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見一天的,李家奶奶的氣血還是枯了,人也越來越懶得說話。
李林材把她挪到屋外曬太陽,她也懨懨的。
人就如花兒一樣,人生就如花期,花開花落終有時,生老病死終有歸期。
在一個冬日暖陽的午後,李家奶奶曬著太陽微閉眼楮,就悄無聲息地走了。
走之前沒有交代任何的話語就如睡著一樣。
李林樹發現李家奶奶走,已是過了好一會兒。
這樣的糙漢,那是很粗心的。
“媽,你今天怎麼那麼安靜吶?走,有風了,在這外面有些冷。
我們進屋去吧!”李林材道。
他連著喊了幾聲媽,卻毫無動靜。
他又拉了拉她的衣袖,拍了拍她,這才感覺到了不對,忙大喊了幾聲媽媽,媽媽!
喊到五六聲,他哭了。
這個和自己生命最密切的人就這樣走了。
“兵娃子,在路上了,你怎麼就走了!”
這話一說出來,他早已泣不成聲。
這樣的善意的謊言已經支撐了這個老人家多活了半個月。
如今,她終是撐不住走了。
李林材在門口放了千響的鞭炮, 啪啪地響了好一陣,以示意家里有人過世。
那天晚上,村里的狗兒叫了好久。
先是一只狗兒叫,接著是一群狗兒跟著叫。
狗兒是靈性的東西,也是敏感的動物,听說人走的時候,空氣中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它能感知到,而我們不能。
它們是提前知道了。
當天晚上,李家奶奶的葬禮從簡舉行。
靈堂很快設立起來,那提前幾年準備的柏木棺材放置中間,李家奶奶穿著此前她做好的壽衣和鞋子安靜地躺在里面。
在棺材前,還點上一盞油燈,以佑她平安順遂。
李鎮死去的人做法事都請李正英道士來做法兩天。
第三天就是送人上山入葬。
李正英和李正良是本家兄弟,一個管世間白事,一個管人病痛,懸壺濟世。
這時候,他是這里的主場。
隨著念念有詞的送喪語從他口子念出,李家奶奶的後人要按他的指示在棺材前磕頭。
不過現在李家就只剩下了李林材,卻無其他跪磕的後人。
又要接待客人,又要跪磕,他是顧不上的。
李正英遂叫了自己的孫子替李林材磕頭。
李鎮的人或多或少本姓的人都是沾親帶故的,這其實沒有不妥當。
李鎮的人都來送李家奶奶最後一程,不管和她生前有仇還是生前無仇的。
一過身,世間恩怨一筆消。
這天,小院熱熱鬧鬧擠滿了人。
來則都是客,更是帶著心意來,李林材都迎進家,請進院壩。
前不久,這里是熱熱鬧鬧的90歲的壽宴,如今,那撥人又聚在這里熱熱鬧鬧地送她一場。
在宜城有一個風俗,就是喪葬事忌諱100位,奔喪的客人如果正好排到100位,是不吉利的。
李家奶奶的喪宴一開席,李鎮的人陸陸續續都來了,就怕趕上第100位。
遇上了,要麼折財,要麼踫災。
不過遇到了也是有開解之法。
主人家扯六尺長紅布,贈與這一“不幸”的人家,讓其懸于自家門上,以擋災邪並,退還隨禮的禮金,額外給封一個紅包,以表感謝與歉意。
“謝謝,里面請!”李林材站在門口招呼著客人。
眾人隨禮完禮會安慰幾句,或者不多說話,這時候,再多的話也是多余。
李林材披麻戴孝,一身白衣白帽子,懷著沉重的心情頻頻點頭以做回答。
隨禮完的人會因親疏湊一桌,聚在一起擺龍門陣。
平時不怎麼瞧見的人,不怎麼聯系的因這事聚在了一起,難免有久別重逢的喜悅之感,卻沒有更多的悲傷之情。
九十歲的人故去是喜喪。
那奔著來吃這酒席也是討長壽的彩頭。
赴農村的喜宴、壽宴、喪宴更像是赴一場喜慶的聚會,熱鬧而有樂趣。
幾個三姑六婆湊一起聊東家長西家短,東家的媳婦潑辣,西家的兒子沒出息,那村西的老頭又娶了一個外地的寡婦,南邊的寡婦又偷了一個漢子。
聊到興起時,臉上會興奮地泛著紅暈,那布滿皺紋的臉會如花兒一樣展開,爽朗的笑聲一陣陣地傳出來。
這是村民的快樂和生活的樂趣。
年長的漢子則圍在一起打長牌和打麻將,話不多,專心看牌,就怕輸錢,運氣好,今天隨禮的錢能贏回來,有多的還能翻倍賺。
年老的男人則圍在一起抽旱煙喝茶聊天,男人的話題無非就是兒女出息和孝順,哪里的營生好做,能賺到力錢。
村人的娛樂很少,這些人情來往,串家吃酒是主要的娛樂減壓方式。
這樣的宴席一般是從中午吃到晚上。這宴席是一場流水席。
來幫忙的熟人親戚鄰居還會逗留到第二天中午,把事情都做完再走。
臨到中午,宴席開始,先上冷盤,再上炖菜。十人或者八人一桌,有煙有酒,人齊了才開吃。喝酒的人坐一起,總要侃天喝酒,有時候會喝到下午兩三點。
抽煙的人如果運氣,遇到一桌吃飯的人女人孩子多,那這包煙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自放腰包了。
接著是上炒菜,當最後一碟泡菜上桌後,這菜就齊了。
喪宴的菜式不多,多是簡單湊到810個菜就行,宴席得操辦的,最後有剩菜剩湯最好。
如果菜少人多, 杯盤狼藉了,那就顯得主家小氣。
宴席上吃不完的菜,主家會發小袋子,你可以打包回家。
住的近的,可以直接端盤子回家,再還回來。
李家奶奶的宴席剛開始不到一半的時候,門口就走進一個年輕人。
這年輕人徑直走到李家奶奶的棺材前磕完頭就走了,也不多話。
眾人看過來,開始議論紛紛。
李林材追了出去,卻只見那人背影。
“你是不是兵娃兒,是不是啊? 你不要走啊!”李林材喊道。
那人卻不管顧地走了,任他怎麼追也追不上。
李林材追到村口時,他已經上了一輛小轎車揚長而去。
這個年輕人是誰吶?
喜歡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