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俊這個人,屬于傳統的武士貴族出身,他身上有一些貴族的閃光點。
不虐待俘虜,不濫殺無辜。
但不管如何,他參加了戰爭就是敵人。給周衛國的命令是,如能拉攏可以考慮策反。
如果不能拉攏,趁此機會除掉他。
留著竹下俊的特戰隊,始終是一種隱患,這時候就別考慮賓客之儀了,對待敵人講什麼規則?
丁偉可不是善茬,能策反策反,不能策反就除掉。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出身貴族的小鬼子,那不還是鬼子嘛?
所幸得到的結果是好的,周衛國返回指揮部,給丁偉帶來了好消息。
竹下俊願意加入反戰同盟,可趁機安排他滲透進武城,利用特戰隊,撬開城防堅固的重城。
但是否可信,還得驗證一番。
丁偉計劃安排這位鬼子大佐的特戰隊進入武城,利用他如今的身份,來獲取城內情況。
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防守的很堅決,城內的作戰物資充分,利用加強的攻勢防守後,還真沒太好的進攻辦法。
強攻也不是不可以,對丁偉的消耗極大。
犯不著跟這群烏龜王八蛋逞一時的英雄。想一想成本低的方案,爭取策反城內偽軍,里應外合的情況下,拿下城池。
竹下俊就是策反偽軍的一則契機。
“傳令下去,放開一條隱晦的道路,讓竹下俊的特工隊滲透進來,潛入武城。”
整個晉北、綏東、察北地區,那都是丁偉的部隊。
他發了話,做做樣子,放鬼子特戰隊進來,也不會引起懷疑。
周衛國堅信自己說動了竹下俊,以兩人的交往,對彼此的認識來看。竹下俊是不會說謊,且不屑于說謊的人。
有他的擔保後,丁偉不介意試一試。
成功了,可以順利拿下武城。
失敗了,也不過是把鬼子的特戰隊放進了武城而已。
區區幾十號人,還能翻出天來不成?
面對正規部隊,特戰隊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輕重機槍、火炮組成了包圍網,鬼子縮在工事內還行,敢露頭,亦或者敢出城,只有死路一條。
城內的情況很壓抑,偽軍多偷偷摸摸的湊在一起,商量著對策。
此時此刻,鬼子旅團長也很警惕,信不過偽軍。
守城部隊全都是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的精兵,偽軍負責城內的二線防御。
沿著城牆、街道、巷子展開防守,布署了三層防御陣地。
擺出了與該城同存同亡的態度。
在城外東山、香爐山區域,高清的部隊嚴防死守,居高臨下的俯視城郭,卻拿工事嚴備的重城沒有辦法。
等一等,讓事情發酵發酵,著什麼急。
丁偉坐鎮集寧,手握平原、草原大片區域,騎兵在北部作戰,不斷干掉偽蒙騎兵,收編更多的游擊抗戰部隊,訓練新的騎兵。
兩個新騎兵支隊也逐步成型,訓練的越發像模像樣。
第五支隊、第六支隊、第二支隊發展迅猛,均可以獨當一面。
僵持下去對他有利。
孫德勝已帶人拿下多倫至赤峰西南一線,山區內多土匪,需要調集一些迫擊炮,把土匪清理干淨。
鬼子108師團潰敗之後,關東軍立刻調撥了一支部隊到達赤峰。
既要防備丁偉,更要防備外蒙的遠東軍。
老毛子的遠東軍有144萬人,部署在外蒙、外興安嶺、外東北一線,雙方針鋒相對。
一個師團損失所露出來的缺口,必須迅速補充。
張大彪支隊殺入熱河地區,這伙主力部隊戰斗力強,率先清掃了赤城、承德一線的日寇殘留。
順帶著把偽軍、漢奸清掃一波,連勾帶打的收拾了山區的土匪。
土匪是什麼玩意,也是擅長打游擊的家伙,人來了就跑,人走了繼續回去佔山為王。
跟八路算是踫對了眼,都是擅長游擊,踫一踫試試水分。
有時候別小看這些土匪,東北地區的匪禍向來嚴重,再加上槍支泛濫,自制獵槍,自造土槍,繳獲日偽軍槍支,讓這群土匪的戰斗力不俗。
槍打的準,且擅長放冷槍。
孔勇的先遣團在這上邊吃了虧,剛到燕山地區的時候,馬虎大意了,被土匪偷襲了兩波。
這群擅長偵查的兵較真起來,連續多日追殺土匪,把赤城一帶清掃的干干淨淨。
畢竟是一伙野匪,槍法再好,也比不上狙擊步槍。
比不上經過專業訓練的狙擊手。
現在主力部隊涌入山區,就更沒土匪多少活躍的空間了。
對于土匪,丁偉的政策一向的拉滿,先剿再說。別想著收編他們,這群玩意兒跟鬼子差不多,都是沒什麼人性的家伙。
跟畜生比,你給畜生一口吃的,它好歹還念一聲好。
你給他們一口吃的,心里還琢磨著捅你後背。
剿匪除奸絕不姑息。
利用半個月時間,肅清承德、馳騁周邊,站穩腳步,將根據地蔓延過去。
另外察北必須增強掌控,孫德勝的騎兵支隊可著重在多倫、西拉木倫河一線作戰,清掃小股日軍,清掃偽軍騎兵,清掃山區匪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需要考慮把濤子的第五支隊拉過來,雲蒙山區那邊有孔捷、楚雲飛兩股勢力足夠。
鬼子41師團興不起風浪來了。
第五支隊過來之後,要往北平地區壓進。
扼守且針對性的向華北地區發起攻勢。
丁偉的每個支隊,都是朝著五千人以上的規模,能夠單獨跟鬼子的聯隊硬踫硬。
配備了炮營,配備了大量的輕重機槍,戰斗力不俗。
往太行山、燕山邊緣地區一放,足夠威脅冀北的日軍。
順帶著把這邊的炮樓清掃一番。
部隊調動,將第五支隊從雲中山區調撥到冀北。
跟張大彪的第三支隊、第一騎兵支隊合作,將熱河、冀北、察北地區牢牢掌握在手心當中。
綏遠仿制第四支隊、兩個騎兵支隊活躍。
偽蒙騎兵已經被打怕了,新編的騎兵支隊正好拿他們練手。
綏遠則交給王超駐防,繼續吸納西北地區兵力。
人的名,樹的影,丁偉在西北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是龐家堡大捷之後,儼然成了西北抗日的首位。
地方游擊隊、抗戰的武裝勢力,均以綏熱察軍區馬首是瞻。
大後方一口氣了1700名新兵,交給丁偉分配,補充部隊的作戰消耗。
甚至把冀中地區的一部分,也想交給丁偉的主力營,至少安排2個主力營過來,撐一撐場面。
喜歡亮劍開局丁炸橋,自釀地瓜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亮劍開局丁炸橋,自釀地瓜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