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經營貸款,利率都不便宜,百分之三以上,都算是低的了。
一千萬的貸款,每個月要還的利息就至少有兩萬五千塊。
而且,銀行貸款還需要有資產抵押。
比如房產、地產或者車子之類的。
這樣就會有風險。
一旦生意做失敗了,銀行貸款還不上了,就會導致資產也會損失。
那個時候,就不是賠點錢的事情了。
而是有可能傾家蕩產。
當然,銀行貸款也有好處。
那就是如果企業正常經營,是不需要擔心貸款還不上的事情的。
只要利潤正常,那點利息也不算什麼。
最重要的是,小公司拿了銀行的貸款,那是負債,而不是股份注資。
盈利了,只要歸還本金利息就好了,老板賺的錢是不會少的。
等到有錢了,徹底歸還貸款,那公司就是純賺錢了。
但是如果換成投資,那就需要給投資者分紅,而且,還是定期分紅。
最重要的是,只要人家不撤資,那就一定要給人家分紅。
當然,也是有好處的。
那就是投資者的實力越強,投資的資金越多,那麼公司就越容易發展起來。
而且,哪怕真的虧本了,虧得也是投資者的錢,自己的本錢雖然也會虧進去,但是沒有負債的情況下,也就是虧一點本錢。
也就是說,接受投資,至少不用擔心每天起床一睜眼就要歸還巨額貸款利息。
普通老板一千萬每個月還兩萬五,似乎不算多。
但是大老板,同樣的例子,貸款一百億,每個月的利息就要兩千五百萬。
換算成日,每天都要歸還八十三萬的利息。
每天睜眼要還的利息就是普通人十年都不一定攢下來的錢。
這種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很多企業都會選擇上市。
上市後,有了更多的資本,自然就可以少用一些貸款了。
而甦楊知道,如果自己不事先約定要享有優先投資權,那麼等阿狸成長起來,杰克馬肯定會選擇那些實力更強大的投資者。
畢竟那個時候的甦楊雖然手上已經有不少錢了,但在整個江省而言,也不算是頂級富豪。
也沒有什麼背景。
只是單純的手上有點小錢錢。
企業越做越大後,肯定是要有一個實力強大的股東做靠山的。
前面的a輪,b輪問題還不算大,到了c輪,那就必須要有靠山了。
不然的話,你什麼時候被人搞死都不清楚。
到了那個時候,杰克馬選擇接受一些有背景的資本注資,在正常不過了。
但是甦楊可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是知道未來阿狸到底有多強的,而且阿狸也是他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起來的。
所以,哪怕要接受更強大的資本進入,他也必須要有投資的權利。
因為甦楊相信,未來他也可以成為比那些所謂的實力強大的投資者更強大的投資者。
後來,的確如同甦楊想的那樣。
同時,哪怕經過多輪融資,他也依舊是阿狸最大的股東。
之後,阿狸上市,甦楊的股份得到了稀釋,但是因為前面多輪融資,他手上的股份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哪怕稀釋了多次,他也依舊是阿狸最大的股東。
這個地位,沒有任何人能夠撼動。
“天吶!馬董,你不會是在開玩笑吧?甦楊真的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在商場上混了?”
“而且,世界那麼大,他居然直接就找上了你,給你注資了一千萬?”
“那可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啊?”
楊蜜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杰克馬。
她總感覺杰克馬說的像是夢幻一般。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而且還是孤兒,居然能手握一千萬的巨款?
他就不怕被搶嗎?
那個時代,就算是個成年生意人,也容易被搶啊。
哪怕甦楊有保鏢保護著,但也是不安全的。
誰知道這些保鏢會不會見錢眼開,選擇背叛他啊。
這種事情看起來,簡直是太瘋狂了。
最重要的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怎麼會有這麼聰明的頭腦?
難不成,甦楊真的是商業天才嗎?
但就算是商業天才,在投資方面有天生的眼光。
但是人家畢竟是幾歲的孩子啊,怎麼可能在談判方面還能像個成年人一般呢?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成年人寄居在一個孩子身上一般,簡直太恐怖了。
“當然是真的,當年我剛見到甦先生的時候,也是不相信一個孩子能有這樣的能耐的。”
“要不是甦先生帶著保鏢,我都要把他趕出去了!”
杰克馬笑著說道。
換成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听到一個幾歲的小孩子說要給自己投資一千萬,都會把對方當成是搗亂的。
但是,事實證明甦楊並不是那種會亂來的小孩。
他是真他娘的有實力啊。
甦楊投資後,杰克馬在運營阿狸的時候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事實上,甦楊前世的杰克馬,同樣不是一帆風順的。
創業是一個充滿未知的過程,尤其是對于一個全新的領域而言。
不過,前世的杰克馬只能參考國外的網站運營方式,無論好的壞的,都只能學習人家。
但是這一世,杰克馬有了甦楊。
雖說杰克馬和甦楊簽署過協議,除非遇到重大決策失誤,甦楊不得隨意插足公司的正常經營決策。
但是,架不住杰克馬遇到的問題太多了,並且,他所謂的問題,甦楊這里只是幾句話就能解決了。
漸漸的,杰克馬意識到,甦楊是真的有東西啊。
之後,他就不斷的從甦楊這里得到了許多超前的理念。
之前那份不允許甦楊參與公司經營決策的協議,也被他重新修改了。
開玩笑,甦楊明顯是個頂級的商業人才。
這種人才不參與公司經營,那豈不是太浪費了?
只不過,就算杰克馬修改了協議,但是甦楊依舊沒有過度參與。
只是在杰克馬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會給出自己的建議。
至于具體操作,他都不會參與。
這也是甦楊做事情的原則。
他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手下的產業是無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