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

第1004章 棉產量沒估算的高,大家臉上不高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花玉石 本章︰第1004章 棉產量沒估算的高,大家臉上不高興

    土高鄉書記秦建文趁早安排好了,高崖村的高村長帶隊,維護收棉場地秩序。

    高進洋組織起來十五個精干小伙,在場地里給他打下手。

    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番茄廠職工穿的制服借來十五套給這十五個小伙穿上。

    他們在交棉花人群里轉來轉去,藍色工作服相當晃眼。

    大家一看他們是穿統一制服的工作人員,不敢違抗他們的勸解。

    “喂,你哪個村的?說了半天沒反應嗎?旱煙棒子吧唧吧唧抽不夠了嗎?要抽煙到外面抽去。”

    “哎,說你呢,沒看見你的騾子吃棉花麼,為啥不戴籠頭?拉出去。”

    場地里都是穿藍制服工作員的呵斥。

    交棉花農戶不敢大聲抱怨,心里罵他們,狗日的這些人還以為自己是鄉上干部。

    真不知道秦家叔佷倆干麼安排他們管理秩序。

    這幫人嗓門大脾氣躁,高村長才把他們安排進來打下手。

    要讓秦老板手底下那幾個姑娘干這事,把她們喊的累死沒人听勸。

    主要管住他們的嘴不能抽煙,一個火渣子落到棉花上燒起一場大火就麻煩了。

    為了不讓交棉花的人等的太久,一個村一個範圍收,收這個村,其他村子的貨就不要拉來了。

    場地里停十輛貨運車,兩輛打包機。

    跟裝西瓜程序一樣,每天早上收十輛車棉,拉去景寧縣棉紡廠後面的儲存場地。

    下午再收十車,碼在架起來避雨的棚子底下,夠一定數量後要給蘭城拉。

    土高鄉 上十畝地的場地里看上去亂麻麻沒處下手。

    其實,兩條線走的穩穩當當。

    一條線,收棉壓縮裝車過磅秤,高進洋手底下的十五個小伙記好各家交棉的數量,再跟張春領來的王莎、李漫、路晶對數據。

    這條線緊緊湊湊,不能出差錯。

    一條線是資金流。

    給各家農戶要付現錢的,這事安排在鄉府財務室。

    鄉府院子里一堆人,拿了高村長的條子和張春王莎的條子,在張林王露露跟前領錢。

    一天收來二十萬斤棉,出去四十萬元。

    一麻袋一麻袋的現金從縣城的農行提出來,兩天提一趟。

    蘭城張得芳要一半貨,她出一半收貨資金。

    運鈔車從蘭城往景寧縣運現金。

    手續上看,是景寧縣委、供銷社、土高鄉府一條線出手收貨。

    棉花有一半拉進縣城儲存基地,一半拉往蘭城美芳紡紗儲運基地。

    第一天收棉,秦家叔佷倆在當場。

    先收高進洋家二十畝沙地棉,壓了地膜上了噴灌的沙地。

    雖然是重茬莊稼,大家想著肯定能超過三百斤。

    結果讓一圈人大失所望,籽棉兩百七十二斤。

    “沒道理呀!不缺水不缺光照,比去年的條件還好啊!”秦川一臉不解。

    高崖人的其他幾家棉再過一遍秤,都是兩百七到兩百八十幾斤。

    沒有一家超過三百斤的。

    大家高估了今年的收成。

    這片土地上,高崖村隔三年差五年給自己家種一畝棉。

    結合這多少年的經驗,高村長說,是重茬的原因和去年冬天下不下雪的原因。

    冬天里雪下的越厚,雪在地里存留時間越長,第二年的棉花就長的越白越好產量越高。

    雪白轉成棉白,有這個道理?

    再把遠處沒噴灌但壓了地膜的棉拉來兩家過秤,都是一畝地二百斤過一點。

    壓地膜和不壓地膜錯的碼子大了。

    芳姐美姐實地視察那天,秦總給她倆夸口,一畝地三百斤,有九百萬斤。

    這樣看的話,能收六百萬斤籽棉就不錯了。

    這個消息趕緊給蘭城美芳姐妹倆傳遞過去。

    芳姐說能理解,去年種了一茬,今年重茬,產量肯定低。

    可另兩萬畝沒有重茬,鋪了地膜產量也低,就是因為沒下雪的原因。

    高崖 上種棉花,也就這兩年時間。

    張得芳的美芳擴產了一條生產線,貨源不夠,只能從北疆拉棉。

    芳姐口氣里肯定有一抹失望。

    計劃好了按五百萬斤的產量擴大紡紗廠規模,看樣子只能收三百萬斤。

    “芳姐,這樣,說好的給你五百萬斤,那就按五百萬斤給你供,景寧棉紡廠跟去年一樣,有一百五十萬斤就夠了,要不夠,我們從北疆拉。”

    這樣安排,給芳姐省去一大半麻煩。

    芳姐馬上喜笑顏開。

    說秦總你這個安排沒問題,景寧棉紡廠主要生產棉布,有紡紗就行,紡紗從蘭城美芳手里拿貨效果一樣。

    蘭城美芳紡業和景寧棉紡廠已經是一條生產戰線上的合作伙伴。

    張得芳跟鐵運領導熟,景寧縣供銷社、農牧局、工商局的調車函發上去,一列拉棉花垛子車停在火車貨運站台。

    一趟拉三十節車廂。

    十輛貨車,三十節火車車廂,看似運能提高了,棉花是泡貨,沒西瓜壓秤,這一天還是拉的二十萬斤。

    原計劃用兩個月收完三萬畝地上八百萬到九百萬斤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收完三天就已經看得很明白,最多收六百萬斤,用一個月就收完了。

    秦建文身邊圍著一圈干部,秦川張春王莎李漫,作為大坪農業合作社的主要負責人,一個個臉上神情凝重。

    “小川,張春,高村長,很明顯,棉花重茬不能超過兩年,明年這些土地上種棉花,七月八月天旱,減產更厲害,還不如種西瓜。”

    種棉花的農戶已經有了怨言,今年種棉收入沒去年好,還不如種西瓜。

    干部們也是這個意思,不如種西瓜。

    高崖人的臉上已經沒了收棉的喜悅。

    大坪村五百畝沙地鋪地膜壓噴灌,他們種西瓜,一畝地有八百塊。

    高崖這一萬畝有噴灌的土地要是也種西瓜,比棉花收入多一倍。

    他們覺得秦老板今年把他們沒帶端正。

    秦川不同意他們的意思。

    “三叔,高叔,賬明明白白,一畝地兩百斤棉,農戶的收入也有四百元,除過地膜種子投資,就是三百六多塊,種西瓜不一定有這個收入。”

    秦建文一臉驚訝,佷兒怎麼這麼說?

    高進洋嘆氣,自己心里算的賬說出來。

    “我們高崖村種地膜西瓜,跟你們村一樣,一畝地有一萬斤,一斤八分,可不是八百多塊,六月底瓜一收,從七月開始休耕,這多好。”

    秦建文也是這個意思。

    就是因為七月八月不下好雨,天氣又熱,棉花才沒預想的好收成。

    種西瓜,到七月已經熟了,收掉了。

    秦川要給他們解釋明白,不能讓他們心里落了疙瘩。

    “可是三叔,你想過沒有,今年種成兩萬畝地膜西瓜,外面肯定瓜價大跌,哪能賣八分地頭價?”

    “今年那兩萬畝地要都種成西瓜,說不定還沒棉花好。”

    “咱大坪村兩百個大棚都育西瓜苗,給那兩萬畝沙地供不過來,別想著跟大壩村一樣,不一樣的,羅家灣西瓜收入怎樣,你們沒看在眼里麼。”

    這麼一解釋,高村長這才覺得秦老板說的有道理。

    還得跟著他的路子走。

    話說回來,明年的棉花是種不成了。

    棉花這作物從春天長到秋天十月,太費地力了。

    這樣看來,搶高崖 上的棉花收成,也就去年今年兩年。

    要保證景寧棉紡廠貨源充足,還得另闢蹊徑。

    這才收了三天,大家就愁明年怎麼著。

    大家心里想著九百萬斤,一下子少了差不多一半,心里的落差秦川能理解。

    “三叔,瞧你這臉拉的,一畝地收回來過了秤才知道什麼情況的嘛,你還怪你自己了。”

    秦建文跳自己挖的坑里了。

    “我給周書記說了,有九百萬斤,這不是說話不算數嘛,去年咱種了一萬畝,領導們罵我這個數都估不來麼?”

    秦川趕緊給三叔道歉“三叔,這事兒怪我,是我沒估來,是我大意了,我應該多跑幾趟棉田,我就能看明白是怎麼回事。”

    秦川嘴上說的不是心里話,再跑幾趟棉田,他也估不來一畝地減產這麼嚴重。

    喜歡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方便以後閱讀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第1004章 棉產量沒估算的高,大家臉上不高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第1004章 棉產量沒估算的高,大家臉上不高興並對1983︰寒門破窯娶懵懂知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