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

225.御稻 春種秋收。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瀛洲玉羽 本章︰225.御稻 春種秋收。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 !

    清溪書屋里, 玄燁也同樣在說這件事“暢春園里讀書的宗室阿哥你也都見過,與策稜相比如何就不說與策稜年紀相仿的同齡人了,就是那些大上幾歲或是十幾歲的貴族子弟, 與之相比又如何”

    不管是暢春園里的宗室阿哥, 還是京城的貴族子弟,享受的都是國家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但這些人站在策稜身邊,氣勢千差萬別。

    前者是養在鳥籠子里不知天高地厚的金絲雀,是肩上扛不起擔子的小男孩;後者卻是血腥戰場殺出來的孤狼,是十幾歲便能頂天立地的男人、鐵錚錚的漢子。

    要不是實在差別太大, 像玄燁這種見多識廣的皇帝,又怎麼可能甫一見面就想留他在園子里教養,甚至還動了養成女婿的念頭。

    這樣的兩種女婿站在一起,請問爹媽應該怎麼選

    沈菡“”

    雖然沈菡住在深宮,卻並非完全不知世事。

    京里的貴族子弟那些花邊新聞,她多少听過一點兒什麼牽狗架鳥,斗雞養雀兒, 吃花酒,逛窯子, 這對二代三代來說都只是稀松平常的小事罷了。

    隨著國朝的逐漸穩定,貴族的家族財富也在不斷積累。

    在養尊處優中長大, 躺在祖輩功勛簿上就能吃喝不愁過一輩子的勛貴子弟,仍有上進心, 想著博取一番功名和成就的少之又少。

    玄燁說起這個, 話里不免帶了些恨鐵不成鋼“選女婿,自然要選能為妻子撐起一片天的男人,就現在京里朕這些個權貴子弟, 朕是一個也沒瞧上。難道你能放心把女雅利奇交給這種男人”

    玄燁連親生帶收養,只有五個站住的女兒,他又不是鐵石心腸之人,遠嫁了女兒難道他自己絲毫不難過嗎“可是你看看京中子弟這些年的做派,也配做額附”

    做夢還差不多。

    大公主和二公主的額附論人才,可比這些人強多了。

    沈菡無言以對其實世家子弟里素質不錯的也不是完全沒有,不過和策稜也沒法比。而且這里面還有個近親結婚的大問題,京里和愛新覺羅家沒血緣關系的豪門實在不多。

    比如歷史上五公主的額附舜安顏,沈菡見過他,才學武藝都平平無奇的富家子弟,性格平庸,一身貴族習氣。

    要不是有佟家的身份,完全屬于扔在人堆都找不見的那種。

    沈菡對這個女婿是敬謝不敏的就不說本人的素質了,單憑血緣這麼近,她就絕不可能讓閨女嫁去佟家。

    至于寒門,雖然肯定也不乏有優秀的子弟,但說實話,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男女雙方存在的問題就是會比門當戶對問題更多。

    包括但不限于雙方父母的阻礙,受教育程度、生活習慣、三觀、精神共鳴等非常多的層面都可能存在差異甚至鴻溝。

    愛情並非完全不可跨越階級,但這無疑是一場豪賭,沈菡當然不敢拿雅利奇一輩子的幸福去賭。

    沈菡猶豫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可是嫁到蒙古”她不舍的啊

    玄燁無奈“不光你不舍得,朕也不舍得啊有件事朕還沒來得及說,你就火了。策稜的父親早喪,他們的部落一直掌控在他祖母的手中。喀爾喀部歸順後,朕賜了宅子,他的母親和祖母以後是要常住京城的。”

    所以即便策稜將來可能需要回蒙古打理部落事務,但他的家卻並非安在蒙古,大半時間肯定是住在京里的。

    沈菡一愣,還真是祖母執掌部落啊這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現在的蒙古女性仍然能夠如此。

    而且若真能大部分時間常駐在京城,好像也不是那麼難接受。

    玄燁最後給了她一劑定心丸“你放心,朕對你的承諾永遠有效,雅利奇想嫁誰,就嫁誰,想嫁在哪兒就嫁在哪兒。朕既不會逼你,也不會逼她。這是咱們唯一的女兒,朕和你一樣,只希望她一生平安幸福。”

    沈菡沉默片刻“你容我想想。”

    她腦子里有些亂,這跟她一直以來對雅利奇的打算是完全不一樣的,她需要好好想一想,想一想到底怎麼做,才是真的對女兒好。

    玄燁“好,不急,你慢慢想。”

    他也得好好觀察一下這個策稜,看看他到底有多少真材實料,人品如何。

    不然,他也不放心啊

    放下兩口子偷偷考察女婿不提,春種秋收,親耕禮和親蠶禮的日子就要到了。

    雅利奇出生這麼多年,從未听說過親蠶禮“額娘,之前只听說過親耕,原來還有親蠶嗎”

    沈菡對著事宜單學習流程“嗯,是啊,親耕和親蠶其實是一對的。”

    玄燁一向重視農事,若無大事,親耕一般每年都會舉辦。但先蠶禮在康熙朝舉辦的次數卻不多。

    沈菡“之前仁孝皇後在的時候,國家動蕩不安,不是這事兒就是那事兒。而且那時一應典章都不完善,你阿瑪舉行親耕儀式的機會都很少,更別說親蠶了。”

    後來雖然禮制完善了,但的孝昭皇後卻沒等到親蠶禮就過世了。

    沈菡去年這時候還在月子里,所以今年是她的第一次親蠶禮,也是朝廷時隔數年後再一次重啟親蠶禮。

    內務府在親蠶禮照常舉辦的諭旨下發後,立刻送上了親蠶要用的東西,供皇後閱看。

    內務府管事指著托盤中的金鉤給沈菡表功,說這金鉤是專門從江南找的老金匠打的樣子,打了好幾柄,特意挑了最好的一柄呈上。

    沈菡拿起眼前這柄描金彩繪,光彩奪目的金鉤“”呵呵。

    管事見皇後面色嚴肅,臉上並無欣賞之色,不由得心生忐忑。是他們做得還不夠精美皇後不喜歡

    沈菡把這金鉤扔回托盤,盯著這管事淡淡道“把這次做的幾支金鉤都融了,做成一兩的小金錠送過來。親蠶禮,所有人一律用普通鐵鉤即可。”

    管事被皇後這兩眼看得遍體生寒,知道他們恐怕是馬匹拍到馬腿上了。也不敢多問,連忙跪下道“是是,奴才這就去辦”

    玄燁回來後發現她臉色不好“這是怎麼了”

    沈菡把事情說了,靠過去恨恨道“也不知他們從這幾根鉤子里又撈了多少”

    可別小看幾支金鉤銀鉤,中間去江南找金匠的費用可以虛報一筆,從金庫里領金子又可以虛報一筆,最後打金鉤的損耗再來一筆。

    沈菡“從旨意發下去,到最後這鉤子出現在我的手中,中間不知要過多少道手續,有多少人從中分去了利潤”

    她掌管宮務這麼多年,對內務府的貓膩一清二楚。

    沈菡“之前營造司報上來說春禧殿的梁被蛀了,要換梁。換一根梁,他們就敢給我報一萬五千兩白銀”

    沈菡悄悄派人去調查過“實際上什麼被蟲蛀了,分明就是叫他們給挖了”

    宮里每一根立柱,每一根橫梁用的都是最上等的木材。這些人打的好算盤他們把梁心掏空,取了木頭賣錢,然後轉頭報上來說要整修宮殿,要來一大筆銀子再換上根不值錢的新梁。

    反正主子們高高在上,誰還能到這偏僻地界來親自看看一根梁嗎誰又知道換梁要花幾個錢嗎

    宮里宮殿多得是,今年換這個,明年換那個,換上一輩子也換不完。

    沈菡想起來就生氣,狠狠一拍炕桌“一群蠹蟲”

    旁邊的小十一看得有趣,也跟著一拍大腿“蟲蟲”

    玄燁“噗”

    沈菡怒視

    玄燁連忙討饒“是是是,你說得對,這一群蠹蟲朕就應該千刀萬剮了他們”

    沈菡繼續怒視少逗我,也不看看我這是為了誰生氣呢

    玄燁忍不住笑了,她這脾氣最近可真是越發大了。

    他靠過去哄她“朕知道,明白,你看不慣這些,覺得他們損公肥私,貪瀆民脂民膏,朕這不是一直在找人查嗎”

    提起這個,沈菡有些泄氣“算了我知道你也為難。”

    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水至清則無魚,就算查出來殺了這一批,還會有新的一批,貪官污吏是永遠也殺不盡的。

    沈菡已經明白,玄燁不是雍正,也不可能成為雍正。他有自己的性格,這決定了他的執政風格。

    而且,他手中的國家是一個尚不安穩,剛剛進入上升期的國家,要顧慮太多的事情。他沒有雍正的熱血和不管不顧,康熙皇帝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穩定”。

    沈菡吐槽完了,轉頭又拿起先蠶禮的事宜單看起來“糾結這些事也沒意思,我還是先干好自己分內的事吧。”

    玄燁搖搖頭,有些無奈“你這個脾氣,和老四真是一模一樣。”

    一踫到不平事,那股子憤世嫉俗就要冒出來。可這世上的不平事這麼多,哪兒能管得過來呢

    內務府管事吃了皇後一計冷眼,火急火燎就把新的鐵鉤子送來了“娘娘,您看可有什麼不妥”

    照規矩皇後應該用金鉤黃筐,妃嬪用銀鉤黃筐,其他人則用鐵鉤朱筐。

    現在沈菡給改成都用鐵鉤,筐子顏色不變,金鉤和銀鉤都改成了一兩的小金錠和十兩的小銀錠。

    沈菡看了看這兩盤金銀元寶“都在這兒了”

    管事心里一緊“是,不敢欺瞞主子娘娘,除了來回熔鑄的損耗,都在這兒了。”

    沈菡點點頭“行了,以後就按這個規矩來,明年金鉤和銀鉤的費用也不必再報了,通通取消,換成鐵鉤。”

    管事小心道“是,奴才記下了。”

    先蠶禮之前要先舉辦親耕禮,今年與往年不太一樣,玄燁把親耕禮的地點從先農壇改到了豐澤園。

    沈菡一听“嗯豐澤園”

    為什麼換到豐澤園

    豐澤園里有什麼特別的嗎

    沈菡想起來了“御稻”

    玄燁點頭,高興道“是,御稻的試種算是大體成功了,朕打算繼續擴大試種範圍,推廣試試”

    真的成功了那這可真是件大事

    沈菡也跟著高興起來“太好了”

    她記得好像是康熙二十一年的時候,玄燁就開始在豐澤園對御稻米進行試種和改良了。

    在豐澤園試種成功後,沈菡原以為他會開始大面積推廣,但是玄燁說各地水土不一樣,怕新種子不適應別的地方的水土,也怕下面官員不會辦事,最後反把好事變壞事,所以他對推廣這事兒一直很謹慎。

    這十年間,玄燁先是下旨在京西玉泉山和暢春園附近進行試種,並且一邊種植,一邊繼續改良種子。

    沈菡對水稻種植是一點兒不通的,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看著玄燁自己埋頭摸索。

    但可能天才真的是一通百通的吧玄燁也不知是怎麼想的,硬是自己琢磨出了一個育種的法子。

    他先是讓人從最開始培育出來的那一塊玉田稻中選育出早熟質佳、耐寒性強、適應性廣的單穗,然後把這一穗留種,再種成穗行或者一小塊試驗田。

    然後再從這片區域優中選優,繼續挑出性狀更好的單穗,如此循環往復,一年一年的優中選優,最後用了十年時間,終于穩定住了稻種的性狀。

    試種的結果很成功,御稻在京西地區長勢十分良好。而且當初沈菡提議在南方試種,玄燁也很認可,把種子給了曹寅試種。

    結果這種稻子在南方是真的能一年兩熟這在現在這個時代來說,簡直就是個bug

    之後玄燁又繼續向長城以北試種,基本上是走到哪兒就種到哪兒。

    玄燁“對了,多虧你提醒,之前在木蘭開的那片試驗田長的也不錯。”

    前幾年他們出去木蘭避暑,玄燁在每次扎營停駐的間隙,都會帶著沈菡去周圍探訪民情,兩人曾仔細地研究過周圍的土地和作物。

    玄燁和沈菡在這數個地方走下來,發現木蘭周圍水土豐美,可是空有如此好的良田,卻只種了一些糜、桑、稗、稷,十分可惜。

    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方便以後閱讀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225.御稻 春種秋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225.御稻 春種秋收。並對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