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

第69章 近墨者黑的警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姬無煩 本章︰第69章 近墨者黑的警示

    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

    六二爻啟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注重內心的修養和品德,以內心的正直和善良去對待他人。

    所以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保持內心的正直和善良,以真誠和善意去對待他人。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系,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是我們獲得好運和成功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國古代的範仲淹,他的內心修養和品德就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贊譽。

    範仲淹生活在北宋時期,那是一個充滿變革與機遇的時代。

    由于出身不是名門望族,範仲淹都是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一步步走上政治舞台,成為國家的一代名臣。

    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對“六二,比之自內,貞吉”爻辭的最好詮釋。

    古代的範仲淹由于深知,真正的比較並非外在的榮華富貴,是內心的修養和品德。

    所以他注重自我提升,不斷學習、思考和實踐,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養。

    他始終堅守正直和善良的原則,無論對待同事還是百姓,都以真誠和善意相待。

    因為範仲淹注重內心的修養和品德,他才能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立場。

    另外範仲淹敢于直言進諫,勇于擔當責任,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努力。

    他的正直和善良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為他帶來了政治上的成功和人生的吉祥。

    範仲淹的一生告訴我們,只有注重內心的修養和品德,才能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系,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是我們獲得好運和成功的重要途徑之一。

    六三,比之匪人。

    這句爻辭在告誡我們,在與人比較時,應當審慎選擇參照的對象。

    “匪人”二字,是指那些品行不端、道德敗壞之人。

    與他們為伍,不僅難以獲得真正的進步,反而可能沾染上不良的習氣,陷入低俗、不良信息的泥沼。

    比如你總是在與只追求表面光鮮、缺乏內在修養的人比較,那麼你的價值觀、人生觀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變得膚淺而浮躁。

    這樣的比較,不僅無法讓你獲得真正的成長,反而會讓你在迷失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選擇榜樣時擦亮雙眼。

    那些品德高尚、有追求的人,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象。

    他們的人生軌跡、價值觀念,才能為我們真正的指引,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與優秀的人為伍,不僅能夠激發我們的進取心,更能夠讓我們在比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進步。

    這樣的比較,才是有意義的,才是能夠推動我們不斷向前的動力。

    所以當我們再次面對“比之匪人”的情境時,不妨提醒自己,要遠離那些品行不端的人,選擇那些真正值得學習的人作為榜樣。

    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越走越精彩。

    甦格拉底的故事為後人了鮮明的例子,可以闡述這句爻辭的內涵。

    甦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哲學巨匠,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智慧。

    他與那些僅僅追求物質享受和表面榮耀的人不同,甦格拉底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始終與那些同樣熱愛真理、追求智慧的人為伍。

    因為甦格拉底深知,與品行不端、道德敗壞的人為伍,不僅會讓自己陷入低俗和不良信息的泥沼,更會讓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受到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因此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拒絕與那些“匪人”為伍。

    在甦格拉底的時代,雖然社會風氣浮躁,但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探討哲學、追求真理。

    正是這種正確的比較和選擇,使得甦格拉底能夠在那個充滿誘惑和浮躁的時代中保持清醒和堅定,最終成為了一代哲學巨匠。

    在當今社會,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不良風德的存在。

    有些人為了追求名利和物質享受,不惜放棄自己的道德底線,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這樣的現象不僅污染了社會風氣,更給年輕人樹立了錯誤的榜樣。

    因此我們更應該像甦格拉底那樣,在選擇榜樣時擦亮雙眼,去尋找品德高尚、有追求的人作為我們的榜樣,從他們的人生軌跡和價值觀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越走越精彩。

    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那些不良風德的影響,避免讓自己陷入低俗和不良信息的泥沼,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六四,外比之,貞吉。

    “外比之”,是與外界進行比較。

    生活中,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與他人、與事物進行比較。

    這種比較,有時候是出于好奇心,有時候是出于競爭心,但更多的時候,它來源于我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我們渴望通過比較來確認自己的位置,來尋找自己的價值。

    但是過度的比較往往會讓我們迷失自我,因為當我們過于關注他人,過于追求外在的認同和肯定時,就會忽略自己內心的聲音,從而失去自己的方向。

    這種迷失,不僅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和困惑,更可能讓我們在追求中失去本真,在比較中失去自我。

    因此,“貞吉”二字就顯得尤為重要。

    “貞”,即堅定、正直,意味著我們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被外界所動搖。

    “吉”,則是吉祥、順利,是我們堅守正道後自然會得到的結果。

    所以面對外界的誘惑和挑戰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

    不隨波逐流,不盲目攀比,而是要在自己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原則性,在比較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價值。

    最後我想說,生活是一場與自己的較量,不是與他人的比賽。

    自己的人生努力和盡力就行,問心無愧,其它的看天意,老了之後不會對人生有遺憾。

    以我國著名的思想家王陽明為例,就能闡述“六四,外比之,貞吉”的道理。

    王陽明生活在明朝中葉,那是一個社會變革劇烈、思想多元的時代。

    當時官場腐敗,社會風氣日下,許多人為了名利而追逐權勢,放棄了內心的原則和追求。

    但是王陽明卻不為所動,他堅守儒家的“致良知”之道,認為人應該通過內心的反省和修煉,來喚醒內在的良知,實現自我完善。

    面對外界的質疑和嘲諷,王陽明不為所動,他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提出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重要的思想主張。

    他不僅自己親身實踐這些思想,還積極傳播給更多的人,影響了後世無數的心靈。

    正因為王陽明堅守正道,不為外界所動搖,他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

    他的學說不僅在當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後世也產生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反觀當今社會,有些人陷入了過度比較的泥潭中。

    這些人盲目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認可,忽略了自己內心的需求和價值。

    他們為了名利而放棄了原則和底線,甚至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

    以為通過比較和競爭可以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滿足感,但實際上卻陷入了無盡的焦慮和不安中。

    最終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成為了社會的盲目追隨者和隨波逐流者。

    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貞吉”的道理,也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王陽明的例子告訴我們,在面對外界的誘惑和挑戰時,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

    不要隨波逐流,盲目攀比,要在自己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做到這些我們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原則性,實現自己的價值。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顯比”意味著明顯的親近和比較,但這里的比較不是簡單的優劣之分,是指在一種公開、透明的環境中,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借鑒。

    這種親近與比較不是出于競爭或敵意,是相互尊重和學習的態度。

    “王用三驅,失前禽”描述的是君王在打獵時,采用三面驅趕的方式,故意讓前方的獵物逃脫。

    這種情況不是君王無能,是他體現了仁德與智慧。

    因為君王明白,過度的獵殺會破壞生態平衡,讓獵物無所遁形並非明智之舉。

    這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既體現了君王的威嚴,也展現了他的仁愛與智慧。

    同樣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態度也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與人相處時,我們不應過于苛求或逼人太甚,要保持一種寬容和仁慈的心態。

    當我們學會給予他人一定的空間和自由,不咄咄逼人,不逼人至絕境時,我們的人際關系會更加和諧,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邑人不誡”強調了這種態度的效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方便以後閱讀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第69章 近墨者黑的警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第69章 近墨者黑的警示並對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