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鬼飼養日記!
這時,旁邊的石玉輕聲說道“如果是不歸林中的遺跡,我有一些這方面的傳說跟流言,只是不知道真假。”
“哦?你快說說看。”小施急忙說道。她對這一類的東西從來就很感興趣。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個神物墜入地面,此物散發著萬道金光,是天上諸神使用的異寶,原本這片地區都是荒地,那神物墜地之後旁邊的樹木就開始瘋狂生長,然後就形成了不歸林。傳說能找到那個神物的人,將會帶領尸鬼一族走向輝煌。”石玉用深沉的語氣說道,不過鐘鳴只覺得這個傳說也就只是傳說而已,還帶領尸鬼一族走向輝煌呢……
石玉繼續說道“可是,無數年下來,沒有一個尸鬼能夠找到那個神物,所以這個傳說也就只是一個不知真假的傳說而已,沒有人能夠證實。”
這種類似的傳說到處都有,鐘鳴並不相信,他開口道“我認為……獅子狗口中的遺跡應該跟這種傳說沒有什麼關系。”
“喂,不要隨便給人起這麼奇怪的名字,老子是獅子。”獅子狗在離火燈底座發出憤怒的聲音,他沒好氣得說道。“再說了,誰知道那遺跡跟傳說有沒有什麼關系。”
鐘鳴嘆了一口氣道“喂,獅子狗,你是听了傳說才會跑到這里的吧?那神物的傳說是你的精神寄托,你想要得到那個神物,所以你想守護那深埋土下的遺跡,這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實話告訴你,你的想法與做法有些不切實際,所謂的神物不可能在那遺跡里面,就算真的有那麼一件東西,我相信你也找不到的,因為傳說中說了,能帶領尸鬼一族走向輝煌的人才能找到,你只能帶領獅子狗一族。”
“喂喂喂,我不是跟你說了嗎,別給我起這種奇怪的名字。”
獅子狗也清楚鐘鳴說的是實話,如果真的有神物,傳說是真的話,那他確實沒有什麼機會,但是那畢竟是一個遺跡,沒有神物說不定也有別的寶物,只不過獅子狗一直沒有辦法打開入口。
鐘鳴說道“快說說那個所謂的遺跡是什麼情況,還有你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妖怪。”
獅子狗感到自己被人羞辱了,不過現在,他性命無憂修為無損,卻已經落到人家手里,獅子狗只得老老實實的交待了自己的來歷。有意思的是,它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屬于獅子還是屬于狗,因為沒人告訴過它。它原先是一只開啟靈智的狗,幾十年前因為看到一只獅子,它才意識到自己好像並不是一只純粹的狗,因為獅子比狗帥多了,所以他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獅子,而上次跑進石村的時候,也听一位老人對孫子講述那個神物的傳說,版本與石玉所說的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不過它很快就被發現了,然後發生了那樣的事情。
獅子狗是知道那個不歸林的。這個傳說對狗妖有莫大的吸引力,它善于搜尋,找遍了這一帶果然發現了這里的遺跡,不過並沒有印證了傳說,但是有遺跡存在卻也說明了許多問題,遺跡在地下深處,除了他之外再沒有別人找到這里。
所謂的遺跡其實只是埋著的一塊刻字的碑,上面寫著的古字他都不認識,並不是不識字,其實獅子狗不僅精通漢語,還精通古漢語,上古文字,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獅子狗是個很聰明的妖怪,他知道知識才是力量的道理,只是精通各種語言的他卻認不出這石碑上的古字,這是一種跟他所學的完全不同的文字。
獅子狗畢竟是一只狗,他的思維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樣,它既然找到了這片遺跡、印證了這里曾經有別的東西,當然也認為有一只神物掉落在這里,這里就是傳說中的那個地方,于是又去尋找神物。不過神物他是沒能找到,這里只有一個石碑,他想要將石碑拿出去,但發現自己做不到,石碑好像被固定在這里!
獅子狗有了個猜測,或許這個石碑就是入口,只是他不懂進入的方式所以只能干瞪眼,于是乎他就在這里潛心修煉,只想專心破解其中的秘密,他一直留在這里,知道小施跟鐘鳴打上門來。
獅子狗雖然是妖,但是從來都將自己當成修道者,自稱居士,也沒有對普通人出手,算是一個好妖怪。獅子狗出生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了,不過他天賦異稟,再加上腦海中遺留的知識,因此僅僅百年就達到如今的地步,其天賦不可謂不強。獅子狗並不喜歡近身格斗,反而對法器法寶十分感興趣,攻擊手段也大都是這方面的。
獅子狗只是跟鐘鳴說了自己的一些事情,只是關于石碑,關于遺跡的事情他是絕口不提,鐘鳴知道對方不想說,也沒有強迫對方。
講完自己的經歷之後,獅子狗最後道“我有一個願望,也是我在這里修煉的願心,那就是待會在石村的時候,你們要幫我保護住這里的秘密,我不想不歸林被破壞,所以,請你們手下留情。”
鐘鳴長嘆一聲道“原來如此!不過這種事情還是要看看村長怎麼說,我們會幫你保管住這個秘密的。”
小施跟石玉都有些奇怪,石玉還好說,小施便有些沒好氣得說道“怎麼,你是跟這獅子狗惺惺相惜還是要肚子霸佔那神物啊,還要給他保守秘密。”
“趕緊打住,神物怎麼可能存在,我不管對神物還是遺跡都沒有任何的關系,只是獅子狗看起來有些可憐而已,而且替人家稍微保守一個秘密又能怎麼樣,對我們也沒什麼壞處。等等,你在石村的聲望很高吧。”
小施還沒回答,那石玉就十分驕傲得說道“那是當然啦,就算是村長對小施姐也十分尊敬,以前還求過小施姐,讓她當村長來著,可是小施姐拒絕了,因為小施姐將來可是要當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