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

第1357章 種一萬畝大蒜是個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花玉石 本章︰第1357章 種一萬畝大蒜是個愁

    秦川愁得使勁抹額頭。

    1987年元月份,雖然冷凍寒天,可三月的春耕,一項一項要緊緊湊湊計劃出來,不敢有絲毫馬虎。

    大坪村的收入比去年翻一番的同時,秦書記管轄的其它村子,收入也要跟著翻一番。

    用未來三十年的人生經驗總結回來,歷時兩個月斟酌,跟科研老師認真溝通,秦川做出決定,高崖 上種過三年棉花的一萬畝沙地,旱澇保收,新的一年里,種一茬大蒜。

    突破一千元收入。

    要能突破一畝千元收入大關,那是了不得的壯舉。

    早揭鍋蓋冒熱氣,饅頭蒸不熟。

    這件事目前來看只有張春知道一點點。

    給春叔說這個意思,秦川也不是太確定的語氣。

    秦川說試著種一茬大蒜,看有沒有可能比種棉花好一些。

    一萬畝沙地種地膜大蒜,是明年三月到七月的產業,一畝地預估有兩千斤。

    八七年的三月到年底十二月,大蒜在市場上的零售價跟豬肉價一樣,突破了一斤一塊八。

    到了第二年七月,又掉成了一斤五毛錢。

    那麼,明年的地頭收購價不能低于五毛,發價不能低于一塊。

    這個漏不撿,算什麼重生人士。

    心里的激動被臉上的憂慮掩飾掉了,他娘的到哪兒拉一萬畝土地上的大蒜種子。

    張春算了兩個月,算出來的精準數據,一畝地要用五六十斤蒜種,一萬畝就得六十萬斤。

    秦川相信隴省沒有這麼多蒜種讓自己拉到大坪村來。

    西京市場也不可能有這麼多蒜種,只能去東山省收貨。

    目前來看,自己名下的貨運車隊還沒跑過東山省拉大蒜種子。

    栽大蒜比種小麥還要早,過完年,過完正月就開始下種了。

    現在已經是元月份,再不去東山省就沒時間了。

    “川子,高崖 上一半土地種大蒜,一半種棉花,這樣行不行?”

    秦川一口拒絕︰“不行,只要是這三年種棉花的土地,一畝都不能落下,全部種大蒜,不能讓跟著我走的有些家戶失望。”

    這個意思張春稍稍一想就理解。

    過去的這三年時間里,有建文的辛苦奔波,有高崖村高村長一天到晚的不辭努力,大家才鐵了心跟著秦總走這一條路。

    到了第四年,你說一半人家種大蒜,一半人家種棉花,到了七月,一半人家的大蒜畝產兩千斤,收入一千元。

    到了十月,另一半人家的棉花減產比今年還嚴重,一畝地收入說不定還沒有三百塊,對于秦家叔佷倆來說,這就是個大麻煩。

    “我親自去東山省。”秦川說的很堅決。

    張春一口拒絕他這兩天出門去遠處。

    “不行,園園和你三娘都要生了,你倆怎麼可能離開十天半個月?咱中國這麼大,這麼好的年頭,我就不信搞不來一萬畝土地上栽的大蒜種?”

    張春這一提醒,秦川更愁。

    媳婦預產期是十二月底,沒想到十二月出去了她還沒動靜。

    今天早上有些動靜了,周園園趕緊被崔大夫拽到三號樓101產房里待著。

    過了不到一個小時,文巧也有些不對勁兒,趕緊拉到101產房里。

    崔大夫把兩個大男人從產房里趕出來的同時,罵他倆有些過分,就不能一個比一個隔一天,這能把接生婆累死。

    崔大夫即便是資深接生大夫,來到大坪村,三個月過去,村里人都叫她是接生婆。

    真不知道崔大夫為什麼不喜歡產婦的男人們守在外面,他的意思男人們都守在平安院里去,有消息第一時間通知。

    有消息的話,桌子上的電話鈴立馬響起,從崔大夫的101傳到平安院這里,走路的話五分鐘。

    張春代替秦建文,在平安院里守文巧生孩子的消息。

    秦川守周園園生孩子的消息。

    兩人順便聊清楚土地上第一茬莊稼先種什麼。

    與其說叔佷倆意見一致,種一萬畝大蒜,不如說秦川說先種高崖 上的一萬畝大蒜,張春趕緊點頭說肯定听小川你的。

    電話鈴跳了起來,響聲總是那麼嚇人。

    “喂,崔大夫,我老婆生了還是我三娘生了?”

    對方不是崔大夫,是京都恆通商貿集團的王自強。

    他听到秦總老婆今兒要生了,他听上去也很高興。

    “喂,秦總,弟妹終于要生了?”

    “沒呢,這不是等消息嘛,不知道是我三娘還是我媳婦先生。”

    “哦?秦書記的夫人也在生孩子?”王自強語氣很好奇。

    “前後錯不了一個小時,熬著唄,王總幾個孩子來著?”

    張春站在一旁急得抓頭發,京都王總打來電話,肯定談貨運貿易生意,扯各家老婆生不生孩子,這不是扯淡嗎。

    “川子,說正經事兒。”張春提醒了一句。

    秦川嘴上樂呵︰“王總,我春叔問你要說什麼要緊事,別扯我老婆生不生孩子這種事兒。”

    王自強默了三秒。

    小心翼翼開口︰“秦總,你是搞農產品貿易的老板,我有一個建議,不知道秦總有沒有興趣。”

    秦川興趣滿滿。

    “王總說的這叫什麼話,咱倆的辣醬生意穩穩當當,再做個兩三年不是問題,有啥想法盡管說。”

    從今年九月開始,隔五天時間,京都來的二十節列車拉辣醬,拉洋芋青椒發往京都王總手里。

    實際上兩樣農副產品的產值已經超過了辣醬。

    “秦總,我分析了京都市場各樣農產品的供貨走向和價格趨勢,我覺得接下來一整年時間里,大蒜賺錢的可能性要好一些,秦總有沒有興趣搞一把?”

    秦川也默了三秒。

    “王總,你能肯定我們景寧縣的土地上能種出來上好的大蒜?”

    王自強信心滿滿的口氣︰“能種出這種優質辣椒的土地,同樣能種出優質大蒜,怎麼樣秦總,你是有本事搞出來三萬畝洋芋的人。”

    王自強想搞大蒜貿易,首先想到了讓秦總在土地上種一茬,他負責收貨,試試明年的行情。

    “王總的意思要我種多少?”

    “秦總,我知道大蒜不是洋芋,蒜種不好搞,我盡量努力給你多一些,有五十萬斤,分兩次給你拉過去,怎麼樣?”

    秦川覺得自己的十個腳指頭往一起縮,這是搞大生意賺大錢的心情。

    嘴上不承認。

    “王總啊,你也太高看我了吧,我哪能栽五十萬斤蒜種的土地?我種一萬畝棉花,是因為我們這兒有景寧棉紡廠,大蒜我不敢一下子種一萬畝。”

    王自強很失望的口氣“你怎麼敢種三萬畝洋芋?”

    “那是因為有定西市上面的領導給我做保障,洋芋跟小麥玉米一樣,到處暢銷,可大蒜呢,我不敢折騰。”

    “這樣吧秦總,五十萬斤蒜種我給你運過去,算我給你的五十萬投資,明年十月,按市場行情,咱倆五五分成。”

    “我考慮考慮種大蒜的事,過兩天給你回話好不好。”

    王總說沒問題,等兩天時間。

    電話掛了。

    張春急得要跳起來。

    “川子,你剛才還為蒜種發愁呢,王總把話頭給你遞過來了,這不是大好事嗎,你愛要不要是幾個意思。”

    張春態度一下子就能損失十萬塊。

    “他剛才說給我算五十萬元的投資,一斤一塊錢,開什麼玩笑,咱隴省市場上的蒜哪有一塊錢一斤,再漲也剛好漲到五毛錢一斤,他肯定是五毛錢一斤收了五十萬斤,想從我手里賺走這一筆,門兒都沒有。”

    張春听明白了。

    “你跟王總還討價?”

    “春叔,他便宜我三毛錢,五十萬斤就節省十幾萬,買賣爭分厘啊春叔,等著瞧,過兩天,他最高超不過七毛錢一斤。”

    相對來說,蒜種要比一般大蒜稍稍貴一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方便以後閱讀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第1357章 種一萬畝大蒜是個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第1357章 種一萬畝大蒜是個愁並對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