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第230章很美的價格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白白是只貓 本章︰第230章很美的價格

    部隊現在的重心,便是精簡部隊。

    各省軍區獨立師的編制盡數被撤銷,然後將部分部隊轉移給了地方,一部分的野戰軍步兵師也在這次改了名,變成了簡編師,精簡沿海守備部隊。

    雖說部隊也有一些錢,但是這些錢都是用來安置精簡掉的部隊,以及采購一些武器裝備。

    81式步兵戰車要是太貴的話,部隊根本裝備不起,哪怕裝備得起也舍不得花這麼多錢。

    劉韜說道︰“若是部隊采購的話,每輛25萬人民幣,成本價還給一些倒貼!”

    听到25萬人民幣輛的價格,一眾領導都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氣。

    倒是沒有哪個領導覺得貴,反而覺得還比較便宜。

    畢竟一輛吉普車,便要兩三萬人民幣了。

    步兵戰車可是用于打仗的,價格高十倍很正常。

    “生產難度如何?”另一個領導問道。

    “生產難度不算太大,和81式輕型坦克差不多。”劉韜說道,然後他跟領導們吐槽起來,“各位領導,部里支援256廠這一千個技術骨干,水平未免太遜色了吧,這都差不多相當于重新培養一樣。”

    256廠生產出來的坦克,都是運輸到昆市,由劉韜進行質量檢查。

    從一開始到現在,還沒有生產出一輛合格的坦克,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的,得劉韜開動金手指去修復。

    而這還是他從盤山機械廠這里調了兩百個技術人員前往256廠,才大幅度降低了問題。

    幾個領導听到劉韜吐槽,不由得臉微紅著。

    那十年對于軍工廠的破壞是非常大的,工人們的技術水平非但沒有提高反而後退了,一部分技術骨干被送去勞動改造,結果死了一批,還有一批身體都或多或少有毛病,能夠健健康康的技術骨干少之又少。

    這些支援的技術骨干是什麼水平,領導們心中有數。

    因為他們造出來的59式坦克,甚至比不上十幾年前制造出來的59式坦克。

    可是這已經是能夠挑選出來最好的了,屬于矮子里面挑出高個子。

    而之所以支援這一千人,也是想借助這次機會,由盤山機械廠好好整頓,鍛造出一批技術工人種子,好在一機廠、二機廠等推行改革,不然的話說改革,這些國營廠都沒有清晰的認知,根本就難以推動。

    現在劉韜當面吐槽著,這讓他們心中都頗為不好意思。

    “領導,若是一機廠、二機廠都是這樣的話,恐怕他們都很難生產坦克或者步兵戰車。”劉韜無奈地說道︰“我們真的希望,部里能夠支援我們一批技術人才。”

    張領導連忙安撫劉韜道︰“這樣我們抽調坦克設計所、裝甲兵學院的技術人才支援你們。”

    一機廠在剛剛建設的時候,完全是甦聯模式的復制品,生產只管生產,設計部門只管設計。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的工廠也在發展,廠子里都設立了自己的研發機構,至少也要能小規模地改進啥的。

    甚至于像一機廠負責研發的技術科,那也是有很多人才。

    還有裝甲兵學院,也會有一批技術人才。

    但是哪怕是他們都不得不承認,現在武器裝備研發能力最強的,不是一機廠、二機廠或者其他軍工廠、科研機構,而是盤山機械廠。

    連續幾年,軍工系統研制出來的新型武器,都是盤山機械廠最亮眼,甚至可以說是唯一做出成績的。

    “對了,之前你說的,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還沒有說呢,說看看!”王保國此時開口,這要是再這麼下去,會議都沒辦法開了。

    自從他調任五機部,便在推行著盤山機械廠的制度到兵器工業系統,甚至于還組織了好幾批人去盤山機械廠考察、學習。

    可是真正落實到改革上,並不樂觀。

    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之前,吃著大鍋飯著。也有很多軍工廠,原來的那批技術骨干,要麼去世了,要麼病了,要麼老了。

    青黃不接的局面非常明顯。

    想要真正落實改革難度非常大,畢竟不是每個廠都像盤山機械廠有一個劉韜,銳意進取,勇于嘗試著。

    甚至于在很多軍工廠,怕犯錯、不敢犯錯、無過便是功等現象非常明顯。

    “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同樣是在81式輕型坦克基礎上進行研制,兩者底盤基本一致.”劉韜說道。

    領導們听著,忍不住驚嘆起來。

    僅僅射程,便提升了一倍。

    更不要說機動性以及威力了!

    按理說,有研制出新型武器的,需要進行一系列審查、檢測,最後看結果才定型。

    比如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制造出一兩輛樣車送到京城,由五機部組織專家進行500千米摸底試驗,取得較好的試驗效果,爾後將樣車交給裝甲兵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進行定型試驗,樣車需要經受住寒冷區、濕熱區、常溫區約5000~6000千米行駛試驗考驗,符合戰技指標的要求,然後才能順利通過設計定型檢查,裝甲兵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準該款自行高炮設計定型,也會給予正式命名。

    可是盤山機械廠極具特殊性,盤山機械廠研制的產品都是先交給部隊,部隊滿意就可以了。因為盤山機械廠研制的產品往往是填補華夏軍工空白或者是大大提高了性能,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根本就比不了劉韜專業,再者就是盤山機械廠生產的軍工產品,國內並非是采購大頭,人家是以出口為主,國內部隊的采購人家還進行補貼。

    “劉韜同志,這新型122毫米榴彈炮技術,可應用于其他軍工廠生產122毫米榴彈炮?”張領導問道。

    華夏也是具備生產122毫米榴彈炮的,不過別看口徑一樣,但是性能也是天差地別。

    華夏生產的122毫米榴彈炮,是54式122毫米牽引榴彈炮,它的前身是甦聯在1940年定型生產的1938年式122毫米榴彈炮,1950年朝戰爆發,我國曾經從甦聯購買了一批此型榴彈炮裝備志願軍,志願軍炮兵使用後,反映此炮確實可靠、耐用、射擊精度良好,所以選擇該炮進行大量仿制。

    而54式122毫米牽引榴彈炮正是共和國軍工部門仿制生產的第一種口徑榴彈炮,作為師屬火炮中的骨干,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第230章很美的價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第230章很美的價格並對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