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毛熊空軍師的編制,包含了強擊機、殲擊機、偵察機、通訊機。
按照師級的編制,分為兩種,一種是殲擊航空兵師,配備四個殲擊機團,每個飛行機團配備36架戰斗機。
另外一種是航空兵混合師,配備2個殲擊機團,2個強擊機團,1個轟炸機團,滿編情況下各有2436架飛機配合作戰。
安排過來的50師,屬于航空杯混合師,另外增加了12架運輸機,來運輸空軍作戰的物資。
丁偉手上的空中部隊,一直是依附于手上的兵力作戰。
按照毛熊的借鑒,空軍需要單獨成立軍種,與陸軍同一級別。
他這個空軍司令,就不再是次一級的司令員,而是跟陸軍、海軍同一級別的,掌控單獨一個軍種的存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前混亂作戰的方式要一去不復返了。
未來是現代化軍隊,多兵種,多方式的作戰。
僅僅以空軍而言,需要強擊機、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等等,而丁偉手中的天樞號飛機,硬要算的話,頂多算一個殲擊機。
其余類型的都是螺旋槳飛機,性能頂多在二流水平。
要自產的話也能生產,但整套的生產線,涉及的設備,需要海量的投入,屬實是費力不討好。
距離正兒八經的空軍軍種尚有差距,距離真正的飛機工廠也有差距。
丁偉現在兼任著空軍司令一職,負責組建空軍這個兵種,需要投入一些精力,需要手上的研究院拿出新式飛機。
噴氣式戰機天樞3號加快推進,借助導彈技術,務必在新的一年34月份拉出來。
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這三類,可以考慮整合櫻花的生產線跟生產設備。
第一步實現二流水平的生產能力,第二步實現一流頂尖的飛機自研。
手下的飛行人員,擴編為兩個空軍師。
林隊長、李蔚天擔任兩個師的師長,參考毛熊的編制,建設2個航空兵混合師。
滿洲航校的畢業人員,則作為擴編的三個航空師。
還得考慮組建高射炮兵、雷達兵、通訊兵、地空導彈兵。
既然要搞,肯定是朝著最全的編制,最好的規模去干。
否則他丁偉帶頭干什麼?
此事由林隊長牽頭,配合毛熊的顧問跟專家來搞,搞我們自己的空中部隊編制。
第一批20架運輸機到達哈城,本來是為空50師服務的運輸隊,此刻卻讓丁偉抽過來干私活。
反正他們也不敢跟鷹醬硬踫硬,還不如當一個純粹的運輸大師。
丁偉手上也有六七十架運輸機,有些比較老舊,攜載能力不足,基本處在了淘汰邊緣。
其余的一些日式、甦式運輸機,運輸物資的能力也遠遠不如。
無論如何,都需要一批供軍隊使用的運輸機,性能可以放一放,攜載物資的能力必須提上來。
鐘志成在滿洲,熟悉地方的情況,也熟悉政務情況,由他牽頭來搞軍需物流的問題。
統一調度火車、卡車、飛機、運輸船等,整合手上的運輸資源,除了軍直屬的運輸人員,其余全部整合起來,放在運輸部。
缺少的不是生產能力,而是把制造出來的武器裝備送到部隊手上。
物流運輸能力不足,干什麼都搞不好。
先供應軍隊所需,日後可以轉民用,物流也是重要的一環。
丁偉已經不知道手上有多少資源,有多少武器裝備,有多少能調動的物資,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隨著部隊的增多,牽一發動全身,需要鐘志成幫他來盤點。
老鐘是一起走出來的兄弟,可信,可用,可放心把後背交給他。
整合資源,集中精力干大事。
把拳頭握緊,打出去,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
鐘志成回到哈城這邊跟丁偉踫面,對方衰老的很快。
需要操心的事情較多,從軍區的政委,到負責地方的政務,負責地方恢復生產,擴大工業化規模。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操心,兩鬢的白頭發也越發明顯。
但眼楮里炯炯有神。
“老丁,看著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就算把我累死,也心甘情願。”
滿洲的工業化,還真得感謝老鐘幫忙盯著。
脫胎于小鬼子遺留的設備設施,重新拓展,重新吸納新的技術。
承接毛熊的50項工業扶持,能夠迅速的落地並進入試產階段,需要很多人的心血去熬。
上邊一句話,下邊跑斷腿。
丁偉可能只說一句話,卻需要很多人跑折了腿,跑爛了鞋子。
國內建設工作呈現井噴的狀態,各省市都在籌建發電站、水電站,先建設基礎公共設施,從戰亂的虛弱當中恢復上來。
趁著這股熱乎勁,更要把滿洲的工業拉滿。
同步往遠東擴展貿易,形成統一的閉環,兩頭賺錢,資本匯總到手心上來。
鐘志成到達哈城後,開始率先整備北滿地區的車輛,盤點現有的運輸能力。
火車、汽車、公路、鐵路等,均需要牽頭管理。
修路架橋,增設火車車次,增加火車站點等等。
充分利用公路跟鐵路,把地面運輸搞起來。
至于內河航道,也需要提供大量的中小型運輸船,從穆連成手上低價引入大量的運輸船。
哈城的船舶公司也能生產運輸船。
連帶著其余的造船廠,也需要更新設備,引入技術。
丁偉本人最關注的還是自產運輸機,參考毛熊與鷹醬的技術,生產我們自己的運輸飛機,提升空運能力。
想要支撐惡劣環境作戰,空運能力決定了作戰的強度。
沒辦法立刻修繕鐵路跟公路,翻山越嶺的地方,唯一所能依靠的只有空投。
這方面鷹醬的水平最高,其運輸機的質量跟數量堪稱no.1。
對照鷹醬c130運輸機的技術,研制我們的第一架運輸飛機,命名都想好了。
鷹醬的飛機叫大力神,那我們的運輸飛機該命名為創世神。
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中二的名字,運輸機嘛,突出一個實用為準。
大鵬一日同風起,以大鵬來命名最為合適。
鐘志成到來之後,緩解了丁偉的壓力,將物流運輸能力搞起來,足夠提升部隊的作戰實力,推進速度。
想要實現裝甲集群的遠距離突襲,最先做的一件事是制空權,以及空運後勤能力。
否則坦克會在半路連續歇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