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92章 羚羊角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92章 羚羊角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

    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物盡其用而勿暴殄天物。

    這是李介賓的理念,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的,所以不管外物何其貴重,都應當物盡其用。

    他小心翼翼的挫下些粉末,然後又稱了一遍羊角。

    路天正跟侯偉只有在上次熬膏藥的時候,才見過李介賓這樣稱重的,不稱挫下的粉,而是稱原物輕重,相減獲得用量,只是當時那是什麼藥材,而這又是何藥材,竟然值得李介賓如此愛惜?

    李介賓將牛皮紙折過來,將挫下的細粉收攏,然後示意路天正先喂孩子一口水試試。

    路天正安慰小孩兒母親,隨後用勺子輕輕開齒門,很順利的喂下一口溫水。

    李介賓讓小孩母親打開小孩嘴巴,將細粉倒入嘴里,隨後路天正溫水松下。

    他拿起自己那副羊角,走進藥櫃後面,又給掛上去了。

    就這?沒了?

    侯偉好奇,不需要他抓藥煎藥了嗎?

    說也神奇,不過片刻,本來已經開始有些抽搐的小孩兒變得安靜了下來,面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身上的熱好像也不是那麼熱了。

    睜開眼楮,一雙水汪汪的大眼楮滴溜著轉。

    侯偉震驚的看著這一切,這,不中醫呀!

    什麼玩意兒?效果這麼好的嘛!

    路天正緩緩道︰“羚羊角......而且是真品!”

    不多時,給小孩兒測了個體溫,已經退到了37.8c。

    李介賓仔細看過孩子面色,手指,又重新一指定三關。

    路天正看著李介賓沉思的樣子,不知道他在猶豫什麼,如果是他的話,現在該用麻杏石甘湯了。

    等等,路天正腦海中浮現條文︰“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麻杏石甘湯主之。”

    而剛剛李介賓用了羚羊角辛涼退熱,所以患兒並沒有出汗,如今雖然有余熱,但是到底該不該用汗法呢?還是用清法、下法?

    路天正也陷入了沉思。

    侯偉此時也在想,這小孩也不能說話,那麼怎麼分辨他是惡寒發熱呢?這寒熱主觀意識太強,如果分不清的話,那麼該怎麼用藥?單純的用退熱藥嗎?

    三個人想法各異,可把孩子母親嚇壞了,怎麼那麼久?是不是我孩子沒救了?

    李介賓稍稍回神,“燒已經降下來了,接下來再喝點藥就可以了。”

    他走回診台,然後開始寫方子。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

    不多不少,四味藥,讓侯偉捏了然後去煎。

    小孩子的用量很輕,煎出來的藥也不多,李介賓囑托孩子母親,每兩個小時喂2~3湯勺,然後測體溫,一直到體溫降到正常就不用再喂了。

    等到孩子的母親千恩萬謝的走了之後,幾個人洗完手重新坐下開始吃火鍋。

    不過路天正跟侯偉心里想著事情,吃著吃著就把夾起的肉送到了臉上。

    “你們還在想剛剛那個事情呀。”

    “確實,我覺得應該用麻杏石甘湯,但是我沒想到你真的用了麻杏石甘湯。”

    李介賓笑道︰“那不是挺好的,咱們想法不是一致嘛?”

    “可是,這與條文不太符合,而且……”

    “其實,我剛剛也在想這件事。”

    “呃?”

    路天正有點驚訝的看向李介賓。

    李介賓則是自飲一杯,笑道︰“有那麼奇怪嗎?我畢竟還年輕,還需要積累經驗嘛。”

    路天正跟侯偉內心齊齊吐槽。

    我信你個鬼,你個凡爾賽李!

    “還是那句話,辨寒熱之後是辨表里。”

    侯偉好奇問道︰“那孩子應該已經入里了吧?”

    李介賓跟路天正齊齊看向他,把他嚇了一跳︰“我哪里說錯了嗎?”

    “你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他高燒呀。”

    ……

    弟弟還是弟弟,還是需要繼續學習呀。

    路天正說道︰“確實是已經入里了,但是並不是因為他高燒。”

    李介賓也說道︰“是的,典型的是小孩開始抽搐了,小兒急慢驚風最常見,這是熱極生風的前兆。”

    “肝主風動,所以涉及髒腑,這肯定是入里了。”

    路天正接話說道︰“所以你沒有去開方,而是第一時間用了羚羊角粉。”

    說起這個,李介賓有些心痛的再飲一杯。

    “那可是我祖傳的寶貝呀!听說是當年宮廷里面流傳出來的,皇家圍獵的時候,送給我先祖的好東西!”

    不過效果確實驚人,路天正心里想著,他沒想到單味藥用起來會如此神效。

    不過中醫本來就有這樣的用法,古代大戶人家都會珍藏幾顆老參,一旦家里老人快嗝屁了,趕緊煎成一碗參湯喂下。

    如此,便可以吊上一口氣,讓主家交代完後事,比如財產咋分什麼的。

    不過,這口氣是靠外來的頂著,一旦用盡,也就咽氣兒了。

    “所以我先用羚羊角粉清肝定驚,之後觀察其變化,發現確實是高熱驚厥。”

    “為什麼用麻杏石甘湯?”

    “阿偉,麻杏石甘湯是治表還是治里的?”

    “呃,有石膏,那是清里熱的吧?”

    這小子確實有所長進,麻杏石甘湯可以看做是麻黃湯中的桂枝換成了石膏。

    桂枝解表,石膏清熱。

    宋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石甘湯。”

    166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石甘湯。”

    這就很有意思了,無論是用了汗法或者下法,出現肺熱喘嗽,都可以用麻杏石甘湯清肺平喘。

    至于無大熱,圖書館里,李介賓翻閱了大冢敬節的書後,對他的說法很是認同。

    “大熱,指體表之熱,無大熱,並非沒有熱,而是表熱不甚,轉為里熱了。”

    ————

    羚羊角,咸,寒;歸肝、心經。

    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解熱鎮痛,清肺熱。

    主治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熱痙厥;癲癇發狂;肝陽上亢,頭痛眩暈;肝火上炎,目赤翳障;溫熱病,壯熱神昏;溫毒發斑;癰腫瘡毒;肺熱咳喘。

    煎時用量1∼3g,宜另煎2小時以上;如果用粉劑,0.3∼0.6g\/次。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脾虛慢驚者忌用。

    注︰為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要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92章 羚羊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92章 羚羊角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