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在各地方轉悠了一圈,返回到滿洲頒布演武的個人、組織嘉獎。
段鵬的特戰旅,正師級編制。段鵬本人的戰功也是赫赫,執行過非常漂亮的斬首行動。
他本人也借著戰功跟建設特戰部隊的功勞獲得了少將的軍餃。
這次軍內演武,給各軍區的尖刀上了一課,也因此為丁偉吸納了一大批兵王加入。
強者喜歡迎接挑戰。
兵王在自己的部隊已經沒有對手了,最好的去處是來滿洲,見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主動申請加入滿洲特戰旅,進行特種作戰訓練。
以至于有人把丁偉給告狀到了總部。
進行了一次軍內演武,怎麼尖兵都想姓丁了,大家的差距那麼大嗎?
坦克師、裝甲旅、機械化部隊等等,均可以朝著滿洲看齊。
<t52坦克的正式亮相,也讓人眼前一亮,滿洲真喜歡藏著掖著,已經能夠自產主戰坦克了,一點也不宣傳呢。
<t52,應該是不分上下的,己方可以更好的適應高寒環境,不用怕,完全不用擔心。
當前的主戰坦克中,毛熊的水平是絕對數第一的,而且是一絕紅塵的那種。
滿洲能打造出同等水平的坦克,簡直是不可思議。
技術問題、冶金水平、大型設備制造水平等都是有門檻的。但丁偉拉出來的這些研究院,仿佛沒有門檻。
其實大家也是有門檻的,每次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都能從筆記本中找到答案。
筆記本從哪里來?
鬼知道呢?
回到滿洲以後,丁偉只關注火箭兵的建設,需要迅速達到實戰的標準。打造出可用于實戰的近、中、洲際三種類型的彈道導彈。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彈道導彈首重打擊,僅僅叫東風不能體現其赫赫威名,丁偉決定命名為天狼!
西北望,射天狼!
反艦導彈是破艦者系列。
防空導彈目前是鐵壁系列。
不同于軍艦的建造,軍艦需要調動大量資源,從建設到下水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導彈的生產就不需要那麼多時間了,技術跟能力提升上來後,近中程導彈技術取得了十足的進步。
伴隨著研究的加深,尤其是彈道導彈跟巡航導彈的技術浮現門路之後,以前的很多研究難題迎刃而解。
火箭技術的涌入,讓滿洲掌握的動力系統更多了一種,火箭發動機可以驗證提升渦噴渦扇發動機。
彈道導彈的本質,不就是火箭搭載了炸藥頭嘛。
導彈的核心是三點,導彈頭、制導、動力系統。
一個決定了威力,一個決定了精準,一個決定了打擊距離。
固態火箭發動機、液態火箭發動機等技術的落實,讓滿洲的導彈水平突飛猛進。
這玩意就是解題,解決了難題,一切都可以順風順水,剩下的無外乎是生產能力。
趕在龍國閱兵獻禮,時間上是來得及的。
抓抓緊,別說遠程導彈了,衛星都是可以考慮的。
準備工作如火如荼,滿洲這里習慣了加班加點的日子,浸泡在先進武器的海洋里,全然忘乎所以。
今年發生的大事並不多,但龍國每一件事都值得震動。
別人連小蘑菇都沒有的,非常之不科學。
鷹醬現在還沒恢復過來,他們的情報系統發現了大批兵力涌動的情況。
武德充沛,兵力眾多,計劃裁減至350萬人,到目前還有400余萬的總兵力。
透過偵察飛機,能看到荷槍實彈的士兵,進行大規模的訓練。
丁偉靜悄悄,一定在作妖。
他本人在連旅港,暗搓搓的推進兩艘導彈驅逐艦下水,同時啟動第三條生產線。
毛熊大哥不是花費35噸黃金要采購一艘嗎,也該給人生產一下了。
另外在葫蘆港秘密開啟了一條生產線,開始實驗核動力潛艇,驗證設計,驗證圖紙,驗證武器裝備。
需要對應的潛射導彈,還得考慮搭載蘑菇彈頭,第一期的版本不用考慮蘑菇彈頭,常規的潛射反艦導彈、彈道導彈就夠了。
以鷹醬目前的水平,根本攔不住丁偉手上的高速導彈,更別說超高音速導彈了。
幾個系列導彈紛紛推陳出新,推出打擊距離更遠,打擊更準,攔截距離更遠,飛行速度更快的新品。
下一步就該考慮驅逐艦盾艦,新一代的導彈驅逐艦,打擊防護一體,具備導彈攔截系統。
左手核動力潛艇,右手7000噸級排水的現代化導彈驅逐艦,你鷹醬跟我怎麼比,比不了一點。
到達指定時間,兩艘新型的導彈驅逐艦051d下水。
同時滬城、粵府兩艘新型導彈驅逐艦也進入尾聲,由連旅港的專家過去驗收指導。
意味著我們有三座造船廠,可以生產4000噸排水量的驅逐艦,且制造水平趨于世界頂尖。
也得感謝毛熊大哥的慷慨,35噸黃金,白送了龍國4艘新型的導彈驅逐艦,純粹是白賺。
正式的授餃儀式來了,正式的閱兵典禮來了。
受邀部隊提前到達閱兵地點,坦克、飛機、裝甲車已經到達步兵以後。
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天空還有點小雨絲呢,由李雲龍等人組成的將軍隊列開場,雄赳赳,氣昂昂,大步向前。
禮炮激射,部隊輪番上前接受檢閱。
戰士們殺氣盛,眼神凜冽,一看就是經歷過戰斗的精兵。
從眼神就能感覺到森然的殺氣。
鷹醬頭皮發麻,想到有400萬精銳步兵。
丁偉要展示天狼1號近程武器、天狼2號中程武器。
這兩款均具備固液兩種發射水平,既可以依賴導彈發射架,也可以通過固發發動機驅動。
對外宣稱打擊距離100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