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9章 徐茂樹的人生巔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9章 徐茂樹的人生巔峰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

    校園里面的事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才幾天不到,大家仿佛就淡忘了李介賓跨班爭光,泡西醫學姐這麼一回事兒。

    李介賓松了口氣,他一個男生有點花邊新聞倒是不怕,就是擔心影響到人家女孩子的清譽。

    身為祖傳中醫,與西醫應當保持安全距離,以免被其匠氣污染,喪失中醫天賦。

    不過好在生活回歸了正常。

    才怪!

    自從幫幾個“列強”當槍手寫了中醫經典作業,班里已經傳開了他是祖傳中醫,而且越傳越離譜,已經從清代御醫升格到了宋代太醫,而且初步將他的祖宗擅自暫定為金元四大家的李東垣......

    還有小道消息說他祖傳的是宮廷秘方,專治男性難言之隱,而且妙手回春,藥到立舉!

    後悔自己因為幾頓飯就出賣了自己的清譽,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至少要請海底撈!

    經典教研室里,幾個被拉來當苦力的研究生正在批改各科作業。

    一個眼鏡男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這一屆的中醫班這麼優秀的嗎?喲,這還是大一的學生呢。”

    又看了一遍,內心比較後不甘心的承認,身為中醫研究生的自己,對于這些醫家,都沒有那麼深的理解。

    這絕逼是找了“槍手”!可是一幫大一小子,上哪里去找博士生給他們寫作業?

    另外一個女生好奇湊上來,“是嗎?我看看,有點意思,張景岳的陰陽理論很難懂的,我到現在都覺得他就是一道學家,搞的神神叨叨的。”

    “這個李東垣的寫的也很好,我以前總覺得李東垣的理論獨樹一幟跟其他醫家相比太特別了,尤其他那個“甘溫除大熱”的理論是不是牽強附會,經他這麼一點,瞬間感覺豁然開朗,張仲景的經方,好像是有些關系.......可惜我經方學的一般,看來學經典還是要學經方呀!”

    “這個是寫張仲景的...我也就是會背幾條《傷寒論》條文,他寫的什麼我看不懂呀!”

    “我專門學過《傷寒論》讓我看看!”

    幾個人輪流看了一遍,空氣瞬間安靜了。

    “.......”

    其中一個研究生看了看其他人的表情,有點試探的說︰“錯診誤治?這是在說醫聖看錯病嘍?”

    另一個研究生也是一臉佩服︰“他一個小小的大一學生,敢這樣寫,牛逼!”

    “這要是讓唐老師看到,又該發脾氣了吧。”

    “什麼東西呀,不能讓我看到?”

    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然後幾人就看到了背著手一身唐裝唐老師。

    有個研究生心直口快,直接說了︰“這里有個大一的寫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里面寫了大量失治、誤治.....”

    旁邊有個研究生拉了拉他的衣角,唐老師最是崇古,听到後絕對要發飆。

    果不其然,唐老師一听這話,拿起作業端詳幾眼,看到“大青龍湯逆證,本為里證卻當太陽發汗,誤治致使心腎陽脫,疑為仲景誤治而治,故特意叮囑為誤也,聖人尚且知之......”瞬間火冒三丈!

    “聖人的言論還有錯的?經典就是經典!《傷寒論》每一個字都是經典!張仲景是聖人,聖人會有錯嗎?一個黃毛小子敢放此狂言!那個研究生那麼大的口氣?”

    翻了翻名字班級,“中醫一班,徐茂樹!”

    “一個大一的?”

    花白頭發的唐老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還特意把老花鏡擦了擦。

    還是“中醫一班,徐茂樹。”

    瞬間,唐老師花白的頭發似乎都直了。

    這邊王老頭上洗手間回來了,一看一個教研室的唐老師這架勢,笑笑說︰“老唐,什麼事情讓你那麼火大呀?”

    唐老師把作業給他看︰“你看看你教的學生,滿口胡言,藐視聖人。”

    王老頭拿過來看了看作業︰“張仲景著傷寒雜病,其社會背景動蕩,民不聊生,疾病流行,勞動人民死亡很多。醫聖仲景在序文中說︰我的家族人口過去有二百多人,從建安元年開始,十年里因為瘟疫死亡了三分之二。回憶到這些親族死亡的慘狀而沒有力量來挽救他們所受的疾病,心中感到非常悲痛。因此下決心發奮努力鑽研醫術......”

    王老頭神情立馬變得認真起來,逐字逐句看完後,最後看了看名字,嘴里不知道嘀咕什麼,抬頭再想說點什麼,結果發現老唐早不在了。

    身邊的研究生驚訝的看著自己的導師,從來沒見過老師看東西那麼認真,這份作業不就是個大一的寫的嘛,至于那麼夸張嘛。

    “這是那個上課打游戲的小子能寫出來的東西?你們幾個過來說說是咋回事兒?”

    幾個研究生嘆口氣,本來就是來當苦力的,真是無妄之災,就把剛剛的事情給王老頭又復述了一遍。

    王老頭听完後大概有了個猜想,讓研究生把作業都拿過來,一份份翻閱,把另外幾個人的作業揀了出來,又一份一份認真看完,最後把李介賓的作業放到了最上面。

    有個研究生好奇問︰“王老師,有什麼問題嗎?”

    王老頭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有些哭笑不得道︰“作業寫得沒問題,但是寫作業的人有問題。”

    看幾個學生越發好奇,他開始解釋道︰“這幾份作業可能是一個人寫的,尤其是剛剛讓老唐生氣的那份......老唐也真是的,總是食古不化,聖人也不是天生聖人,東漢末年疫情肆虐,是在人類歷史上都是有名的,張仲景也確實是在那時的壓力下才造就了《傷寒論》這方書之祖,但要說什麼一點錯都不犯那就不是醫生了,成神仙了。”

    幾個研究生也是一臉不信︰“張仲景不是醫聖嗎?他也會犯錯嗎?”

    “你們讀經典,不僅是要背誦,還要理解行文內容以及背後的深意......這個學生是以《傷寒論》38條、39條大青龍湯為例說明張仲景的辨證思維。”

    “傷寒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緊接著就是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研究生懵逼了,這是大一的學生寫的東西?給他們當教案都夠了吧!

    “等你們踏入臨床就知道了,很多血一般的教訓真的就是靠生命來驗證的,這個學生推測張仲景曾經用大青龍湯治好了外寒里熱的患者,記下了這個方子,但是後來遇到了也是煩躁,但實際上是少陰病陽氣虛弱導致煩躁的患者,仍然用了大青龍湯,結果一下子出現了手足厥冷、肌肉跳動的厥證!”

    “為什麼會這樣呀?”研究生們也都是學過《傷寒論》的,但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于其中變化真是一竅不通。

    “醫學的難度往往不在治療,而在于診斷,你們看教材指南寫的多清楚,但是在實際臨床中見到的疾病哪兒有照著課本得的?國外誤診率能達到50%,國內好一點能降到30%。最近不是也有英國醫生因為粗心大意導致病人死亡的報道。”

    王老頭手里拿著那份作業,一臉欣賞的說道︰“這里兩條上下呼應,大青龍湯證很容易與少陰四逆湯證混淆,一旦辨證失誤,大青龍湯中麻黃的劑量是麻黃湯中的兩倍,如此峻劑!大汗之後,氣隨津脫,就是亡陽亡陰,性命難保!”

    “啊!那當年張仲景救治的那個病人怎麼辦?”一個女生已經開始共情了。

    王老頭搖搖頭說︰“可能死了,也可能救回來了。《傷寒論》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金匱》14條︰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他看著一臉懵懵的研究生們悠悠的說道︰“這個學生在里面寫,這些都是張仲景反復舉例想傳達給我們的信息,即使沒有明說我們也能結合上下文推斷︰大青龍湯逆證,當用四逆湯回陽救逆。張仲景也一定是曾經成功救回過這種病人,才會寫下來。張仲景也會加減變化,隨證治之,經方派總覺得張仲景的方子都是寶貝,恨不能原方原量一字不改,實則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幾個研究生仍然還是不懂,居然連一個大一學生寫的東西都不理解,羞愧的低下了頭。

    這也是沒辦法的,中醫是極其重視實踐的,這些研究生上完本科讀研依舊是在學校沒機會親自給病人診病開方,就好像一直看菜譜但卻沒有開灶的廚師一樣,怕是菜都切不整齊,能把飯燒熟就不錯了。

    不過他們覺得,王老師最後一句話似乎在內涵誰。

    a302教室里,正在講傷寒課的劉老頭打了一個噴嚏,然後對下面的大三學生講︰“開方呀,一定要開經方呀!人貴有自知之明,剛學中醫能開出來什麼好方子?你自己七湊八湊的,憑感覺拿幾味中藥組個方,那能有效嗎?”

    “什麼叫經方?問你,你回答一下。經典的方?錯!只有醫聖張仲景的方子才叫經方,在咱們中醫里,經方這個詞,特指《傷寒論》與《金匱要略》里面的方子!”

    “出門要是說錯了,別說自己學的是中醫!更別說是我教的傷寒,我丟不起這人!所以這經方是必須要學的!別說你們本科生,就是到了研究生,博士生,哪怕你評了教授,照樣還得學!現在你們先不管理解不理解,先背了再說!”

    而隔壁a303房間,正在是李介賓他們大一中醫班,還在听著身材婀娜的李老師講《中醫基礎理論》。

    正認真上分的徐茂樹听到一個大嗓門喊自己的名字。

    “誰是徐茂樹!出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9章 徐茂樹的人生巔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9章 徐茂樹的人生巔峰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