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河從北向南,隨後進入南方境內,隨後匯入大海。
高棉缺少一個出海口,沒辦法形成內河航運。
想要走航運路線,必須看別人的眼色。
如果動用人力物力,從湄河分界線處打通一條運河,直接貫穿。
意味著滇南將擁有另外一個出海口。
說實話,工程量有點大。
現在的設備水平較差,車輛運輸能力也不足,高棉這邊的路基條件也比較差。
比較靠譜的方式是修鐵路,從滇南貫通到高棉,然後再搭配運輸船直通海域。
陸運跟海運結合,也能降低一部分運輸成本。
海底發現了大油田,且能持續開采,提供了很多便利。
運輸船、軍艦都可以到那補充油料,不用考慮往返問題。
假如沒有油料,安排運輸船,要先考慮航行1000多公里,還要考慮返航一千多公里。
光攜帶自用的油料,都是一個恐怖的數據。
讓人能想起經典的走多遠的問題,攜帶100斤糧食,每公里消耗一斤,最遠只能走50公里。
一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海上基地補充油料,所有的軍艦跟運輸船的航運距離要減少一半。
機場、發電站、堡壘、岸防火力逐步落實之後,丁偉還計劃在這里籌備造船廠,具備船塢的修繕能力。
讓它徹底成為一座正兒八經的海軍前沿陣地。
同時還可以考慮,將部分人的家屬接過來。
譬如李雲龍,完全可以把秀芹跟孩子接過來,島上生活也不錯。
其他軍官士兵,也可以自願將家人接過來。
這里是我們的地盤,必然會長時間駐軍的。
得益于鑽井平台,大量優質的輕質石油開采出來,冶煉成本較低,非常適合用于工業建設。
增設了2艘專門的運油船,從海上滿載油料,不斷的往北運輸。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它對工業增長的援助極大。
化工產品、機械設備、汽車運輸、船舶等等,想要運作起來,都離不開油料。
海底石油的儲量百萬噸,油層較淺,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手段,單靠著現有的鑽井平台進行擴展,就足夠抽取大量的優質原油。
這玩意兒可是真值錢啊,油泵不斷的往外涌,一塊,兩塊,十塊,一百,一萬美刀。
啥都不用管,抽出來的不是原油,全都是綠油油的鈔票。
成立一個專門的兩棲作戰區域,轄兩個軍的兵力,推薦李雲龍擔任司令。
有關于建設效益,形成了一份專門的報告材料,提交到總部。
第一個裨益,幫助了大片海域的安定。
第二個裨益,走出了海上石油勘探采集的第一步,借助鑽井平台,形成海上石油的第一步。
蘊藏的石油、金屬礦物非常可觀。
不具備海上采集能力,你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開采。
第三個裨益,海域存在幾個較大的漁場,魚類資源豐富。
這難道不是功績,難道不算功勞?
只是從軍長提拔到司令,一下子跨兩個等級,不太合理啊。
正常的情況應該是先提拔到副司令,主管部隊訓練及作戰部署。
最後再提拔到正司令的位置上來。
考慮到駐防部隊的地理位置特殊,李雲龍的部隊已經駐防在這片海域,生米煮成了熟飯,且功勞不小。
總部特批,連升兩級。
李雲龍有功,由原來的少將軍餃,提升至中將軍餃。
不少老戰友給李雲龍發來恭喜的電報。
尤其是孔捷,遠在幾千里之外,第一時間恭喜李雲龍。
電報很簡短,“心所往,意所達。”
意思是李雲龍心心念念的中將軍餃,這不是已經唾手可得了,已經給他頒布過來了。
魏大勇、王有勝等人組織了慶功宴,給軍長賀喜。
“嘿嘿嘿,咱老李也有飛黃騰達的一天,還是跟著丁偉混,有前途。”
邢志國也挺高興,李雲龍一步登天,連帶著他的老手下們也沾了光。
他本來是副軍長,直接提拔到了正軍。
王有勝團長,
魏大勇旅長,
王懷寶副軍長,
以前的一些營長,都有了提拔為團長的機會。
部隊要擴編,他李雲龍要手握兩個軍的兵力了,需要一大批骨干,需要一大批能打的軍官過來。
最好的辦法是從c軍拆除一批骨干,加入到d軍的建設中。
“老子現在真想找一找楚雲飛,不行過來跟老子干得了,我也給他一個軍長當當。”
“過癮,真他娘的過癮,這兩顆星就是比一顆星好看。”
“以前不讓老子說實話,現在兩顆星在肩膀,金光閃閃啊。”
警衛員小陳猛點頭,認可李雲龍的言辭。
“打仗親兄弟,上陣還得是老戰友。這事兒丁偉幫了大忙,日後我得想辦法給他弄點好東西。”
李雲龍撇著嘴,目光放到了南部的大片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