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

90. 小結 終點與起點。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瀛洲玉羽 本章︰90. 小結 終點與起點。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 !

    玄燁走後, 沈菡的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靜。

    她雖然面上只表現出了高興,但其實心里的感受是有些五味雜陳的。

    怎麼說呢

    感覺既高興,又復雜。

    沈菡身處清朝的後宮, 而後宮妃嬪,是這個世界上離戰爭最遠的一批人,但她們的切身利益又確實與這場戰爭的結果息息相關。

    所以哪怕只是偶爾傳入內廷的零星消息,也很容易引起後妃們的緊張。

    特別是戰爭剛開始, 朝廷接連失利,各地紛紛響應叛軍,大片國土被攻陷的時候,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很恐懼,只是誰都不敢說出來。

    沈菡雖然知道歷史上清廷打贏了這場仗,但這里不是歷史書,這是她的現實。

    而她距離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權力中心又是這麼近,所以她也很難擺脫這種緊張的情緒。

    現在仗終于打贏了, 懸在眾人頭頂的這把鍘刀也終于移開了。

    沈菡內心當然很高興,但同時, 身為一個穿越者, 一個漢人,她的心底還有一些更為復雜的感受, 難以言說。

    之前玄燁難得的一番內心剖白,沈菡雖然不能完全理解, 但有一點她听出來了這場戰爭讓玄燁對滿漢關系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徹了。

    他意識到了滿漢之間存在的巨大裂痕,雙方的矛盾不是用表面的政策就能緩和的, 需要更加懷柔的手段和國策。

    但同時他也對漢官、漢人更加警惕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以前沈菡對這個沒什麼太大的感覺,紅旗下倡導的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就算她穿越成了滿人,這種滿漢之間的差異給她的感覺也好像隔著一層紗,朦朦朧朧的。

    無非就是吃喝習慣,穿衣打扮,語言風俗有些不一樣。

    她身處內廷,能接觸到的也就是這幾樣,宮中漢女雖然地位低下,但她自己不會去歧視她們,接觸又少,感覺也不太鮮明。

    但上次玄燁的話,和戰爭勝利帶給她的現實感覺,卻一下子把她心里這層自欺欺人的紗徹底捅破了。

    她現在的身份是滿人,是嬪妃,是皇室,是這個國家最大的獲利者之一,也是漢人最大的敵對方。

    她的血統、出身、位置、立場,全都變了。

    縱使她的心里再如何不願接受,這也是她必須面對的現實。

    胤見額娘的面色不太好,關心道“額娘,怎麼了是出什麼事了嗎”

    沈菡搖頭“沒事兒,快吃吧。”

    她遞了個餑餑給他“你現在的課多了,光吃餛飩不頂餓,就著粥再吃個餑餑。”

    胤听話地接過來吃。

    滿洲食俗,每餐必有餑餑。

    滿族餑餑並不是漢族北方人常指代的饅頭,通常是對所有點心類食物或非正餐類小餐的統稱。

    滿洲餑餑品種繁多,花樣各異。

    民間流傳比較廣的,有水煮餑餑,也就是漢人的餃子、扁食。

    打糕搓條餑餑,類似打糕。

    豆面餑餑,也就是後來民間流傳甚廣的驢打滾。

    其他的還有像酸棗糕、淋漿糕、五花糕、銅盆糕等等。

    宮里各位主子和大小筵宴、祭品供獻用的餑餑,主要是由內務府掌關防處,也就是平日所說的關防衙門下的內餑餑房和外餑餑房供應制作,送往各處的。

    除了民間這些比較常見的種類,還有很多做法更精致的餑餑品種。

    有的沈菡在現代也見過吃過,原以為是他們漢族的傳統食品,沒想到竟然是滿洲餑餑流傳下來的。

    其中最傳統、最常見、最受歡迎的就是薩其馬了。

    沈菡初次在宮里吃到這個的時候還挺驚訝,她一直以為這是個現代點心,原來這麼早就有了嗎

    宮里的薩其馬是用冰糖、奶油和面,制成形如糯米粒似的小顆粒,用木灰木爐烤熟,外裹蜂蜜切成方塊,因為是純天然食材,純手工現烤出來的,味道更醇香一點。

    不像民間餑餑多是只由米面制成,宮里的餑餑大多都是帶餡心的。

    因為比起物資匱乏的普通旗民,宮里各種食材應有盡有,滿人又喜甜,主子們當然更愛甜甜蜜蜜的餑餑,普通餑餑多是下人們吃的。

    餑餑的餡心種類很多,有糖餡、澄沙餡、椒鹽餡、果料餡、甜醬餡、棗泥餡等等。

    其中每一種品類還分成無數種小品類,單是果料餡就有蜜南棗、蜜瓜條、蜜山楂、蜜桂花、桃脯、隻果、桂圓、橘餅、青梅、花生仁、松子仁、榛子仁等十多種南北特產配制而成。

    這里面有一些是宮中原就有的做法,有的是滿人入關後,受到漢俗侵襲,兼容並包了漢家傳統點心的做法,然後又影響了漢家點心。

    就像豆沙包,原本在沈菡的印象里,這是漢人的傳統小吃,結果最早竟然是源自于澄沙餡的滿洲餑餑嗎

    可能是隨著清朝入關日久,各種餑餑往後流傳的時間久了,到了後世,慢慢地就演變成京津地區的傳統小吃了吧。

    不過,不管到底是漢影響了滿,還是滿影響了漢,如果站在滿清歷史的終點看,這個融合都無疑是成功的

    胤見額娘盯著他面前的豆沙包看,伸手拿了一個遞給她“額娘,給你。”

    沈菡接過來咬一口,又甜又糯。

    其實在現代,大家吃豆沙包的時候,哪有人會在意它是滿族點心還是漢族點心呢

    好吃就行了唄。

    可惜她現在站在。

    而真正的滿漢融合也不能像餑餑和點心融合起來這麼簡單啊

    沈菡不過是有感而發,真正為此頭疼萬分的是前朝的玄燁。

    不過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在一時之功,現在的玄燁和朝廷且顧不上這個事,排在日程表前面的大事還多著呢

    雲南大捷公布後,京城大喜這次真稱得上是舉國歡慶,終于打完仗了啊

    親王以下及文武官員齊聚乾清門慶賀行禮,玄燁高興歸高興,但回顧這八年艱難的平叛歷程,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

    洱海昆池道路難,捷書夜半到長安。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輸六詔寬。天末遠收金馬隘,軍中新解鐵衣寒。回思幾載焦勞意,此日方同萬國歡。1

    勝利固然可喜,來之不易卻也是真不易。

    座下的群臣卻不考慮這些,只管一味地歌功頌德。

    這個說“天下太平,皆賴皇上一人功德所致”

    那個說“萬歲真乃不世出的奇才英主”

    這種是只會無腦吹的,沒意思。

    但也有吹起來頭頭是道,有理有據的。

    比如明珠這等精明人,說話就好听多了“今有如此之功,全賴萬歲不辭辛苦,統攬全局”

    明珠先是道,萬歲這幾年每天要手批軍報三四百封,夜以繼日地召集大臣,頒布御令,實在是辛苦已極吶

    明珠“萬歲祁寒盛暑,不敢少閑,偶有違和,亦勉出听斷,倘或中夜有機宜奏報,未嘗不披衣而起”

    話里的情感十分豐沛,好像他親眼見過一樣,恨不能潸然淚下,道有如此勤奮之君,實乃我大清之福

    又道為什麼說皇上是天縱英才呢

    因為皇上雖然未至前線,但只靠研讀前線主帥繪制的敵我雙方營壘形勢圖,就能發縱指示,洞的中竅,決定作戰方略。

    明珠“遵命者罔不摧敵,違機者罔不鈍駑”

    皇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真是天才呀天才

    最後明珠又說,此次勝利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朝聖主與旁人不同,于戰時竟能克制己心,招撫得當。

    贊頌玄燁戰時,既能及時拉攏那些尚未公開表示支持吳三桂的漢族將官,又能用恰當的政策招撫叛將,把大部分背離朝廷的人重新拉回朝廷一方來。

    明珠“聖上能始終稟公心而不移,才是此次制勝之法寶啊”

    索額圖心里翻了個大白眼合著你同意的事兒就成法寶了,那當初不同意的人成什麼了

    群臣“”

    哎,話都讓他一個人說完了,我們說點兒啥呢

    怪不得人家才是明相呢

    剩下的人只能跟著附和明珠的話。

    也有腦子機靈的,頌聖比不過人家,那我直接上疏請加尊號吧

    玄燁“”

    明珠的話听起來是舒服,有些話也不能算錯,玄燁這幾年確實辛苦。

    但吹得太過了他心里就不爽了。

    實在是三藩這場仗和以前那些小事不一樣

    玄燁根本不認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可以稱為他的功績。

    說句實話,最後弄成這樣,玄燁心里很懊悔當初年輕氣盛,不會用更好的方法處理問題。

    所以對于這些溢美頌聖的話,玄燁通通都給打了回去。

    他不想藏著掖著,用勝利的結果來掩飾這場戰爭的慘痛。

    仗是打贏了,但那不代表朝廷和國家贏了,相反,他們付出了巨大且沉重的代價。

    所以不管是朝廷還是他,都應該好好地審視反省。

    玄燁直接明了地給這場戰爭定了性“此次能夠平定三藩,實是朝廷僥幸,若說成是摧枯拉朽得來的成功,辭過其實,以後都不必再提了”

    國家成了這副樣子,滿目瘡痍,還在這兒歌功頌德,真是可笑

    玄燁不希望朝堂臣屬,包括他自己,被這場勝利沖昏頭腦,所以他給出的態度明確且嚴肅“吳三桂此次背叛聖恩,造反作亂,荼毒生靈,皆是朕德薄,不能綏撫之故。”

    當初主張撤藩的是他,太皇太後和眾多臣子也都曾勸他不能草率,是他年輕氣盛,覺得撤亦反,不撤亦反,力主撤藩。

    所以現在造成這樣的後果,他也沒理由怨怪當初支持他撤藩的明珠等人,這個鍋他自己扛了。

    後世青史,自有評說。

    至于群臣的頌聖,雖然是例行公事,但此風卻不可漲。

    玄燁直言道“八年戰亂,你我君臣之間,全無功績可言以後加尊號一事,都不必再提朕也不是在這兒與你們粉飾推脫,就是朕的實話,以後這等折子,都別再往御前遞了”

    玄燁口氣有些不妙,群臣噤若寒蟬。

    把這股歪風邪氣打下去後,剩下的就該辦正事了。

    首要的自然是重懲叛賊。

    玄燁對于吳三桂可謂是恨之入骨,堪稱他此生最恨的敵人之一。

    玄燁下令將其剖棺戮尸,付之一炬,骨灰分發各地,以警告眾人,其子孫也被斬殺殆盡。

    吳世的首級到京後,交刑部懸掛于城門示眾。

    其余一干人等,要麼被凌遲處死,要麼被軍前正法,無一逃脫。

    早前率先投降,玄燁為了平叛沒有追究的那批人,也全部被秋後算賬,幾乎都被革爵、賜死,耿精忠之子耿顯祚更是將于百官之前凌遲處死。

    玄燁“早先有雙親及親屬曾為逆賊所害者,皆可參與此次執行。”

    當初他招撫優待逆賊,有很多人內心不滿,如今允許眾人親自操刀復仇,也算是一種寬慰了。

    朝上顯然有不少人親屬死于戰亂,都對叛賊恨得咬牙切齒,紛紛贊頌“聖上英明。”

    倒是王輔臣,玄燁思量過後,放了其家人一馬,沒有再過多追究,只將其子撤職了事。

    不過,圖海因此事被冷落在家後,大約是心中太過畏懼玄燁上次那句一樣人等,加上久戰在外,身體積勞成疾,實在無法再重回朝堂,便于十一月遞上了乞休折子。

    玄燁正好也不想再看到這等背叛聖心之人,就準了。

    算他識相

    如此君臣也算好合好散了,等過段日子他氣消了再說封賞的事吧。

    誰知不過九天之後,玄燁突然收到消息,說是圖海死在了家中,其家人對外的說辭一律是病故。

    玄燁不明所以,怎麼回事

    上次見圖海,他雖說看著有些精力不濟,但也不至于到大漸彌留的地步,難道是什麼急癥

    他讓下面人去打探,結果

    玄燁拿著底下交上來的密奏,對著乾清宮空寂的大殿默然了許久。

    他其實,不過是氣急了才說了那麼句話,何至于

    玄燁嘆了口氣,人已經去了,多說無益。他只好命大臣侍衛去圖海府上祭奠茶酒,又賜了他家人三千兩銀子和蟒緞鞍馬,以寬其心。

    除了懲處反叛首惡,藩鎮割據的隱患也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玄燁和內閣幾經商議,最終決定舉凡此次反叛之藩屬的官兵家口,要麼遣散,要麼劃入佐領包衣。

    索額圖“應將其分散于各省,不令聚集成勢。”

    玄燁點頭“準。”

    經此處理,割據多年的三藩勢力終于煙消雲散。

    玄燁為防再有藩鎮做大,決定嗣後朝廷不再以兵權、土地賜予任何臣下。凡是立有大功的親王,以後也全部只能留守于京師,不再分封。

    綿延中華大地上千年的分封制,至此徹底灰飛煙滅。

    損益百王一千年之法,至是而大定。

    至于滿漢關系的修復,則更是重中之重。

    民族融合是個需要耗時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情,也不是一條政策就能完成的。

    好在玄燁是個很有耐心的君主,他開始從小及大,由大到小,一點一點地對朝廷的政策進行調整。

    對內蕩滌煩苛,維新庶政,整肅吏治,強調君臣之間必須益加修省。

    對外恤民養民,與民休息,爭取民心。

    對那些一直不與朝廷合作,倡導大義的前明遺民,玄燁更是力爭消除他們漠視新朝之意,不管是其本人還是子弟、學生,或令其入仕朝廷,或入館編書,總之通通歸屬到朝廷管轄範圍內。

    以遺民態度轉變為契機,滿清統治逐漸為廣大漢族士大夫所接受,清王朝開始走向空前的鞏固與統一。

    自康熙一十年以後,海內始有起色。

    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方便以後閱讀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90. 小結 終點與起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90. 小結 終點與起點。並對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職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