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

54.第 54 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洛成圖 本章︰54.第 54 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

    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

    從商周的世官制, 也就是父死子繼,到先秦以商鞅為首的軍功爵制,以及一些走偏門的路子的為官方式, 再到漢代的郎選制, 工作滿三年,就能夠給兒子或者兄弟給個官職, 以及孝悌力田, 到後來的察舉制也就是大眾所知的舉孝廉。

    時至曹丕時代, 或者說魏國之內,發生改變。

    這事情的背景, 發生在黃初元年,也就是曹丕登基為帝之時, 陳群上書,由曹丕拍板, 對曾經的察舉制的改革。

    此話一出, 被點名的陳群,在那一瞬間得到了和曹丕之前的同款待遇。

    再想想陳群的家世潁川陳氏, 頓時感覺到這里面有貓膩了。

    原本還置身事外的陳群霎時間直接跌進泥坑之中“”

    雖然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怎麼想都不可能一上來就奔著那種程度去的

    要不然怎麼會被認可的

    被認可自然是有價值的

    不過這個冤,陳群沒法喊,事情當前只能深吸了一口氣, 試圖裝作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樣子,順便在心中希望這個東西公正一點,實在不行

    鍋多分給後人, 或者多分二公子點。

    不過仔細想想前者或許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些,而後者他大概還是要被連坐。

    嗯

    此刻陳群只能想想二公子日後的確是一個明君,不錯的明君, 雖然在有些問題上有毛病,但是終歸還是明君。

    就像是那方鏡曾經所言。

    不過想到這里,陳群想起了那方鏡所說的二公子小心眼

    這

    陳群更加沉默了,目光望向曹丕的背影,心思復雜。

    曹丕此刻目光仍舊落在方鏡之上,並未去看陳群如何,但是實際上曹丕在心中已經恨不得扎陳群小人了,合著就是你小子害我的

    覺得我距離繼承人的位置不夠遠

    陳長文你是子建派來的奸細吧

    那個大魏忠臣會不是你啊

    在曹丕心下恨不得閃過無數念頭的時候,方鏡的畫面也仍舊在繼續。

    九品中正制,顧名思義,把人才分為九品,如何分呢看家世、看為人、然後定品。

    當然,我們要肯定的是最開始的時候,家世這個重要,但是還沒有後來那麼重要。

    州設州中正官,各郡設郡中正官,倒是能夠看得出來類似舉茂才和舉孝廉的,畢竟漢代的察舉制實際上也是從郡到州,不過區別在于漢代的人才推薦,需要過筆試,然後留用觀察,最後在年齡上還要年滿四十,除此之外如果被舉孝廉的人有問題,推薦人要被追責,當然某些權利大,甚至皇帝看了那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曹某人,這種能開綠燈的人不在這範圍之內。

    雖然綠燈這東西曹操不知道,但是就結合一下這話,這意思那就很顯而易見了。

    不過曹操的面色卻是不改,當年這般的也不止他一個,不過也的確說明大漢當亡了。

    這麼想想曹操心態稍微好了一點,唯一的問題是這個九品中正制

    家世

    這個東西或許的確會被拿出來參考,但是首先就不應該把這種東西徹底直白地放出來。

    不過,這些對于九品中正制來說,都沒有。

    不可否認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好的,東漢末年魏國初年,年四十,這一茬就能夠壓倒無數人了,或許是改革,或許是朝廷需要急用人。

    但問題是這個新系統,先看推薦人,由各郡太守兼職,或者由各郡太守推薦而成,至于州中正,這個是之後晉代設立的,在原本門閥壟斷的情況下,加強一下中央集權。

    再看如果出事後怎麼追責就結果來看,也不會追責,至少沒有追責的記錄。

    可以說,這里面暗箱操作,百利而無一害。

    最終這群人匯聚到官員儲備系統,可謂是一層又一層。

    品級越高,升官越快,品級越低結果更是可想而知,絕大多數官吏幾乎就在定品一事上,直接給自己的政治生涯蓋了章。

    用不了五十年就成功到達了門閥士族壟斷官場的地步,蠶食的不可不謂快,不得不說,假如曹魏的皇帝們但凡歲數長一點,就說曹丕和曹�炮蝌G瞿芄揮幸桓齷畹貿チ恍  疾恢劣諶鞜恕br />
    在那一瞬間,陳群頓時松了一口氣。

    好了,跟他關系雖然還有,但是應該沒那麼大了。

    曹丕那邊也同樣停止了在內心扎長文小人這件事。

    不過壞消息是那邊父王的表情看起來好像仍舊有些陰晴不定

    而不少世家出身的,都不由得沉默了一下。

    這東西怎麼就放于方鏡之上了呢

    甚至都有人想要把這個東西打成妖邪,不過如果真的這麼做,怕是之後的事情也要與自己無關了。

    畢竟

    這種東西並非只有許昌一地有,真說是毀了,萬一日後有什麼事情,反倒是弄巧成拙。

    更別提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即便是毀了方鏡,也已經是無用。

    而建業那邊,一群人雖然沒開口,但是也不由得有些感慨,曹魏日後大概不會有這一遭了。

    除此之余

    主公大抵無意,但是主公之子願意如此呢

    或者主公自己

    那些外地人總會一點點消磨干淨,否則日後也不會是陸遜為上了。

    可以說伴隨著這些話落下,原本不少江東士族就和孫權的關系極為微妙,如今就更微妙了。

    而孫權的面色也更為陰沉了些。

    到達晉代的時候,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真就各司其職,時代如此。

    這個制度一度用了四百年,門閥在這一時期直接到達了巔峰狀態,門生故吏,遍布朝野,皇權更替,但世家不滅,在這種情況下藐視皇權,造反那都要勸著哄著,最後再拉回來。

    再加上那個時代的各種戰亂,上層如此,百姓的待遇可想而知。

    也就是在這話落下,孫權直接開口道,“如此大逆不道,危害百姓之事,絕不可讓其出現在九州大地之上”

    “日後如有違背,或提及此事,有如此木”孫權拔出寶劍,直接朝著案角劈了下去。

    案角霎時滾落在地。

    把士氣打回來可以,對于江東世族懷柔一些也可以,但是徹底地讓權,成為世族傀儡如同那個在許昌的皇帝

    做夢

    “主公說的是”呂蒙當即開口道,“既然已經天降異象,明知此物危害百姓,若是再重蹈覆轍,豈不是愧對蒼天”

    “如此禍國殃民之物,蒼天示警,若還有人膽敢大逆不道,怕是真的要遭雷劈了。”孫皎隨即冷聲道。

    諸葛瑾心下嘆了口氣,也到底開口道,“曹魏如今有此一遭,九品中正制,大抵再也不會現于世間了,大抵這就是蒼天示警吧。”

    事情至此,儼然就是恨不得把這條路給絕了。

    眼下就算不少人有些想法,此刻也沒法再說出來了,畢竟這要是開口怕是直接被要被扣上逆天而行的帽子,然後被拉去祭天了。

    即便是不久之前,這方鏡還被稱之為妖邪。

    而遠在成都,到底不同于許昌和建業,成都的世家向來翻不起來什麼風,真說是世家和中原那群人一比,在有那麼一瞬間的感慨此物或許日後再也不會出現之余,轉念一想就感覺到了不發生也好,真說是有這種事情,吃肉的那也是中原的那群人,和他們沒什麼關系,最多也就喝點湯。

    現在他們要是想要喝湯,也不是喝不上,畢竟蜀中就這麼大,讀書人就這麼多,各地運轉,如今按照這個趨勢還下到鄉下,總歸能分點的。

    雖然和那種高門大戶顯然比不了。

    但是對于很多世家,甚至很多都已經談不上世族,就差再退一步成寒門的那些人了。

    總歸還是有向上機會的。

    這麼想來,事情就舒心了不少。

    與此同時,伊籍看著方鏡道,“開了這個頭,有了這等風氣,短時間內要是不斷絕,但凡出了事情,這門大抵就關不上了。”

    “說起來,曹魏那邊是被篡位的吧”法正摸了摸下巴道。

    “拉攏世家,的確也不會改了。”簡雍道。

    “不僅如此,還有戰亂在後,文治武功皆無,再有衣冠南渡,世家的支持就更重要了。”孫乾亦是道,“一旦徹底打開此門,想要結束,必然需要帝王有力挽狂瀾之能,文治武功皆不可缺。”

    “但是那種情況下,不用門閥士族,還能用誰”馬超作為曾經的一方諸侯,這群人要是真綁定在一塊,向來很難動,除非全是寒門,但是這種吧,不是不行,而是容易和人對著干,更別提這各種利益交換了,這可是寒門子弟給不了的。

    “紙。”法正想起那輕薄如翼一般的紙張道。

    “不過就以那微弱之力,能夠做到什麼地步”馬超道。

    “我看了,那上面的字,過于規整,甚至幾個相同的字都是一模一樣,絲毫沒有半點區別,而且是那麼多紙張放在那麼多孩童手中,如果還有更多的孩童,大抵不是人親自所抄。”

    “說不準是石拓或者印染”

    就跟印布一樣。

    只可惜現在的紙張

    “孔明,你能做成方鏡中那種樣子嗎”劉備看向諸葛亮,眼神之中甚至帶著光。

    “”諸葛亮,“不能。”

    歷史總歸是螺旋形向上的,雖然發生了倒退事件,但是歷史遺留問題,還是要靠科技進步來解決,比如說造紙術的進一步提升,以及印刷術的誕生。

    劉備在那一瞬間看向諸葛亮眼中的光芒更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方便以後閱讀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54.第 54 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54.第 54 章 造紙術和印刷術並對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