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121章 給中診老師一點賓之震撼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121章 給中診老師一點賓之震撼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

    中醫診斷學,俗稱中診,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研究診法、診病、辨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梁。

    簡而言之,望、聞、問、切收集癥狀和體征,然後四診合參,辨證論治。

    頗有些收集信息再處理合成的樣子。

    教材發到手,是新世紀第二版十一五規劃,其實就是第八版的教材。

    俗稱的綠皮書,很多中醫學生會有印象,這版教材到後面跟俗稱“藍色生死戀”的九版教材相比,還是有點區別的,但是怎麼說呢,區別的意義不大。

    西醫教材不斷更新,西醫班的老師都是一邊上課一邊說,你們現在學也是白學,等你們學完,教材又更新了,你們還要重新學。

    而中醫教材的難點不在更新,而是如何篩選內容,似乎每次編教材的專家都是抓狂無比,為了面面俱到兼顧各家學說,最後弄的里外不是人,上下左右挨罵。

    同時,這個學期還有一門主課,就是生理學。

    挺有意思的,上學期中基,配套解剖學,這學期中診,配套的是生理學。

    可能每學期中西醫都會各有一門主課吧,這叫啥來著?雨露均沾?哈哈哈。

    ————

    開學第一天,見到了新的中診學老師,是個胖胖的光頭強者,姓何,姑且叫何老師。

    何老師來之前听說這一屆中醫一班的學生不好帶,具體什麼原因,他平時在醫院待的時間更多,不是很清楚。

    但是身為年輕的副主任醫師級別強者,他偏不信這個邪,要過來踫一踫。

    做完自我介紹後,開始進行正式授課,先提問幾個拓展性問題來摸一下這個班的底兒。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醫學診斷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嗎?”

    下面有學生甲舉手發言︰“漢馬王堆出土的《陰陽脈死侯》、《脈法》和《五十二病方》,成書于先秦,比《黃帝內經》更為久遠......其中 《陰陽脈死候》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診斷專書;而 《五十二病方》在對某些疾病的診治上已展現出辨證論治的雛形。”

    好優秀的學生呀,沒想到居然課前還做了預習,再來一個。

    “那你們知道最早的脈學家是誰嗎?”

    估計他們也就知道王叔和的《脈經》吧?

    學生乙舉手發言︰“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醫家扁鵲,即可通過 切脈、望色、听聲、寫形,而言病之所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難經》中提出的獨取寸口法,被沿用至今。”

    學生太優秀有時候也是一種煩惱呀。

    “回答的很好,那我們繼續講課吧。”

    剛剛才有春意,天還有點冷,但是兩個問題下來,何老師感覺自己已經有點不自覺冒汗了。

    這個班有點邪乎。

    “我們先講這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理......”

    不行,不信這個邪,再問個學生,看了看,一眼挑中了李介賓,“這位同學請回答一下,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

    班里的同學看著這一幕,居然感覺很是眼熟,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大樹樂了︰何老師,你提問誰不好,提問他干嘛?不要面子了嗎?

    李介賓看了看左右,是在問我嗎?確定後站起來回答道︰

    “此話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就是說在認識事物時,應當采取知己知彼,從外測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通過微小的改變看出反常的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便是中醫學診斷病證的基本原理。”

    何老師點頭贊許,說的好,剛想夸一夸,結果李介賓順著不停就繼續往下說。

    “《靈樞•論疾診尺》說︰從外知內。就是說通過診察其外部的征象,便有可能測知內在的變化情況。”

    何老師面色有點困難。

    “《靈樞•本髒》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髒,則知所病矣。說明髒腑與體表是內外相應的,觀察外部的表現,可以測知內髒的變化,從而了解疾病發生的部位、性質,認清內在的病理本質,便可解釋顯現于外的證候。”

    何老師臉色掛不住了,有心想叫停。

    “《靈樞•五色》將面部分為明堂、闕、庭、蕃、蔽等部,而在其中頭面、手足、髒腑、胸背等整個人體皆有相應的分屬部位,稱之為此五髒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這是察面部以知全身病變的具體描述。”

    何老師︰(???.???)????

    同學︰??(w*)??

    “《素問•玉機真髒論》說︰五色脈變,揆度奇恆。”意思就是通過對色、脈的診察比較,來揣測推斷正常與否。要認識客觀事物,必須通過觀察比較,才能知常達變......中醫望色、聞聲、切脈等用以診斷病變,均含有這方面的原理。”

    大聖,收了神通吧!

    仿佛听到了何老師的心聲,李介賓開始進行總結性發言︰

    “總結起來就是說︰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

    “老師,我這樣解釋不知道您听得懂嗎?”

    何老師下巴已經合不上了,“懂的,懂得,這位同學叫什麼名字呀?”

    “李介賓。”

    何老師的眼神瞬間變了,很難形容,那感覺好像看到了攔路搶劫的地痞惡霸一樣。

    “原來你就是那個李介賓呀!”

    我是李介賓有什麼問題嗎?李介賓納悶,而周圍的同學則是一副忍不住笑的樣子。

    “李同學回答的很好,請坐下,剛剛李同學講了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理。現在,我們現在開始講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

    何老師不敢䱇瑟了,老老實實的開始講起課來。

    “整體審察、四診合參、病癥結合......”

    “中醫診斷學中有關神、色的生理病理基礎,舌象、脈象的臨床意義,病性辨證,髒腑的證候特點等,都運用到陰陽五行、精神氣化、髒腑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

    “所以,要學習掌握好中醫診斷的基本技能,必須要以了解、掌握中醫基礎理論為前提,而後才有可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要有扎實的中醫基礎理論。”

    講到中醫基礎理論,何老師突然想到,這個班上學期結束好像鬧出來了個不小的瓜。

    全班中醫基礎理論考試成績都在90分以上,有人舉報到教學辦,說某人徇私舞弊,考前兜售試題資料,以至于成績極其不合教學規律......

    言語中明里暗里好像說的就是一直在代中基課並且“協助”出卷兒的某人。

    他一邊翻開教案講課,一邊看著台下有些無精打采的李介賓。

    莫來由的,感覺有點鴨梨山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21章 給中診老師一點賓之震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21章 給中診老師一點賓之震撼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