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164章 沈夢得,論溫病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164章 沈夢得,論溫病

    “沈夢得。”

    還好還好,不叫李憶如就好。

    “下一個問題,溫病中衛氣營血的治療大法。”

    沈夢得很熟練的回答道“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華雲秀出的這道題,果然是保底送分題,但凡來的學生只要復習過的都能回答上來。

    李介賓覺得她應該猶有余力,可以再加加擔子。

    “下一個問題,傷寒與溫病何異?”

    沈夢得看了一眼李介賓,又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導師。

    不是說三道題嗎?這是要加價?

    不過這種開放式討論題難度不大,想回答的盡善盡美就比較難了。

    沈夢得胸中自有溝壑,稍微想了一下,便開口說道

    “傷寒之邪從肌表而入,溫病之邪從口鼻而入;

    傷寒起足太陽膀胱經,溫病起手太陰肺經;

    傷寒多用麻桂劑辛溫解表,溫病多用辛涼解表;

    傷寒顧護陽氣,後期出現太陰、少陰陽衰證,溫病在乎津液、後期易出現肺胃陰傷、肝腎陰虛證。”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老劉覺得這個女生說的比之前那幾個都更好的。

    “傷寒傳變規律,從太陽病到陽明,再到少陽,入太陰脾經,然後是少陰經,最後歸于厥陰經寒熱錯雜。傷寒傳變最速,入里化熱。

    溫病之傳變,或葉天士衛氣營血,或吳鞠通三焦,入上焦肺心,轉中焦脾胃,最後歸于下焦肝腎。溫病較傷寒傳變緩慢。”

    當了大半場擺設的華雲秀連連點頭,看著眼前這位又漂亮又能答的學生,起了心思。

    如此才貌雙全,一會兒怎麼把她給收了?

    “你對溫病學很了解嗎?”

    沈夢得看向華雲秀,嫣然一笑“我報的就是溫病學專業。”

    華雲秀瞬間感覺被幸福撞個滿懷,“你本科是哪里的?”

    “兩廣中醫藥大學。”

    居然還是校友。

    南方人,難怪。

    哼,溫病有什麼意思。

    在座幾人神色各異。

    “那,談談你對溫病學的看法吧。”李介賓覺得有意思,這女娃年紀輕輕,很有想法嘛。

    沈夢得看著這小白臉,覺得有點奇怪,那麼多導師都是擺設嗎?

    為什麼場上只有這個年輕的教學秘書一直在提問。

    這次的題目開放性更大了,她也就暢所欲言了。

    “溫熱治法,始自河間。”

    河間,劉河間,劉完素,這是一個人。

    此人,有家學在身,或者,像她名字所說,夢得夢得,夢中所得?

    “世遂有外感宗仲景,熱病用河間之論,漸漸溫熱于傷寒之外。”

    剛剛覺得此女不錯的老劉,馬上就神色不善了,傷寒為外感之宗,溫病學不過伸言而已,果然是頭發長見識短!

    “至吳又可,而其說又一變,又可在明末時期,遭遇南北直隸及山東、浙江大疫,時醫以傷寒法治之,無效,乃嘔心瀝血,著《瘟疫論》一書,說世上所稱溫病,即是瘟疫,古無瘟字,後世以溫去水加病字旁為之”

    李介賓听得津津有味,他就知道,這個女生胸中有丘壑,而且不淺。

    老王幾個導師則是都覺得不妥,這女生,知識豐富歸豐富,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有點不太爽。

    “又所謂數百溫證之中,乃偶有一傷寒,數百傷寒中,乃偶有一陰證”

    劉教授勃然色變!豈有此理!小輩狂妄!

    正要出言喝止,只見李介賓抬手示意,稍安勿躁。

    老人不想看新人出頭,那是不能容人,如果大家都照本宣科,那麼也就抹殺掉了活力。

    “其說未免矯枉過正,雖指摘當時俗醫之誤治,無不可取,但是吳又可溫、瘟不分,以為同義,使得當時的醫家,將溫病與瘟疫混為一談,是吳又可的錯誤了。”

    華雲秀欲言又止,這女生,她有點不敢收了,太有個性了。

    有一個李介賓就夠了,再來一個,大家有點吃不消。

    而李介賓倒是沒覺得會被威脅,他巴不得同道越多越好,輕笑一聲,“繼續。”

    東漢末年大疫,于是有了張仲景,有了《傷寒論》;明末也一樣,只是可惜張仲景有《伊尹湯液經》之助,而吳又可兩手空空,還要抵御當時醫家的攻擊跟偏見,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明末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瘟疫流行,甚至延及全國。由于醫家當時用一般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往往無效,甚至導致病情遷延,進一步向危重階段發展,致使枉死者不可勝數。(正史記載,非個人觀點。)

    李介賓看待這段歷史的時候,心下了然,並非傷寒論有錯。

    而是天地變了。

    我們腳下的星球不是固定不動的,自轉一周是一天,公轉一周是一年,而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們印象里一般一年是365天,而最長的農歷閏年的天數可達385天,這樣的農歷閏年是很罕見的。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00年的21101novel.com年里,一共只有9次!

    上一次是101novel.com06年,丙戌年狗年,閏七月,共385天,而下一次是2270年。

    古代文明的標志是歷法,在中國古代王朝,有專門的部門負責觀星,俗稱欽天監!

    你可以說自己知地理,而如果說自己上觀天象,被抓住是要殺頭的!呔!何方賊子,居然敢妄窺天機!

    而稍微懂一點歷史常識的人會知道,明末天災不斷,同時代的意大利也出現了“米蘭大瘟疫”,導致101novel.com0多萬人死亡。

    如果不是人禍,那麼疫情就是天災。

    吳又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瘟疫一氣一病,人畜同病——這其實就是傳染病,譬如禽流感;所以他提倡一病以一藥治之,這是很了不起的想法。

    可惜,人力有窮盡之時,他非黃帝岐伯這等上古大聖,他提出的理論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溫病辨證論治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學術見解,充實了祖國醫學溫熱病學的內容。同時,他的邪氣侵犯途徑對葉天士的溫熱學說有一定的啟示。

    吳又可他創立了瘟疫學說,領先西方世界101novel.com0年。

    “清代中期,吳中的葉天士與薛生白溫熱治法最精,以當時江南溫熱病患最多。”

    “世傳《溫熱論》,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字為主。後來吳鞠通作《溫病條辨》,論溫熱證有專書之始,主旨就在于此。”

    “直到王孟英橫空出世,集《溫證論治》、《臨證指南》、《溫病條辨》多家之言,附諸《內經》及仲景書後,以成《溫熱經緯》,至此,溫病學大成”

    沈夢得洋洋灑灑,說的是暢快淋灕,突然覺得不對勁兒,這是在面試呢。

    抬眼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幾個導師沒一個好臉色的,就連剛剛看著慈眉善目的華雲秀這個時候也有點尷尬。

    糟了,咋辦,一不小心在面試現場演講起來了。

    捉急,在線等!

    喜歡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64章 沈夢得,論溫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64章 沈夢得,論溫病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