽大的貴客,居然敢到這戰端之地來看爹爹,原來是陸家小子。這幫愚蠢的家伙,陸家小子是自家人,又怎能算客!”劉琮年高興地叫道,還帶著些稚嫩的面孔因為過度興奮而變成了粉紅色。

    “現在我已經叫陸遜了,我還帶了個大哥,是你的同族,年齡好像比你大兩歲!”陸遜笑著把劉銘扯過來,介紹。

    劉琮和蔡氏听了,立刻笑著上前問候。劉銘也不至于讓兩個在他眼里的小輩給自己行禮,不動聲色的搶前半步,拱手道“徐州劉譽之見過二公子,見過蔡夫人!”

    劉琮愣了一愣,望著陸遜道”這位大哥就是徐州公子劉譽之?“

    陸遜笑著點了點頭,眼角余光掃到了劉銘,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拍了拍劉琮的肩膀,他笑著將禍水東引“劉二哥想找人討教武藝的話,何不尋一個年齡和自己相仿之人?譽之大哥年紀輕輕,但想必二哥也早已听過他文武雙全的名聲了。別的我不敢說,譽之大哥的箭術我可是親自見過的。更是能擊敗淮南名將紀靈,古之秦舞陽之勇,亦不過如此……”

    “當真?!”劉琦、劉琮、蔡氏三人同聲驚叫,再度打量劉銘,才發現對方雖然穿了一身書生衣冠,腰上別了一把連母雞都殺不起的飾劍,那幅骨架和身高卻絕不是一個書生所有。不由的,三人對陸遜的話信了幾分,目光中也隨即露出些佩服之色來。

    “你們可以問問他自己可有此事!”陸遜微微一笑,趁熱打鐵去推銷自己的新主公。劉銘無奈一笑,解釋道“那是,那是在袁術軍紛紛葬身水底,袁術軍敗局已定。我無意間巡查出刀,沒想到竟然敗了紀靈,想必也是那時候他體力不支了而已。”

    “無意出刀都能刀劈淮南名將,若是有心出刀,豈不是整個揚州都給你翻過來!”劉琦拍掌贊嘆,臉上充滿了欣賞之意。

    “來人,把我的皮甲給譽之兄拿來!”劉琮高興地大叫。恨不得馬上下場與對方走上幾圈。他自幼習武,天分奇佳,十歲後已窺門徑。如今技藝已經高出同齡少年甚多,平素根本找不到對手。去找荊州軍士或者將軍們比武,那些人又不敢傷了二公子,三招之後便棄械投降。長此以往,劉琮心里難免有了寂寞之意。今天終于有個現成的陪煉送上門來,當然沒有輕易放過之理。

    旁邊伺候的家僕答應一聲,立刻跑下去拿皮甲。劉銘再三推脫不過,只好到樹後將外套解了,掛在樹枝之上。

    演武場外,本來設有專門更衣的房間。劉銘沒在傳統的豪門中生活過,怎知道劉表這種世家的講究。按照跟軍務里那群漢子打架的規矩,轉身到樹後即脫。待把身上身下都變成了短打,才猛然想起來,還有一個千金小姐站在演武場上。

    登時,劉銘的臉色也紅了起來,有些訕訕。那蔡氏卻不著惱,忍著笑意打量劉銘的身材,只見他肩寬背闊,猿臂狼腰,卻又長得身材修長,看起來比穿書生袍時不知道順眼了多少倍。

    “二公子的皮甲,恐怕不合劉公子的身!”劉琮的貼身伴當捧著一身練武時穿的鹿皮軟甲跑來,看了看劉銘的骨架,低聲勸道。

    “那是,我今日唐突了!”劉琮再度打量劉銘,惋惜地嘆。他方才听聞對方曾在離荊州不遠的揚州擊敗名將紀靈,心里未免存了爭勝之心。作為荊州牧劉表的兒子,這麼小的年紀出門打仗,顯然不能被允許。但如果能在拳腳上贏了劉銘一招半式,即意味著自己也能陣斬敵方大將,這種感覺可比被幾百個人夸贊舒坦得多。

    但此刻看清了對方身材,劉琮立刻知道自己在力量上肯定要吃大虧。如果棄拳腳而比試刀劍,一旦有人受傷,陸遜面子上也過不去。正當他猶豫是否還繼續比試的時候,又听陸遜在一旁建議道“何必要比試拳腳呢,這里有現成的靶子,你們二人射一輪箭好了!”

    “甚妙,如此,就請譽之兄賜教!”劉琮一抱拳,大聲道。至此,他對劉銘的輕慢之心盡去,真真正正把此人當成了一個競技對手。

    “不敢,還請二公子指點!”劉銘抱拳回禮,低聲說道。比弓箭也正是合他的本意,如果拳腳上分高下,即便自己有意輸掉,也容易被人看出破綻來。至于弓箭麼,射偏射正還不是舉手之間的事,讓劉琮贏了一回,就當討他爹高興而已。若是劉表當真看不出輸贏,倒也證明劉表的確老邁昏庸了,若是看出來,自然更能賣一個識趣的印象。

    存了這種心思,他到兵器架上挑了一把步弓,慢慢調節弓弦。州牧之子用的東西,自然不可能是次品。雖然沒有他用慣了的那把弓硬,但平穩性和開弓時的舒適感覺比那把弓還要好些。一弓在手,他慌亂的心情立刻平穩,呼吸和腳步都跟著隨即均勻起來。

    “好氣魄!”蔡氏心中暗贊了一聲。剛才蔡氏雖然也感到面前的劉銘淡定從容,但總有分直覺,告訴他眼前這個少年還是一幅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形象。擎弓在手後,居然氣質大變,隱隱的竟有了百戰將軍的味道。這人在少年時能達到如此境界,徐州劉公子之名,絕對名不虛傳,將來的前途又豈可限量?

    想到這,蔡氏的目光悄悄移向長兄和夫君,看見兩人的臉上都浮現了驚詫之色。顯然,哥兩個又為劉銘的表現吃了一驚。

    “譽之兄是客,理應先請!”劉琮也挑了一把弓,調正好弓弦後,正色相邀。

    七十步的靶子自然難不住劉銘這個曾經在北海上下了數年苦功,又經歷過太史慈、黃忠這種絕頂高人指點好手。只見他輕抒雙臂,將弓拉了個全滿。手指一松,羽箭離弦。緊跟著,遠處的靶子“砰”地發出一聲巨響,紅心處,穩穩落了一支雕翎。

    “好!”眾人大聲喝彩,接著便是一通鼓響。劉銘回頭看去,卻是婉兒揮舞著一雙鼓錘,在遠處敲了一曲破陣樂。

    “且待我射來!”劉琮笑著說道。能與此等用箭高手過招,即便輸了他也心甘情願。仔細瞄了瞄,他亦一箭脫手,穩穩地射中了七十步外另一塊靶子的紅心。

    “好!”劉銘帶頭為劉琮喝彩。對方年齡比自己小了將近兩歲,又出身富貴之家,不跟自己一樣從小飽經波折,能在弓箭上有如此造詣,的確令人佩服。劉表偏向于喜歡粗豪一點的劉琮,想來也並非全是因為蔡家的緣故。

    鼓聲響畢,早有家僕跑上去,將兩面靶子扛回。二人的箭都在紅心內,所以此輪只能算作平局。劉琮看了看箭靶,又看了看劉銘,大聲問道“譽之兄可否射得更遠些!”

    “願意一試!”劉銘點點頭,微笑著回答。

    “將靶子放到九十步處!”劉琮大聲命令。

    幾個家僕將箭從靶子上用力拔下來後,快速跑了出去。須臾,箭靶被安置到了九十步外。這回卻是輪到劉琮先射,一箭射出後,偏巧有風吹過。那羽箭不由得歪了歪,射中了距離紅心半寸處。

    即便如此,這麼遠的距離也算精準了。眾人看罷,一齊喝彩。待鼓聲停下來,劉銘亦射出了自己的第二箭,這一箭去勢甚急,準頭卻差了些,落靶後,距離紅心偏了寸許。

    “都未中紅心,又是平局!”沒等家僕將靶子扛回來,劉琮搶先為結果定性。

    “是我輸了!”劉銘將弓放下,低聲承認。他不想贏了此間主人,所以這一箭故意放偏了些。

    “平局,平局,未中紅心,偏多少都一樣!”劉琮卻未盡興,大聲嚷嚷。待仔細看過家僕扛回來的靶子,又笑了笑,追問“譽之兄還可射得再遠乎?”

    沒等劉銘推辭,陸遜再次搶先一步“出賣”了他,“我曾听人說起過,幾月前譽之大哥跟高順將軍守費縣,譽之幾乎在百步之外射中曹仁!”

    “噢?”劉琮意味深長地看了劉銘一眼,仿佛瞬間看透了對方心里所想。

    “哈哈,那是蒙上的。當時敵眾我寡,不得不冒險一試!”劉銘微笑揮手,心里不知道把陸遜這個臭小子罵了多少次。

    “將靶子放到一百二十步處,我與譽之兄重新比過!”劉琮大聲命令。

    家僕快速跑上前,將去了羽箭的靶子立在一百二十步外。這已經貼近演武場牆角了,荊州子弟中,還無人試過如此遠的距離。所有人不再羅嗦,屏住呼吸在一旁觀射。唯恐一口氣喘大了,影響二人的比賽結果。

    仔細端詳了一下靶子,劉琮放下了弓。抬手從頭頂童子冠上摳下一塊拇指大的翡翠,交到了自己哥哥手上,回頭看了看劉銘,大聲說道“這般射沒勁,不如賭個彩頭,你若贏了,這塊翡翠便歸你!”

    “不可,不可!”劉銘連連擺手,無奈道“君子不奪人所好,況且君子射術,又怎能跟賭博小道混為一談?

    劉琮擺擺手,不肯跟他多說。拉滿角弓,搶先一箭射出。那箭疾如流星,“砰”地一聲射在紅心偏下一寸處。箭尾來回亂晃了幾下,就此不動。

    這麼遠的距離,劉銘再想不動聲色地出手相讓,就有些難了。正猶豫著是否故意射一支脫靶子的空箭出去,又听見劉琮大叫道,“譽之兄莫急,我輸了,這塊翡翠歸你。你的彩頭呢,莫非算定自己能贏我不成!”

    “我?”劉銘瞪大了眼楮問。臨來之時,他的包裹藏在了馬鞍後。而此刻坐騎卻被劉家僕人不知道安置到什麼地方去了,想從包裹中掏出一個與劉琮所出那塊翡翠相當的彩頭,身上卻沒有一個值錢物件。

    “不如賭你和伯言腰間那兩把佩劍,如何”劉琮笑了笑,逼問。

    “此劍怎能和二公子的美玉相比!”劉銘猶豫了一下,坦誠地回答。他和陸遜腰間的佩劍全是在路上買來的樣子貨,兩把加在一起不過三百個錢。甭說買劉琮拿出的那塊翡翠,就連童子冠上瓖翡翠那個座子都買不到。

    “此劍價值不在其本身,而是其主。你若輸了,就等于把伯言和自己的兵器輸給了我。今後無論如何也要意思意思,幫我做一件兩件無傷大雅的事吧?”劉琮再次笑了笑,正色解釋。

    聞此言,劉銘知道自己第二輪故意認輸的把戲被劉琮瞧破了,心中暗自佩服眼前少年目光之銳。然而劉銘不知道劉琮的意思到底是什麼,若是這麼早就卷進荊州的繼承人之爭,恐怕絕非好事。進退兩難間,他將眼楮轉向陸遜,希望這個人小鬼大的小子拿個主意,卻看見陸遜正向自己望來,目光中充滿了鼓勵。

    “伯言希望我贏?”劉銘眼楮眯起,心中有了計較。

    “就依二郎所說!”陸遜仿佛看穿了劉銘想什麼般,大聲回答。上前解下自己腰間的佩劍,又將劉銘放在樹後的佩劍撿起來,一並捧到了劉琦手上。

    四下里鴉雀無聲,連天空中的流雲都放慢了腳步。劉銘也不敢再藏私,仔細看了看箭靶位置,把箭搭在了弓弦上。但見彎弓如滿月般張開又迅速回彈,羽箭嗖地一聲飛出。隨即,四下里喝彩聲如雷,蔡氏也不是柔弱女子,雙手舞動,將鼓錘擂了個震天般響。

    “好!”猛然間,一個蒼老的聲音在遠方傳來,壓住場中所有喧囂。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季漢風流》,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季漢風流第二百七十一章•比箭劉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季漢風流第二百七十一章•比箭劉琮並對三國之季漢風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