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

第64章 師出有名正義之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姬無煩 本章︰第64章 師出有名正義之師

    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矛盾和沖突。

    如果我們能夠像藺相如那樣,以寬厚待人的態度去面對這些矛盾,用理解和包容去化解它們,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廉頗那種勇于認錯、敢于改過的精神,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與充實。

    接下來講易經的第七卦,師卦,由坎卦在下和坤卦在上組成,因此也叫地水師,符號是,?

    師卦主要揭示的是“用兵之道”,內涵博大精深,既體現了對戰爭正義性的強調,又深入探討了用人與用兵之間的微妙關系。

    首先是師卦對戰爭正義性的論述,正義,是用兵的首要前提。

    師卦強調,只有秉持正義之心的軍隊,才有資格發動戰爭,才能贏得民眾的支持與跟隨。

    正如《彖傳》所言“毒天下之民從之。”

    這里的“毒”並非指殘害,是強調軍隊必須以正義之師的形象出現,才能引導民眾,共同抵御邪惡勢力。

    這種正義性,不僅是對外展現的形象,更是軍隊內在的精神支柱。

    其次,師卦還強調了用人與用兵之間的密切關系。

    它指出,欲治兵必先選將,用人得當是用兵成功的關鍵。

    在《師》卦中,“丈人吉”與“小人亂邦”的對比,便是對用人重要性的生動詮釋。

    丈人在古代代表賢明之人,用這樣的人為將,自然能夠帶來吉利的結果。

    小人代表那些不賢不明的人,用這樣的人為將,只會導致國家混亂。

    以我國古代的著名戰役“淝水之戰”為例,這場戰役便是對師卦中用人與用兵之道的有力詮釋。

    東晉時期,前秦苻堅率領大軍意圖一舉統一江南,東晉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軍事壓力。

    在這個危機關頭,東晉丞相謝安臨危不亂,他深知用人之道的重要性,因此選派了佷子謝玄為將,並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授權。

    謝玄治軍嚴謹,善于用人,他選拔了一批精兵強將,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紀律要求,打造出一支戰斗力極強的軍隊。

    在淝水之戰中,謝玄采用智謀,利用地形和敵軍的心理弱點,成功地擊敗了前秦大軍,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這場戰役的勝利,正是師卦中所強調的用人與用兵之道的完美結合。

    謝安作為東晉的丞相,他用人得當,選派了謝玄這樣有德有才的將領。

    謝玄則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治軍之道,成功地指揮了這場戰役。

    他們的成功不僅在于戰術的巧妙運用,更在于對戰爭正義性的堅守和對用人之道的深刻理解。

    《師》卦的爻辭是,“貞丈人 吉,無咎。”

    這里的“貞”字,意味著堅定、正直。

    “丈人”代表德高望重、有智有能的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堅定地選用有德有才的人作為領導者,將會帶來吉祥的結果,且不會有過失。

    在古代社會,丈人往往是指那些經驗豐富、智慧過人、品德高尚的長者。

    他們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經驗,更有著高尚的道德品質,能夠為人表率,引領眾人。

    在戰爭中,這樣的丈人作為將領,能夠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德行,帶領士兵們走向勝利。

    “吉,無咎”則是對選用丈人作為將領所帶來的積極結果的描述。

    吉,意味著吉祥、順利。

    無咎,則表示沒有過錯、沒有災難。

    說明選用丈人作為將領,不僅能夠在戰爭中取得勝利,而且還能夠避免因為用人不當而帶來的種種過失和災難。

    這句爻辭傳達的思想是對用人之道的深刻洞察,在戰爭中,將領的選擇至關重要。

    一個優秀的將領,能夠激發士兵們的斗志,帶領他們戰勝敵人。

    一個平庸甚至無能的將領,則可能導致軍隊的失敗和士兵們的犧牲。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用人之道,選用那些有德有才的人作為領導者,才能確保戰爭的勝利和國家的安寧。

    同時這句爻辭也提醒我們,在用人之時,必須注重人的品德和能力。

    品德高尚的人,能夠以身作則,引領眾人向善,能力出眾的人,則能夠憑借自己的才華和智慧,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選拔人才時,不僅要看其才華和能力,更要注重其品德修養。

    這句要吃告訴我們,只有選用有德有才的人作為領導者,才能確保戰爭的勝利和國家的安寧。

    這種思想對于我們今天處理各種復雜問題、選拔優秀人才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以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選用姜維為將的例子,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師》卦中“貞丈人 吉,無咎”這句爻辭所蘊含的用人之道。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不僅自身才智過人,更在用人上有著獨到的眼光。

    在諸葛亮北伐期間,他發現了姜維這位年輕有為的將領。

    姜維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謀略出眾,更重要的是他忠誠于蜀漢,具備高尚的品德。

    諸葛亮看中了姜維的潛力和才華,決定將其收歸己用。

    另外諸葛亮對姜維的培養和任用,充分體現了“貞丈人 吉,無咎”的智慧。

    他堅定地選擇了姜維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並給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授權。

    在諸葛亮的悉心指導下,姜維迅速成長,不僅在戰場上屢建奇功,而且在政治上也有著出色的表現。

    姜維的出色表現,為蜀漢帶來了吉祥的結果,他多次率領軍隊成功擊退敵軍,為蜀漢的穩定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由于諸葛亮的用人得當,蜀漢在諸葛亮去世後仍然能夠保持強大的戰斗力,這與姜維等優秀將領的支撐密不可分。

    此外諸葛亮的用人之道也避免了因用人不當而可能帶來的過失和災難,因為他注重人才的品德和能力,沒有看重血緣或親疏關系。

    這使得蜀漢的軍隊中充滿了忠誠、有才華的將領,為蜀漢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諸葛亮選用姜維為將的例子告訴我們,在選拔人才時,必須注重人的品德和能力。

    只有選用有德有才的人作為領導者,才能確保事業的順利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這種思想對于我們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也對我們今天處理國際關系和國內事務的重要啟示,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借鑒。

    古人願意用德高望重的人做將領,還有一個原因是,師出有名。

    在古代對于出師之名的重視,可謂深入人心,因為古人看來,出師有名不僅是軍事行動的前提,更是確保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

    這個觀念深深烙印在古代戰爭文化中,成為了軍事戰略的一部分。

    所謂“出師有名”,即是說軍隊出征必須有一個正當、合理的理由。

    這個理由可以是保衛國家、平定叛亂、維護正義等,總之必須是符合道德、法律和人民意願的。

    因為古人認為,只有當軍隊出師有名時,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從而增強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在古代戰爭中,出師無名往往被視為一種不祥之兆,因為這樣的戰爭缺乏正當性和合理性,難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軍隊在出征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重重困難,包括士氣低落、補給不足、民心背離等問題。

    這些因素都會嚴重影響軍隊的戰斗力,甚至導致戰爭的失敗。

    反之如果軍隊出師有名,那麼就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人民會積極為軍隊物資和人力支持,幫助軍隊解決後顧之憂。

    同時出師有名的軍隊也能夠更好地激發士兵的斗志和信心,讓他們在戰場上更加勇敢無畏。

    先以我國古代的漢武帝抗擊匈奴為例,這一歷史事件便充分體現了“出師有名”的重要性。

    在漢武帝時期,匈奴頻繁侵擾漢朝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于是漢武帝決定發兵反擊,保衛國家安寧,他提出的出師之名便是“保衛國家、驅逐外敵”。

    這個理由既符合道德要求,又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因此人民紛紛響應號召,積極為軍隊物資和人力支持。

    由于軍隊士氣高昂,戰斗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最終,漢武帝成功擊退了匈奴,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同樣地,在古羅馬時期,凱撒大帝發動的高盧戰爭也體現了“出師有名”的觀念。

    凱撒以平定高盧地區的叛亂、維護羅馬帝國的統一和穩定為出師之名,得到了羅馬元老院和人民的支持。

    他通過巧妙的戰略和戰術,成功征服了高盧地區,為羅馬帝國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歷史事件都充分說明了“出師有名”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性。

    只有當軍隊出師有名時,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從而增強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古人願意用德高望重的人做將領,除了他們的軍事才能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為軍隊找到一個正當、合理的出師之名,從而確保戰爭的勝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方便以後閱讀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第64章 師出有名正義之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第64章 師出有名正義之師並對姬無煩白話文講易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