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47章 大氣包容李介賓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47章 大氣包容李介賓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

    氣氛渲染到位了,好的,燈光師準備,照亮我帥氣的側臉,筆直的身姿。

    哎,對對對,就是這樣。

    陸言雙手插兜,看著李介賓這樣子撲哧一聲小聲笑了出來。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很偉大!

    在時光的織繡中,中國這片古老而遼闊的土地,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征程,從蒙昧的時代,一步一個腳印地跨越千年,終于走向了如今璀璨輝煌的現代化之巔。

    千年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之光,如同璀璨星辰般點綴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

    而中醫,作為中國悠久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進程如同一條涓涓細流,悄然滋養著中華民族的身心。

    在茫茫歲月中,中醫經歷了千年的積澱與傳承,見證了中國人民在健康之路上的探索與奮進!

    傳承?我們一直都在傳承,曾經遇到的那些苦難挫折也只是去偽存真的試金石。

    當認清楚這一點後,那些打著毀滅中醫,取消中醫幌子的別有用心者就顯得那麼可笑,他們那是在否認中醫嗎?他們是在否認這個國家民族曾經的過去!

    李介賓面向所有人開口道︰“我在高中的時候有幸讀過北大孔慶東教授的作品,我很贊同一句話,中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不在于自己,而是在于外來的侵略者。”

    听到這里,月池眼光一暗,有點抬不起頭來,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懂的都懂。

    不過李介賓今天不是討論民族大義的,咱講的還是中醫傳承的問題,李老可能只是想听听如何繼承中醫就覺得很了不起了,然而李介賓似乎有些超出了李老的意料。

    “我也說,中醫這個稱呼,也是當外來的知識涌入後,所形成的。

    而在這以前,張仲景不會稱呼自己是中醫、孫思邈不會稱呼自己是中醫、葉天士不會稱呼自己是中醫,而張錫純會!

    因為他是接觸過,學習過西醫思想的,他是中西醫匯通的大師,那麼如果從他老人家的視角來看,中醫西醫有何殊異?”

    李老听到李介賓提到張錫純,眉頭一皺。

    由于某些原因,民國這個時代,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知識盲區,哪怕是中醫學教育對這個時代也下意識選擇忽略。

    這也就導致了那個大師頻出的時代,反而很多名家名氣不大。

    但是沒想到難得李介賓居然能知道張錫純,這可了不得了。

    李老也不知道,李介賓祖上有位太爺爺當年是張錫純的弟子。

    坐席上的很多學生可能都沒听過這位懷抱中西醫匯通的大家,而很多听說過的專家教授也開始疑惑,張錫純?此人雖然名聲在外,听說是什麼中西醫匯通大宗師,可是有何牛逼之處?

    李介賓看向坐席上有些疑惑的中醫主任醫師、醫學教授們,有點無語,有點高估他們的中醫學素養了,看來還要給他們稍微科普一下。

    他想了想,念出了一句話︰

    “阿司匹林味酸性涼,最善達表,使內郁之熱由表解散,與石膏相助為理,實有相得益彰之妙......”

    這什麼跟什麼呀?

    有一些老教授則是按住了身旁相對年輕的專家們,那是曾經那個教員號召下的年代,西學中,中學西才熟悉的口吻。

    王老頭想起來自己課上提到過的,喜笑顏開。

    李老的眉頭舒展開了,這孩子,還是低估他了呀。

    “蓋石膏清熱之力雖大,而發表之力稍輕。石膏之性,又最宜與西藥阿司匹林並用。

    外感邪熱入陽明胃腑,證見頭痛苔白者;斑疹之毒,郁而未發,其人表里俱熱,大便不滑瀉者等,以石膏湯送服阿司匹林有奇效。”

    這是什麼用法?

    月池握緊了手里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最近她剛好看過,自從上次听李介賓在西醫班講中醫後,他就看了這本書,沒想到居然感覺跟日本古方派很多理念相互印證。

    這片土地上人杰何其之多,非一隅之地而能比。

    李介賓看向一臉驚疑的觀眾席專家教授們,悠悠說道︰“這是張錫純他老人家的阿司匹林石膏湯。”

    阿司匹林?還石膏湯?

    少年,這畫風不對吧!

    而李老已經鼓起掌來了。

    此子,包容大氣,有大師之風。

    觀眾席上的很多專家教授與學生一樣一臉迷茫的鼓起掌來。

    得 ,全國名中醫都鼓掌了,那這個應該不是杜撰的,只是為什麼我不知道。

    不行,我身為主任醫師醫學教授,不能讓別人看出我不懂,回頭私下要好好查一下這個張錫純跟他那個什麼阿司匹林石膏湯。

    這小子,有點東西呀!

    李介賓沒有繼續講張錫純,他是講座的,不是給一幫專家教授講課的!

    他淺嘗截止,繼續說道︰“在大家眼中,中醫只是中醫,而在我眼中,又何嘗不是一個世界呢?”

    李介賓此時也仿佛沉浸到了一個特色的狀態中,他生動的面對眾人講述他對中醫的認識︰

    “追溯至遠古時代,中醫起源于對自然的敬畏與對生命的探索。

    在茫茫原始森林中,古人觀察天象、觀察萬物,汲取大自然的智慧,開啟了一段神秘而神奇的醫藥之旅。

    草木之間蘊含的藥性,山水之間流淌的靈氣,滲透進古人的智慧之中,成就了中醫藥的雛形。”

    觀眾席上的人們被李介賓描繪的場景所打動,想象著先祖們在那個洪荒年代,戰天斗地的熱情。

    王映驕潔白的臉蛋紅撲撲的。

    陸言看著李介賓神色已經痴了。

    “隨著時光的流轉,中醫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磨礪成熟。從《黃帝內經》的問世,到《神農本草經》的編纂,中醫理論日臻完善。”

    老唐听到李介賓提起《黃帝內經》又開始得瑟了,對著身邊的老劉說,看見沒,這是我學生!

    “醫聖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方藥源頭,方書之祖,千年後的葉天士溫病學派的發展,醫藥實踐日臻精湛。”

    老劉听到李介賓,轉頭給老唐一個眼神,沒我們經方,你們玩蛋去吧!這小子真是越看越順眼,找個機會偷偷先收下了吧!

    “歷朝歷代的醫家聖手不斷探索經驗,積累知識,中草藥、針灸、推拿等療法漸漸成型,為後世中醫傳承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李老靜靜听著,清亮的雙眼從李介賓身上似乎看到了歲月沉浮。

    “當然,中醫的歷史並非一帆風順。

    在長期的發展中,中醫也曾遭遇挑戰與困境。戰亂、自然災害,時常摧殘著中醫的發展腳步;近代西醫的傳入,也使得中醫受到了挑戰與質疑。

    但正是在這些挫折中,中醫才能堅韌不拔,繼往開來,不斷吸收借鑒,為自身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坐席之中,大部分中醫學教授心有戚戚,而其中有一個中年男子聞言不喜。

    李介賓情到濃時,揮手不能自已的說道︰“在中醫的歷史長河中,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始終心懷感恩與敬畏,珍視著中醫傳統的寶藏,致力于傳承與發展。

    中醫,不僅是一門醫學,更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一種對大自然、生命的敬畏與熱愛,它如同一輪明月高懸于蒼穹之上,照亮著人類健康之路,為人類的福祉貢獻著自己的光芒。”

    那個中年男子面露不悅,與同席其他人格格不入,對演講台上的李介賓說不出的討厭。

    他正待發言,卻已經有其他人站起來對演講台上的李介賓質疑︰

    “那請問,這所謂吸收借鑒了的中醫,還算不算是中醫?或者,是披了層中醫皮的其他東西?”

    中年男子一樂,好整以暇看這大一的小屁孩如何回答。

    觀眾席上的人也精神一震,但是沒人去看提出質疑的人,而是齊刷刷的看向了李介賓。

    李老含笑不語。

    中醫,談傳承,可不是靠情懷就行的,風刀霜劍一樣不缺,小伙子,你又能如何應對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47章 大氣包容李介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47章 大氣包容李介賓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