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瞎子這伙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壯大,人數已達十萬之多。他們不僅擁有龐大的人員規模,而且在武器裝備方面也毫不含糊,可謂是一應俱全。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竟然還成功地拉出了一座小型的軍工廠。這座軍工廠猶如一個秘密的武器制造基地,源源不斷地生產著各種彈藥和爆炸物。這里的工匠們日夜忙碌,精心打造著每一顆子彈、每一發炮彈以及每一噸炸藥。這些武器裝備成為了廖瞎子團伙的重要支撐,為他們在亂世中的生存與擴張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更有甦港作為軍港,對外貫通,已經成氣候了。
獨立軍跟丁偉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就差明牌告訴你,獨立軍姓丁了。勢必要聯手鏟除這塊毒瘤,再拖下去要出大麻煩了。
以前實在沒有多少精力來處理。
地廣人稀,在龐大的版圖中微不足道。
西太平洋一線,除了鷹醬的航母艦隊外,龍國的海軍崛起之勢已出。
若是不加強太平洋艦隊,怕是要失去漫長的海岸線控制權了。
毛熊腦海中都有一個龐大的海軍夢想。
奈何毛熊的海軍不爭氣,空有偌大的盤子,實際戰斗力不入流。
只要雙方關系維持良好,獨立軍也好,滿洲也罷,從來不是威脅,也不會給你鬧事兒。
可要是雙方關系破裂,呵呵,那就別想安定了。
個方面軍、一個海軍艦隊、一個空軍集團軍,加在一起一百多萬兵力。精誠合作的情況下,能跟丁偉踫一踫嗎?
關鍵能精誠合作嗎?
阿諾夫快跟丁偉穿一條褲子了,魷魚那邊原有3000警衛軍,如今已經超過8000人,擴編為一個師。該警衛師是地地道道的龍國士兵。
王超駐防在邊界的機械化軍,調出了一個師的兵力進入。
跟王勇的獨立師遙相輝映。
再加上一支1萬人左右的北方內河艦隊,控制了中下游的寬闊地帶。
這片水域的航運條件非常好,能夠通行滿載2000噸的炮艦。
可以充分發揮炮艦的威脅力,大口徑的艦炮能夠輻射沿岸30公里的距離。
北方內河艦隊、王勇的獨立師、警衛師、獨立軍四股勢力,已經牢牢的佔據了該地區的主動權。遠東部隊部署情況 這些兵力加在一起,差不多小20萬人。
細心一點能夠發現,這幾股兵力將最繁華的一片工業區給牢牢包裹住。
最強的是陸軍,要跨越高原過來參戰,光後勤都能吃垮它。
真正的戰略應該是穩住局面,與丁偉交好,與滿洲深度合作。
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只要雙方關系給到位了,暫時打不起來,更亂不起來。
可以嘗試推動成立一個完整的軍區,形成統一的管理跟指揮。
省的那幾個二五八萬的家伙,始終認不清局面,互相之間不服氣。
兩大方面軍加上太平洋艦隊應該統一起來,劃入軍區的麾下,該軍區的司令,阿諾夫撐不起來。
可以考慮設立三個決議司令,上將級別,任何決策由司令部共同決議。
或者安排一個大將級別的人物,過來統籌全局。
最佳的辦法還是設立司令部,由三位方面軍級別的上將司令共同擔任。
阿諾夫中將的嘴巴都要咧到腦後跟去了,從中將晉升為上將,平步青雲,進入了帝國高層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