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

71.第 71 章 保儀疑延,夷三族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洛成圖 本章︰71.第 71 章 保儀疑延,夷三族

    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

    當然, 就魏延這麼抗命,其他人自然是不同意的。

    更別提魏延平常的時候,那就瘋狂得罪人, 三國志明確記載,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 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 有如水火。

    很巧, 楊儀就是回蜀漢的先頭部隊。

    就算是沒事這都針鋒相對呢,更別提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了。

    對此, 楊儀充分落實諸葛亮的命令,想不退,想繼續打, 門都沒有

    當然,對于這件事,諸葛亮有沒有預料到呢

    還別說,諸葛亮真的知道魏延是這麼個人,所以殿後都安排了倆,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姜維,並且下令,如果魏延不回去,大家也別管他, 愛回不回,姜維該斷後繼續斷後,就當沒魏延這麼個人得了, 等他自己什麼時候想明白了,或者打輸了,自己就回去了。

    對于魏延那別說殿後了,就算是打頭陣回成都那都是不行的,總之一句話他要繼續北伐諸葛亮死了他還在

    可以說,每次北伐的時候鑒于諸葛亮不讓他帶兵打長安,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的情況下,諸葛亮死了,眼下又是老對手楊儀主帶大軍,如今還要撤退,徹底點燃了魏延。

    不僅僅自己不回去,你們別想回去。魏延作為諸葛亮遺命斷後之人,他的確是去斷後了,只不過是另一個斷後,斷自家的後路,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劉備在聞言那種無力感更深了,而且這種無力感還是極為難以描述的那種。

    斷後斷到斷自家後路,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且究其原因,還是為了不退北伐,繼續匡扶漢室,以防旁人歸去,試圖背水一戰。

    諸葛亮的面色那也極為復雜,他對于魏延有些了解,但是也真的沒有太多的了解。

    他也不會指揮魏延,更多地是主公帶著魏延出兵,時至今日,也算是戰功卓著。

    如今又去鎮守漢川了,了解自然就更加沒有那麼多了。

    事情當前,諸葛亮不由得道,“主公,文長守漢川,挺好的。”

    能力強,是個將才,足夠忠心,絕對不會出現類似于糜芳的那種事。

    作為漢中之首,地方上倒也沒人能比他高了,挺好的。

    至于其他的

    諸葛亮到底還是嘆了口氣,就文長這個樣子

    有些似曾相識。

    許昌,曹操看著這畫面的一幕,“倒是有幾分像雲長。”

    雖然是有點像,但是雲長雖然得罪人,但是真沒有得罪這麼多人,徐晃在心下道。

    傲上而不欺下,絕大多數也是在士大夫那邊,在同僚之間,雲長也是看軍功為人,其實也可以相處得不錯。

    但是就這的確也是忠心耿耿。

    不過就這行為

    不听遺命,戰場爭兵權

    事情當前,楊儀和魏延互相上表對方叛逆,扣帽子,都挑最大的扣,還真不愧是對著干多年的倆人。

    不過魏延這頂帽子是冤枉的,楊儀那就真不一定了,後來沒成為諸葛亮繼承人,張口就是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

    而且這話是對費說的,真是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不想好活了。

    “魏延不怎麼樣,這楊儀也不行啊。”呂蒙當即開口道。

    雖然他的為官之道也沒學得特別好,但是這倆人明擺著入門都沒及格呢。

    魏延主動找死,楊儀也差不了多少。

    陸遜亦是道,“怪不得這兩人會勢同水火。”

    成都那邊蔣琬、董允紛紛表示,保儀疑延,畢竟丞相剛死,魏延就不听命行事,主張極大,這要是再讓魏延繼續掌兵,誰能控制得住丞相遺命都控制不住他,如今帽子還都互相扣到了這麼大的地步,兩者二選一,怎麼看都是楊儀更穩妥,而在另一面的魏延,鑒于違逆諸葛亮遺命,軍隊也有些不听指揮,此情此景魏延選擇了跑路,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結果被馬岱所殺,腦袋還被楊儀那個小人給踩了。

    他沒有什麼三國演義里面的反骨,也不是熱衷于反叛,搞兩面三刀的事,諸葛亮也沒有對魏延不夠好,甚至恰恰相反,就看看魏延那平步青雲的官職就能夠看出來諸葛亮很重用他,還因為劉琰與魏延不和,言語虛誕,還被諸葛亮責備了,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再到北伐時期的戰功卓著。

    諸葛也就是沒讓他自己帶兵打長安,剩下的該給的都給了,權利和地位,在諸葛亮死後,實際上魏延的地位最高,只不過諸葛亮因為太知道魏延性子,死前下令都沒叫他,但也仍舊在用力保他。

    甚至說了,如果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等同于給了魏延一個台階下。

    但凡魏延不爭權,自己帶著兵不走,等回去的時候,有諸葛亮這話大抵也能夠免些罪過,畢竟你看丞相都說了,魏延可能會不走,他還想打。

    他想要獨自領兵,他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完成劉備的遺志。

    不管怎麼說,魏延的死或許是性格的必然,但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蜀漢名將沒死在戰場上,沒因病痛身亡,結果因為要不要繼續北伐的神奇內斗死了,最後還被夷三族,就這待遇的蜀漢就這麼一個。

    此話一出,劉備頓時眉頭緊皺,“夷三族”

    文長干的事情會引來殺身之禍,也就罷了,但是夷三族

    東西都能夠記在史書之上,他就不信,他們會半點不知

    真在那邊嚷嚷我要謀反那都未到如此,但是魏延卻是到達了夷三族的地步,這要是一人一塊石頭,魏延這井口八成能被人給填滿了還能溢出來。

    如果一切能重來,建議讓魏延就算不提高情商,去上一個政治課,但凡不在諸葛亮死後就開始搞事,魏延真不至于到那種程度,最多也就是不那麼受到重用,但還是要用,畢竟蜀漢的人才實在不足,能打的就這麼些。

    只要等到主戰派冒頭,魏延未必不能再上戰場繼續領兵,尤其是日後姜維成了大將軍,就這倆都愛好以小博大的名將放在一塊,說不定真的能夠搞出什麼戰果來,再現三興炎漢也說不準。

    不過也是有可能會出現姜維指揮不動魏延,那繼續把魏延繼續放在漢川鎮守,那也是能夠鎮守一方的大將。

    漢中有魏延坐鎮,日後關門打狗的理念未必不能功成,只要耗下司馬昭等人,時間一久,魏國必亂,一切尤為可知

    “司馬昭”曹洪當即開口,目光只看向司馬懿,意有所指道,“我記得北伐之人,沒有他吧。”

    說著,曹洪繼續道,“仲達啊,我記得你家小子,可就叫這個名字吧”

    “不錯,我兒的確叫司馬昭。”司馬懿亦是心下一頓,整個人都僵硬了那麼一瞬,在那一瞬間甚至腦子里面真的浮現篡位的是司馬家,司馬懿更是冷汗直流,此刻司馬懿焦慮至極,但是也同時從未有現在這麼的冷靜,對了,還有等

    誰說篡位的就是他家里的

    事情當前,司馬懿當即躬身請罪,“丞相,我兒日後投靠逆黨,罪孽深重,只是如今不過一幼童,日後我定當好生教導,絕不讓他生異,求丞相饒恕。”

    “我願自貶于涼州守土一方”

    話音落下,曹丕眉頭緊皺,當即回護道,“父王,此事未明,如此隨意因不定之事處置朝臣,實在有所不妥,不如等到一切真相大白之日,再定不遲,”

    “未必是從黨吧,王與馬,共天下,這馬,未必不是司馬的馬吧。”曹洪卻是不給曹丕回護的機會,繼續道。

    “馬姓亦非沒有,王姓更是何其大怎麼如此一個名字就定在仲達身上”曹丕道,“且不說天下,許昌之內就有多少王姓人”

    “難不成因為一個姓氏,就要引無故之人陷入其中”曹丕說著,隨即沖著曹洪躬身道,“叔父,之前事,非我本意,乃方鏡所說,未必為真,佷兒也願對天起誓,若叔父仍舊不願解開誤會,也是我之過,也請叔父若有怒火,沖我來發,而不是對著仲達。”

    曹洪面色陰沉的要命,如同鍋底一般,“不過就事論事罷了,鐘會已經是位列三公了,在他頭頂上還能有多少人,難不成因為司馬懿同你有舊,你就如此回護于他”

    “即便是大好基業毀于一旦也不在乎”曹洪說著就開始扯起大旗,光明正大地給曹丕上眼藥,“子恆,你可別忘了,之前方鏡所言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親手毀陵之事”

    “佷兒只是想要等一個真相大白之日,而不是僅憑一個人名胡亂猜測。”曹丕道,“仲達之子有錯不假,但是也莫要借題發揮,公報私仇。”

    曹植挑了挑眉頭,事情當前,也想進來踩一腳。

    不過不等曹植開口,曹操直接打斷了兩人的話,“夠了”

    “一切未表,你們就已經爭到如此地步,成何體統”

    “此次過後,給孤在家好好反省三日”

    拿著他的身後事說事,你們倆可真是孤的好兄弟,好兒子。

    “至于司馬仲達,你暫且不必如此,日後一切真相大白之日,自有分曉。”

    若是篡位的真的是你司馬家,跑到涼州那邊,也不好動手。

    他可到現在都記得他的頭骨是個什麼樣。

    司馬懿趕忙謝恩,至于心下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方便以後閱讀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71.第 71 章 保儀疑延,夷三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71.第 71 章 保儀疑延,夷三族並對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